“海鸥”:谜一样的台风

18.09.2014  11:50
9月17日中午12时许,台风“海鸥”带来了汹涌奔腾的洪峰正经过南渡江海口龙塘水坝。 本报记者 苏晓杰 摄
9月16日下午,海口市解放东路、解放西路及附近骑楼路段积水严重。 本报记者 张杰 摄
9月16日上午,在文昌市铺前码头,海水正在倒灌,水位不断上升。 本报记者 陈元才 摄
  ■  海南日报记者  刘贡

  核心提示

  “海鸥”飞走了,但伴随着它过境时的种种“怪象”,依然为人们所好奇热议。

  这只让人闹心的“海鸥”,不仅没像专家们预测的那样以强台风登陆,甚至连登陆的地点也让人大吃一惊——文昌翁田,这与2个月前的“威马逊”登陆地点一致。这是否纯属巧合呢?

  意外还不止这些。与17级的超强台风“威马逊”相比,13级的“海鸥”虽然显得有些瘦弱,但它的降雨量却超过了“威马逊”,不仅给海口人民留下一片水城荡漾的深刻景象,还刷新了这里66年来风暴潮水位的最高纪录。

  带着关于“海鸥”的种种疑问,海南日报记者近日走访了相关气象、水文专家,从科学的角度来进行答疑解惑。

  两场相邻台风  为何都登陆翁田?

  专家解释:台风在大气运动过程中,受复杂大气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威马逊”与“海鸥”都属于西进型台风,路径大体相似

  海口市民温小蕾9月15日下午下班时,想着明天由于台风“海鸥”登陆而放假,往家赶的心情还挺愉悦。不料阴沉沉的天开始下雨,并越下越大,车都堵在路上。无聊翻翻微信,温小蕾看到朋友圈里有的说台风已经来了,有的说没刮风所以没来,两种观点争论不休。

  刚刚经历了7月18日的超强台风“威马逊”,温小蕾与广大海口市民一样,储备了水、食品等物质,打算安心待在家中。但16日一早温小蕾发现,“海鸥”还没登陆,小区边上的美舍河水已经溢了出来。

  上午9时30分,温小蕾微信圈里的文昌好友发了张照片,“文昌竟然看见太阳了”。正纳闷,电视里开始播出新闻:“海鸥”9时40分在文昌翁田登陆。

  又是文昌翁田!“海鸥”登陆的地点,竟然与两个月前的“威马逊”惊人的一致,这是不是偶然呢?

  海口市气象局局长杨昌贤解释,影响台风路径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主要是台风在大气运动过程中,受到复杂大气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如果说大气环境是一个大调色盘,刚生成的台风就像一张画布,在运动的过程中被大气涂上不同的色彩,就会产生不同的路径。

  杨昌贤说,夏季我国台风多受到副热带高压影响,通常多西北行。“威马逊”与“海鸥”都属于西进型台风路径,即台风自菲律宾以东一直向西移动,经过南海最后在中国海南岛或越南北部地区登陆。

  今年7月“威马逊”生成前期,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偏南,西脊点位于东经100度,阻碍了“威马逊”向北移动,它位于副高的南侧,偏东气流引导它以较稳定的偏西方向移动。登陆菲律宾后,副高东退,17日西脊点退到东经105度附近,“威马逊”受副高西南侧的东南气流控制,引导其向西北方向移动。因此出现了前期西行,后期西北行的路径。

  而“海鸥”出现在9月中,此时副高经历了北进、南退的过程,再次控制华南地区,使得“海鸥”无法北上,“海鸥”一直受副热带高压西南侧的东南气流影响,稳定地向西北方向移动。

  因此,同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生成的“威马逊”和“海鸥”,其路径均以西北行为主,路径高度相似。

  “纵观台风历史,路径多种多样,还没出现过路径相同的台风。”杨昌贤介绍,“威马逊”与“海鸥”虽然登陆的海南地点非常接近,但前后路径还是不相同的。

  不如“威马逊”猛  降水量为何更大?

  专家解释:西南季风给“海鸥”提供了大量水汽

  9月12日14时,“海鸥”在菲律宾以东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24小时后,“海鸥”由中心风力8级的热带风暴,飞跃至13级台风,直到从菲律宾吕宋岛登陆,此后就一直保持着这个强度未变。

  路径上,中央气象台图形上判断“海鸥”将在湛江市附近登陆,但预报的表达更宽泛,从海南万宁到广东电白都有可能。

  在菲律宾过了一夜,“海鸥”飞出来进入南海时,已经是15日早晨。专家们和气象爱好者们纷纷揣测“海鸥”将会在哪里登陆。中央气象台照当时的情形分析,登陆地点已经明显南移,由雷州半岛到了文昌附近。

  至于“海鸥”的强度,海南、广东、广西三地的气象台均认为会达到强台风(14-15级)。

  为什么预测“海鸥”近海会加强?海南省气象台台长蔡亲波解释,这是因为大气和海表条件有利于台风风力加强。“打个比方,‘海鸥’飞进了一片温度较高的地带,获得能量后就会加速和加强。”蔡亲波介绍。

  然而直至登陆,“海鸥”按照预期快速移动,却始终没有加强风力。第二天“海鸥”离开海南后,杨昌贤解释,从环境场来看,200百帕高空的辐散流出没有之前预计的好,甚至出现了减速辐合,风切变条件也不是特别有利,海水热容量偏并不是特别高,难以爆发增长,因此近海虽然有所加强,但加强的幅度较小。

  虽然对“海鸥”登陆级别的判断有偏差,但气象专家们还是准确地预言了:“海鸥”降水超过57天前的“威马逊”,且中西部降水超过登陆点。

  杨昌贤认为,这是因为西南季风给“海鸥”提供了大量水汽,由于季风槽活跃,给热带气旋的生成提供了有力的热力和动力条件,又有利于热带扰动的生成发展。

  海南省气象台监测,“海鸥”过境,雨水最多的是儋州洋浦,42小时内降了646毫米,此外澄迈、临高、昌江、文昌、海口、屯昌和五指山降水都十分丰富。

  台风到来期间  为何海口一度天晴?

  专家解释:“台风眼”区域内,风力减小,降雨停止

  15日19时,海口一名资深气象爱好者王子乾从中央气象台网站上截了一张飑线图,并发布在朋友圈中警告大家,“从东边来,马上到”。这张图上,一条黄、橙、红等色块构成的醒目线条,正竖着立在海南岛、雷州半岛东侧,刷新图片,该线条往西移动。

  而此时,“海鸥”中心距离文昌大约还有400多公里。七级风半径圈正在一阵一阵地扫着海口。一会儿下一两个小时的雨,再停上一两个小时,又来一阵狂风暴雨。伴随着这样反复无常的“迷魂阵”,“海鸥”正慢慢往文昌东北方向逼近。

  第二天,“海鸥”登陆后,文昌与海口的市民们都见到了的“台风眼”。

  “原来这就叫‘台风眼’呀。”海口市民郭娜娜在“海鸥”过境时,看到天亮了,风停雨住了,还一度以为台风就此走了,没想到过了几个小时后,再次迎来狂风暴雨。

  杨昌贤解释,台风眼(eye  of  storm)即台风中心,台风风速从外围内中心最初逐步增加,然后迅速增加,但到了直径数十公里的中心区域内,风力却迅速减小,降雨停止,出现了白天可看到阳光、夜晚可见到星星的少云天空,即“晴空区”。

  从卫星云图上看,一大片热带气旋中,会有一个空洞。而台风眼通常位于台风中心平均直径约为40公里的圆面积内。由于台风眼外围的空气旋转得太厉害,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外面的空气不易进入到台风的中心区内,因此台风眼区就像由云墙包围的孤立的管子。它里面的空气几乎是不旋转的,风很微弱。

  “难怪树叶都一动不动,街上涨起来的水本来波浪很高,进入‘台风眼’后,水面也纹丝不动。”郭娜娜说。但她不知道的是,“台风眼”外侧百公里左右的地区依旧是狂风暴雨区。

  城市大面积严重积水  海水倒灌还是内涝?

  专家解释:有雨水、海水,以及排水等多方面原因

  17日一早,温小蕾回到滨海路424医院的老宿舍时,看到院子里的20多辆车都被水泡过。

  住在文明西路的王大爷17日一早下楼活动,看到满街被泡过水的衣服,这些都是从服装店里被水冲到街上的,惨不忍睹。

  “‘海鸥’与‘威马逊’相比,感觉风小了很多,但雨水、积水怎么那么严重呢?”温小蕾纳闷。

  杨昌贤介绍,与“威马逊”相比,“海鸥”云系范围小,没有前者密实,因此相对较弱。“威马逊”为超强台风,中心风力达60米/秒,17级;“海鸥”才40米/秒,13级。“威马逊”给海口带来了11级以上大风,最大风力达14级(53.5米/秒),影响时间长,全市平均雨量达299.6毫米。虽然“海鸥”给海口带来的风雨都比不上“威马逊”,但是恰逢天文大潮,海水倒灌,因此出现了严重的城市内涝。

  海口排水所统计,16日“海鸥”台风致使海口龙昆沟、大同沟、海甸五西路明沟、美舍河等市中心区多条主要排洪沟水位出现顶托倒灌。

  除了海甸岛,当天积水较深的路段有滨涯路、义龙路、金龙路,龙华路交汇处、丘海大道海瑞桥交通中断,龙华路、人民大道、椰树广场全线被淹,积水最深处达95厘米。

  “海鸥”带来城市大量积水,究竟是因为“倒灌”还是“内涝”?

  海口市水务局总工刘保认为,有雨水、海水,以及排水等多方面原因。海口是一座滨海城市,设计的排水系统与河道、海水相连,当河水、海水淹没城市排水系统时,就会造成“雍水”,俗称“倒灌”。

  而涝有城市暴雨内涝,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 能力 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如湿地、湖泊减少,削弱了城市的调蓄功能,导致积水灾害频繁发生。也有洪峰过境时,洪水流向地势低洼处引起积水,叫洪涝。一般“”指区域内部原因引起;“”指区域外部原因造成。

  “海鸥”风暴潮为何  超66年历史纪录?

  专家解释:16日恰逢海口天文大潮,且与增水叠加推高风暴潮

  9月15日晚上9时许,海南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的各位专家又讨论了一番后,中心主任周涛决定最后再发一次风暴潮最高级别(Ⅰ级红色)预警。

  当天,海南省海洋部门收到了两张海口及铺前一带模拟潮位图,一张模拟3米,一张模拟4米。在4米图上,海口海甸岛、骑楼老街区、盐灶至龙昆北,以及江东片区几乎都被海水淹没。

  16日“海鸥”果然带来了风暴潮。海南省水资源勘测局海口潮位站监测的人民桥附近潮位数据显示,16日9时16分4.16米,超警戒水位1.26米;10时15分4.17米,超1.27米;10时30分3.99米,超1.09米。

  “长堤路路面高程3.8米,当然海水要漫过长提路。”刘保说。

  数据上被专家言中的,不仅风暴潮涨过了4米,还超过了66年前的历史纪录。

  1948年9月27日,海口秀英潮站调查的最高潮水位为4.25米。今年9月16日10时45分,该站监测潮水位达到4.37米,不仅超警戒水位1.47米,还高出了66年前0.12米。

  何为风暴潮?海南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预报办公室高级工程师朱万里解释,简单说就是“天文潮”加“增水”。

  台风形成剧烈的大气运动,往往导致海水异常升降,这就是“增水”。海南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在15日预计16日中午11时左右会出现2米增水。

  为何能预报出这个“增水”?朱万里解释,根据历史上路径相同的几次台风数据,以及其他经验等,得出这个数值。历史上0312号台风“科罗旺”与1117号台风“纳沙”,路径几乎与“海鸥”相同。

  但16日恰逢海口天文大潮,且为全日潮。全日潮是指一天中只有一次潮起潮落,这样就比一天两次涨落潮的波幅要大。

  最终“海鸥”的天文潮与增水叠加,在11时不到时产生了最高4.37米(换算成85高程为3.39米)的风暴潮。“与我们预报的数值与时间非常接近。”周涛说。

  16日16时,海口市三防指挥部专家组专家、黄河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陆永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降雨减弱,风暴潮位回落,城市排水设施满负荷运转,城市积水很快会得到改善。

  (海南日报海口9月17日讯)

公 告
根据《关于2018年海南省党政机关急需紧缺人才招录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海南发布惠台30条措施
海南日报海口12月11日讯(记者王玉洁 实习生林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我省出台40条举措优化营商环境
海南日报海口12月10日讯(记者梁振君 通讯员蔡汝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我省首次开展民营企业百强发布活动
海南日报海口12月7日讯 (记者周晓梦 通讯员李梦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