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支持海防要塞 取消可能泄密空中旅游项目

28.09.2015  12:18

  守岛一条心,建岛一家人 ——山东省长岛县深入开展双拥工作纪实

  这里,是海防要塞,历史上帝国主义列强曾7次从这里进犯京津;

  这里,拥有60余年拥军传统, 先后6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称号。

  这里就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长岛。

  近年来,该县坚持把服务部队打赢作为地方党委政府的自觉担当,按照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新要求,创新发展新时期双拥工作,军民合力共铸海上钢铁长城。

  -双拥成为闪亮名片

  拥军报国内化为自觉行动

  “全国双拥模范县”“拥军优属先进单位”“拥军固边模范村”……来长岛的游客都有这样的感受,走在长岛县的主要码头、景区,总能看到这样的大型双拥宣传栏、标志牌。长岛县委书记张延廷告诉笔者:“和这里的海上美景一样,双拥共建也是我们最闪亮、最有影响力的名片。

  这张宝贵名片,源自60余年双拥的执着坚守。建国初期,在“风吹石头跑”的荒芜海岛上,驻岛军民同舟共济、同守共建,用真情和汗水共同谱写了同心报国的动人篇章。

  富了海边人,不忘戍边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响彻长岛海域的一句口号。针对地处特殊战略位置,该县把强化领导摆在首位,形成了“六个纳入、六个统一”的双拥工作理念:把双拥工作纳入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统一部署;把双拥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岗位目标责任体系,统一考核;把支持驻军建设纳入财政预算,统一计划;把改善官兵生活纳入为民服务实事范围,统一考虑;把解决随军家属就业纳入劳动、人事工作对象,统一安排;把全民国防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统一实施。如今,全县40个渔村全部建立双拥工作站,做到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四个落实”,形成了县、乡、村全面覆盖的双拥工作格局,使拥军报国内化为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近年来,长岛县始终把国防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突出出来,举办双拥座谈会、电视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300余场,形成了全社会关心国防建设的可喜局面。

  目前,该县拥军志愿者队伍已发展到220多支,涌现出了荣立省级一等功、被战士称为“兵大妈”的渔家黑石嘴村村民刘淑云,18年连续拥军成为驻岛战士贴心人的“海岛拥军七姐妹”,以及长期活跃在基层连队的“手拉手爱心服务队”等社会拥军组织。

  从“兵小妹”“兵妈妈”再到“兵大妈”的刘淑云,连续40余年拥军的她感慨地告诉笔者:“没有海防哪有家!正是有了强大的国防,我们才过上了好日子。

  -拥军模式随时代而变

  融合发展实现军地共赢

  连日来,驻守长岛县“四无岛”的某部官兵接连收到两个好消息:

  一是长岛县政府预计投资重新敷设海底电缆,将有效解决驻岛官兵的用电难问题;二是长岛县政府协调引进先进的海水净化设备,将彻底改变“四无岛”官兵依靠船艇送水的历史。

  守岛一条心,建岛一家人。这两年,长岛县按照“整合利用资源、军民融合发展”的思路,与驻地部队科学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投入专项资金完成多项重点基础工程建设,在缓解民生瓶颈和改善驻岛部队生活条件上,实现了资源共享。

  “这一个个都是军民融合发展的大手笔呀!”全国拥军模范、南长山镇乐园村的老支书蔡大禹回忆起长岛县的拥军历程时感慨颇深。建国初期,守岛官兵为岛上建起了第一座大坝、第一条公路、第一个码头,极大地改善了海岛自然环境。后来富裕起来的村民们,也创下了全国第一座村级拥军楼、第一台拥军海水淡化机等多项全国第一。

  如今,时代变迁,拥军模式也正悄然发生着变化。长岛县的双拥工作已经由以往的友情帮助型向责任担当型转变,由无偿援助型向互利双赢型转变,由被动传承型向主动作为型转变,探索走开了一条军民融合发展的路子。

  ——基础设施共建。近3年累计投资数亿元新建港口、码头,扩建58公里国防公路,构建起了高效快捷的战备交通网络;饮水工程、医疗急救中心、电网改造等工程建设,实现了海岛经济发展与部队战备训练双促进;

  ——信息资源共享。建立科研、信息、技术等协作关系,建成海上观通站、海上看护雷达,对长岛海域的军事设施形成覆盖式看护网;采取资源共享、共同演练等方法,建立健全军地联动、运转顺畅的应急保障机制,实现了军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提高了战备应急处置能力;

  ——人才力量共育。40个渔村和驻岛部队党组织“互学、互帮、互助”,结对率达100%;建立人才培养和技术协作机制,设立双拥培训基地21处,提供计算机、航海等知识培训服务。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