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强国”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活动纪实
拥抱蔚蓝 奏响时代强音
——“海洋强国”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活动纪实
■ 本报记者 李佳飞 实习生 潘媚
十八大首次提出“海洋强国”战略,标志着我国由陆权大国向海权大国迈进。海南拥有全国三分之二的海洋面积,是落实“海洋强国”战略的前沿阵地,地位举足轻重。为此,在“海洋强国”战略提出两周年之际,新华社海南分社、海南省教育厅、三沙市委、共青团海南省委决定共同依托“中国三沙”党政客户端,打造“海洋强国”爱国主义教育新媒体基地。
该活动自启动以来,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海南17所高校师生积极参与,近4万名学生下载了“中国三沙”党政客户端,10万余人次参与答题。这些高校学子怀抱“拥抱蓝色国土”的信仰,积极学习南海知识,树立海权国防意识,一股股“蓝色”旋风奏响了“海洋强国”的时代强音。
窘境:国民海洋意识淡薄不容忽视
我国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管辖的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公里,这是与960万平方公里面积同等重要的蓝色国土。然而,调查显示,国民海洋意识淡薄不容乐观,青少年普遍缺乏海洋知识和海权国防意识。
日前,在2014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期间,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朱坚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广东海洋大学一次抽样调查发现,44.65%受访者不认为自己的生活与海洋有密切关联,公众对海洋认知度较低,普遍缺乏“海洋是蓝色国土”的自豪感,缺乏“海洋国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宝库的意识。
“我们的海洋意识淡薄了几百年,直到现在‘觉醒度’还不够。”国家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局长吴壮说,明清“禁海”以来,长期重陆轻海导致我国逐步失去了海洋意识与海权思想,直至现在,我们编写出版的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读物,提到海洋方面的内容少之又少。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目标与相对淡薄的国民海洋意识之间的不协调与不适应,是目前最大的短板之一。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海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李红梅指出,国民海洋意识的淡薄与我国海洋教育的缺失息息相关,如再不重视海洋意识问题,看似一时的“观念落后”或将导致我国再次失去难得的历史机遇。大学生是最活跃的群体,建设海洋强国,培育海洋意识,最需要这一群体的积极参与。
“海南作为我国最南端的沿海省份,是南海维权和资源开发的前沿阵地,有着普及海洋知识和开展‘海洋强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地缘优势,同时也肩负着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新华社海南分社社长凌广志说,为强化高校学子的海权观念,提升海洋意识,新华社海南分社作为此次活动的发起者以及主要执行者,先后投入记者及相关工作人员30余人,开会研讨20多次,最终策划出了高校讲座、线上有奖问答、线下高校海洋知识竞赛、赴三沙开展实践等丰富多样的活动载体,并得到了海南省教育厅、三沙市委、共青团海南省委的大力支持。
探索:“第二课堂”掀起高校蓝色旋风
经过两个多月的策划筹备,“海洋强国”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于11月20日在我省17所高校同时启动,由我国海洋问题权威专家编审的“海洋强国”知识库首批500道题登陆“中国三沙”党政客户端,开启了线上“我爱三沙”有奖竞答活动,短短二十多天时间,近4万名大学生下载客户端,10万多人次参与答题。
海南师范大学学生任永玲不仅参与活动推广,还和姐妹们坚持每天答题;海口经济学院学生李家威,为赢得大奖,专门花了几个小时把客户端上的几百道知识点看了两三遍,一次答题便中大奖。
“这个活动特别有意义,特别适合高校学生。”李红梅说,活动有高度,契合海洋强国战略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有新度,利用当下使用率最高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手机客户端;有广度,面向海南所有高校学生,受众面大。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在一起,使用生动的答题、抽奖形式,能寓教于乐,是丰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形式的一次成功尝试。
值得一提的是,在线上答题环节,仅海南师范大学就有8000余名学生参与,占全部下载量的五分之一。对此,李红梅认为,师范大学的学生参与这一活动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她说,师范大学毕业生大多将从事教育工作,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有教师的海洋意识强了,在灵魂深处有强烈的海洋意识、爱国主义意识,才能去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而对于琼州学院这座有志于建设“南海大学”的高校来说,“海洋强国”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则成为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阵地。
琼州学院团委书记吴昊说,该校一直想做一个关于“海洋强国”方面的教育宣传活动,但没有找到很好的方式。这次看到由新华社海南分社、省教育厅、共青团海南省委、三沙市委等联合发起的活动,大家眼前一亮,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和契机。校领导对活动极为重视,为了更好地发动学生参与,琼州学院还专门开展了2014年“扬帆南海,筑梦天涯”系列活动之“我爱三沙”海洋强国知识竞赛,在全校范围广泛宣传海洋国防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海洋强国意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与线上活动同时进行的,还有两场精彩的海洋讲座,给高校学子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11月19日至21日,著名军事摄影家、新华社高级记者查春明,新华社海南分社常务副总编辑、高级记者宋振远,先后以《美丽的西沙群岛》和《从“三沙作为”看中国的海洋强国梦》为题,为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和三亚学院的1300余名师生作精彩讲座,深度解读和精彩的航拍图片在学生中产生轰动效应。
“以前对南海、对三沙的了解并不深入,也谈不上海权国防意识,但是通过参加‘海洋强国’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我对三沙的历史人文地理风貌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更加意识到广阔‘蓝色’国土的重要性。”海口经济学院空乘专业大三学生杨洋表示。
12月中旬,依据线上下载量,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海口经济学院、琼州学院、海南医学院、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6所高校从17所高校中脱颖而出,获得参与线下知识竞赛的资格,在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演播厅参加了“我爱三沙”海洋强国知识竞赛电视总决赛。竞赛内容涵盖了海洋知识、南海文化、三沙历史等多方面,以竞海洋知识问答、看图答题、听音乐答题、趣味猜词题、歌曲接唱等多种方式进行,现场气氛紧张活跃,掀起一轮又一轮热潮。
夺得此次竞赛冠军的琼州学院队参赛选手卢希说,参与总决赛不仅让他收获了荣誉,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赛,同学们对三沙、对祖国的南海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整个活动非常成功,反响很好,全省所有高校参与其中,通过手机客户端这种互动性极强的新媒体形式开展活动,丰富和创新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体系和形式,开辟了‘海洋强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二课堂。”海南省教育厅厅长曹献坤表示。
反响:各方点赞奏响时代强音
20日下午,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许俊出席“我爱三沙”海洋强国知识竞赛电视总决赛并为获奖队伍颁奖。许俊表示,此次活动运用新媒体的方式让更多大学生了解三沙、南海的历史,拓展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方式,使大学生能更为真切地感受到海洋强国战略的具体内涵和意义,内容丰富,形式创新,主题很有意义。
三沙市委书记肖杰则表示,活动非常成功,学生学习和关注海洋强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热情大大出人预料,新媒体将是宣传海洋强国战略和促进社会对三沙了解的一个非常有效的载体,希望大学生能够更多了解三沙的建设动态,三沙军民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让社会公众了解国家海洋强国政策和海洋维权的动态,形成强大的合力,为共同实现“主权三沙,美丽三沙,幸福三沙”而努力。
曹献坤同时表示,这次活动,给全省高校近18万师生上了一堂生动有益的海洋知识讲座和爱国主义教育课。今后,海南还将把海洋强国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扩展到中学、小学等各个教育阶段,探索形成一种有效的海洋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形式。
李红梅深有感触地说,这次活动给予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很大的启发,作为师范类高校,海师有志于率先开展线上爱国主义教育试点,利用在线教育,开辟学生空间和教师空间,就一些海洋话题进行深度探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之从内心深处牢固树立海洋强国的意识,再去传播思想和理念。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强国战略是应对时代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积极回应海洋强国战略的呼唤,高校必须加强海权教育。”曹献坤强调,高校加强海权教育必须更新传统海洋观念,强化海洋意识,树立海洋战略思维,建构大学生的科学海洋观等。“加强大学生海权教育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基础工程,是提升海洋文化软实力的基石。要真正实现从海洋大国到海洋强国的质变与转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