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丛生桥墩开裂 海口200年古桥在哭泣

15.04.2015  17:13

      原标题:荒废多年杂草丛生桥墩开裂

      200年吴太史公桥在哭泣

      ■系清代琼籍第一翰林吴典捐资所建■海口市文物局:一经考证确认,将申报文物保护单位

      桥面已被杂草遮掩

      海口琼山区美元村北面200米处有一座乾隆年间建造的古桥——吴太史公桥,由清代琼籍第一翰林吴典捐资所建。昨日,记者在铁龙路附近找到这座古桥,发现桥面已被杂草遮掩,保护现状令人堪忧。

      昨日(4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美元村,在村民陈大姐的指引下找到该桥。从侧面望去,古桥的桥墩已开裂变形,桥面被杂草遮掩,鲜有人从这里经过。陈大姐是美元村村民,在这里生活了20多年。她告诉记者,“这座桥有两百多年了,以前是我们村和周边几个村庄村民们出行的必经之路。不过,大约20年前旁边修起一座水泥桥后,大家都走新桥,古桥荒废多年了。”

      随后,记者从铁龙路绕过一片菜地,来到这座古桥上。古桥虽能行人,但被杂草遮掩,只见古桥为三空四墩结构,全为火山石块、石板条构筑。据悉,古桥全长20余米,宽1.7米,水面以上高约3米;桥墩用规整石块错缝垒叠,呈橄榄状六方造型,纵长4米,横跨1.8米,墩间距离2.7米。在古桥附近的宫主庙内,还有块“吴太史公桥”桥碑。

      据了解,今年2月8日,省政协委员吴少云在海南两会上,曾建议把吴太史公桥(因附近原有文斗村,民间又俗称为“文斗桥”)列为海口市文物保护单位。吴少云说,经考证,该桥为清代琼籍第一翰林吴典捐资所建。目前,吴典故居已被列为海口市文物保护单位,但与其有关的历史文物“吴太史公桥”等文物仍未被有关部门所重视。如不对此不可多得的历史留存加以保护,一旦此地被不当开发等,此古桥必荡然无存。

      吴少云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给予重视,派遣专家进行考证,并把吴太史公桥列为海口市文物保护单位,以其作为系列文物进行保护,使我省清代第一翰林和慈善教育家的吴典有可传颂的故事载体,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历史文化保留更深厚的积淀;同时,对此系列文物保护制定实施方案,进行适当的保护资金投入。

      昨日,海口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就此表示,该局近日已经派人前去查看,现场确有石桥。如果经核实确为吴太史公桥,将请专家组进行考证评定,待下批申报时将其列入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