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2007年以来累计完成13个棚改项目 惠及10万人

24.06.2015  20:31

  如今的海口,繁华商业街四处分布,高楼林立,现代化城市的气息扑面而来;但若走进盐灶、灵山等棚户区,却是另一番景象:杂乱的民房、狭窄的巷道、昏暗的路灯……这些棚户区就像城市华丽外衣上的“补丁”,既是群众心中的伤疤,更是政府的一块心病。

  省委书记罗保铭在5月5日召开的海口市领导干部大会上指出,海口要抓好棚户区改造等工作,为打赢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这场硬仗,为全省稳中有进作出省会城市的贡献。4月下旬省长刘赐贵在海口实地检查调研时强调,海口要以棚户区改造为重点,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孙新阳在昨天召开的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也要求,海口要全面加快棚户区改造。

  如今,海口用坚定不移的决心努力推进“两个30万人”的新型城镇化目标,即:到2020年实现主城区棚户区(城中村)30万人棚改目标,主城区外实现30万人就近就地新型城镇化改造目标——改善住房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给棚户区百姓一个温暖的家。

  统筹推进初见成效

  接近中午时分,艳阳高照。流水坡片区安置房建设工地依然一派繁忙。

  流水坡棚改项目去年10月10日正式启动签约,不到半年时间,签约率已经超过40%,预计今年7月份,安置房第一期12栋楼将全部实现主体封顶。

  这是海口加紧推进棚改取得实效的一幕。

  2013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后,海口第一时间出台了加快推进棚改工作的实施意见,统筹指导全市棚改工作。

  根据棚改工作的需要,该市成立了由市长倪强任指挥长的市棚改指挥部;按照重点项目“六个一”责任模式进行责任分解,并将各区棚改工作任务列为年终绩效考核的内容。

  2014年,海口市全力推动灵山镇、流水坡、海秀棚户区、五源河片区、西海岸南片区等一批棚改项目,棚改安置房开工建设12984套,全部完成省里下达的城市棚户区改造任务。2007年以来,海口已累计完成13个棚改项目,惠及约3.3万户10万人。

  三种模式开辟新路

  在位于西海岸南片区项目的田罗村、新民村安置房,一期12栋16-18层单体建筑目前已封顶,今年9月将全面竣工。这些安置房的顺利推进,得益于海口棚改新的运作模式。

  据介绍,西海岸南片区项目土地一级开发实施政府为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这究竟是种什么样的模式呢?

  海口首创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副总李琬琦道出了其中奥妙:“我们只负责把区域里的市政基础设施全部完善,将安置房建设好,将生地变成熟地之后再交给政府统一招拍挂。”西海岸南片区项目的启动资金全部为企业自有资金和融资贷款。这一模式充分利用市场资源,解决了政府受资金和专业能力制约等瓶颈。

  据市重点委副主任朱军介绍,海口棚改还有另外两种模式:一是先拆迁、后开发,即由市级政府通过开行贷款等市财力先行投入,进行征收补偿安置,完成改造后把整理出来的净地公开出让,如玉沙村改造。二是社会化自主改造,由区级政府主导,引进社会化企业对三无小区或工矿老宿舍区进行自主改造,政府提供服务和监管,如海织小区改造。

  “三利原则”助推进度

  棚改号称“天下第一难”,最难就在拆迁上。但如今在海口,不少正在或将要进行棚改的小区中,很多拆迁户从最初的不理解变成了拥护者,甚至积极帮助政府推动棚改。

  潘甫生是灵山镇墟人,老父1980年代中期在灵山镇墟盖起了781平方米的三层楼房,一楼是自营商铺,生意很不错,因此开始征地时他不支持。灵山项目指挥部负责人数次登门或致电协商,最终在合理范围内谈成了拆迁条件。

  不仅如此,潘甫生还开始帮助政府对自己的亲朋好友开展说服工作。“我看了正在建设的安置房,设计得不错,质量好,整个灵山镇墟未来更好。”他说。他的小舅子林方武坚决不同意拆迁。潘甫生听说后,十分着急,三次上门沟通协调,最终签了协议。就这样,他又做通了20多家亲戚、朋友的工作,带动了周边一片人。

  这是海口力推“三利原则(政府让利,企业微利,百姓得利)”中,“百姓得利”进而拥护的一个鲜活例子。由于各项措施得力,不少旧改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据朱军介绍,海口今年拟启动29个棚改项目,其中3个项目已具备条件,分别为博义盐灶八灶片区、海织小区、演丰示范镇镇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