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海口龙塘水源厂事故不能没有追责
12月4日上午9点,南海网记者了解到,12月2日发生的海口龙塘水源厂破裂,造成海口30%地区停水一事有了最新进展,目前经过抢修后,破裂管道已经修复完毕,并全面恢复供水。据龙塘水源厂厂长符明会介绍,目前破损管道已经修复,全面恢复供水。但是由于刚开始供水,水压不稳定,所以部分地势较高地方的部分用户还无法正常用水。(12月4日南海网)
据报道,由于此次突发性漏水一定程度上给市民用户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对此,海口市水务集团向广大市民用户致歉。同时表示,将于明年在政府支持下筹资4.6亿元启动第三条原水管建设,应对当前原水管老化频繁漏水问题,进一步提高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应该说,应对漏水事故,海口水务集团有了起码的姿态,愿意道歉总比装作没看见好。
只是,这些态度,哪怕是尽快恢复供水,都只是水管突发性破裂引发大面积停水后的初步公关,还谈不上真正让群众理解和接受。因为,此次事故绝非只是偶发因素引起,而是有着诸多必然因素。
首先,海口市水务集团龙塘水源厂厂长符明会就告诉记者,水泥电线杆厂长时间的搅拌、加工水泥,是造成原水管破裂的主要原因,那么,长期搅拌、加工水泥的水泥电线杆厂是否要负首责?
其次,既然龙塘水源厂明知水泥电线杆厂常年搅拌、加工水泥会对水管造成破坏,为何不采取必要措施,即便自身没有执法权,但总可以制止劝阻,甚至向相关部门举报查处。显然,龙塘水源厂也有着难逃的责任。至于水务集团,作为主要的监管部门,对辖区内水管的安全有必然的监管责任,如此现象的存在,作为监管部门为何没能发现制止?倘若早发现并制止,何以会发生如今的事故?
显然,对于龙塘水源厂事故造成大面积停水,不该只是尽快修复水管,恢复供水以及草草道个歉就算了事,海口水务集团必须拿出追责的勇气和姿态,上级主管部门也不能放任自流,必然让有责任的相关方面受到应有的追责和惩罚,必须有人来为群众大面积停水所受的损失埋单。否则,只是轻飘飘的一句道歉,即使今后花费再多的资金,也保证不了不会再出同样的事故。(肖时平)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