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海口骑楼老街里的百年老宅 雕梁画栋

21.09.2015  16:23

      原标题:海口百年邱氏祖宅:福建商户建殷实老宅

      邱宅大堂中的神龛

      邱庆泽的奶奶

      邱宅门上木雕

      供桌

      褪去了骄阳炙烤,华灯初上的骑楼老街热闹非凡。

      踩着青石地板沿街行走,一扇斑驳的木门不经意闯入视线——就是这扇斑驳的木门将门外繁华的商业街与门内这座百余年历史的老宅相隔。

      海口骑楼老街中山路63号是这所始建于清代咸丰七年(1857年)的邱氏祖宅的专属门牌号。借着昏黄的灯光推门而进,穿过一间高挑的厅堂来到庭院,居住于宅子内的邱家后代们正惬意地吹着晚风闲聊天。

      依照年限,邱氏祖宅是一座实至名归的古建筑。2009年海口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摸清了海口市现有古建筑795处,多为明清时期,而邱宅是清代最具代表性的琼北民居,同时带有浓厚的中原文化印记,而它的木雕也是这一批民宅文物中较为精美的。

      百年老宅,木雕精美

      位于海口市龙华区中山路北临长堤路的邱氏祖宅,坐南朝北,大门朝向中山路,后方通向义兴西路。

      推开门,往里走去,高度呈稍稍递增之势,而且它们都处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南北贯通,房屋外围两侧各有一条小巷子,正屋和两侧有廊庑。而在正门后有一扇隔断,绕过隔断后却发现,大门与骑楼中山路平行,却与前堂、中堂不平行。

      “房屋间隔局促,大门后特设木隔断是为了调整缓冲局促之感。”至于为何与古建筑中轴对称平行的原则相悖,据邱家后代介绍,1924年前后重修骑楼,为了与整条街布局保持一致,大门和隔断与中山路平行,却不与前堂、中堂平行。

      不管是邱宅的窗户、格棂、门扇、隔断(门的上方),还是正堂里神龛、几案、供桌之上,还是屋顶梁木之下,栩栩如生的木雕图案随处可见。兰花、菊花、莲花、石榴、牡丹花、杜鹃花、喜鹊、金鱼、蜻蜓、蜜蜂、人物、玉佩、如意、花篮、瓶子、祥云、文字等,凡是能寄托美好祝愿的木雕纹饰图案一应俱全,技艺十分精湛,反映了屋主祈求福寿、喜庆、吉祥、如意、富贵和平安的美好心愿。

      邱宅还有不少的木雕、斗拱、榫卯、础石、窗样、水道、匾额、家具等,文物精美、内涵丰富,凸显历史和文化价值。海口市文物局局长王大新介绍,正因其年代悠久且木雕精美,在2009年海口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海口市文物局将邱氏祖宅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

      颇有文化气息的祖宅

      拾级而上前堂,用手抚摸虚掩的房门,一种别于木质的摩挲感传来,一位喜爱民间文物保护的丁先生认为房门木雕凹凸处打上的是贝壳粉。“这是福建木雕风格,正堂的门、窗、房檐等材质多为榫卯木结构。”他判断。

      “清末时期,我们的老祖先邱超亭就是从福建莆田起家的,以经营陶瓷生意为主,后迁居广东潮州,最后移居琼州府做航海生意。”邱家第六代邱世枋的话印证了丁先生的判断,如今邱氏祖宅有福建木雕风格也是有迹可循,想必邱超亭是将家乡的建筑风格带到了海南。

      穿过高挑的前堂,来到一间小庭院,庭院两侧是东西厢房,虽然厢房前已被后人新加盖了水泥墙并圈出了一个小院落,但隔着水泥墙依稀能看到刻有“芝香室”的匾额于西廊庑上。此题名出自《孔子家语》: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意为君子之居所。

      “手捧流泉,通体凉爽。”出自宋代诗人白玉蟾的诗词《挹爽》。而与之相对的东廊庑挂着“挹爽轩”匾额多是出于此诗。丁先生判断,“白玉蟾是海南琼州人,想必屋主是知道出处的”。而在山西、苏州园林中也有“挹爽轩”,但在海口这样炎热潮湿之地,取名“挹爽”更是表达了一种别样的心境。

      再往前行,便是“笃庆堂”正堂了,正堂匾额上的“笃”有踏实、笃定之意,“庆”有福庆、喜庆之意。

      邱家第七代邱庆泽回忆起家里老人告诉他的故事:“在海口定居的邱家家境殷实,不仅在海口拥有几百亩土地,还有十多家铺面,邱氏第二、三代人基本靠收租金过生活。“按以前邱家的富裕生活程度来看,将正堂匾额上‘笃庆堂’理解成幸福一点也不为过。”邱庆泽说。

      由盛渐衰的邱家

      说起邱家的种种过往,不管是邱氏第六代邱世枋、第七代邱庆泽,还是邱庆泽的小女儿,大家不约而同感叹:“我们的老宅子以前很大,共有五进院落,老祖宗打下的家业非常殷实。”继而话锋一转,言语间满是惋惜:“现如今祖宅衰落了。”

      邱世枋总听已有90高龄的母亲说起,母亲1945年嫁到邱家时,邱家第一进院落就已经因修建骑楼老街而被拆,“民国以前,第一进是通到中山路以外的。”

      “而民国时期的邱家,已开始慢慢没落。”邱世枋说,母亲嫁过来以后,家中生活早已基本靠邱世枋父亲的外祖母接济。当年邱世枋的曾外祖母开了一家“九八行”(即商行),柴米油盐酱醋茶布等一应俱全。1940年前后,邱世枋的父亲开以煤炭为动力的货车,往来于文昌、临高、琼海等地,“既辛苦,赚的也少。”邱世枋回忆,父母婚后,父亲便当起了“走水客”,在琼州海峡两岸进购货物并销售,贴补家用。

      “解放海南以后,邱世枋的父亲因种种原因留在了香港,再也没有回来,母亲便独自一人将我们兄妹四人抚养长大。”每每回忆起这段,邱世枋的脑海中便过电影般闪过那些年的艰苦岁月,五个人挤在一间不过七八平米的房间内,母亲以做保姆、裁缝为生,日子十分艰苦。

      64岁的邱庆泽回忆,幼时父亲没有工作,一家生活全靠祖父接济,十分拮据。“房间远不够一家十几口人居住,后来连庭院里都睡满了人,整个邱宅最多时住着20多户200多个人。”那段人挤人的日子让邱庆泽不愿多描述一句。“文革”后老宅状况好转,50年代左右出生的孩子已经长大,他们纷纷到工厂工作,减轻了家里负担。

      直到今天,邱世枋和邱庆泽叔侄二人还住在邱宅内,和他们两家一起生活的还有与之年纪相仿的4家邱宅后代。“我们一出生便住在这里,习惯了,也不愿搬走。”邱世枋说。

      记者手记

      破败邱宅需要保护

      与初建时有五进院落的邱宅相比,如今的邱宅只剩下两进院落。据邱家后代讲述,民国时期修建骑楼老街时拆掉了第一进,而后两进已经坍塌,现仅剩下前堂和正堂两进。

      一走进前堂,与前堂内精美的木雕、古老的木门、整齐的地板砖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堂内杂乱摆放着木板和废弃的桌椅、偶有明显虫蛀的门窗以及屋顶有杂乱的电线,无一不是安全隐患。往里走至二三进院落之间的庭院里,两侧一面面砖砌的围墙挡住了东西厢房的正门,打乱了老宅原有的格局。穿过正堂,三五栋自建民房映入眼帘,毫无第四、第五进庭院的身影,正堂后面一片断壁残垣之景。

      “第四进房子约2010年左右坍塌,无法居住,而且修复祖宅的费用太高。”坐在一堆建筑废弃材料旁的邱世雄陷入纠结,看着眼前仅剩下两进院落的邱氏祖宅,破败感从杂乱无章中彰显出来,他虽不愿意搬离这间住了60多年的老宅,却又付不起修复老宅的费用。最终,他选择在今年推倒坍塌的院落,重新建起一栋三层小楼,紧挨着在第五进拔地而起的其他自建房,局促拥挤。

      记者从海口市文物局了解到,在2009年海口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海口市文物局将邱氏祖宅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不是“文物保护单位”。“邱宅木雕也较为精美,带有浓厚的中原文化印记,值得保护。可也正是因邱宅不属于‘文保单位’,其保护工作需要政府与邱宅所有权人共同商讨。”王大新介绍,海口市文物局已于2013年将“邱氏祖宅”申报了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申报仍在审批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