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试点"海绵"吸水 有望告别"雨中看海"

25.08.2016  15:31

  “小雨小淹,大雨大淹”的现象曾一度困扰着海口百姓,近年来,政府部门加大力度建设海口市政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市区积水点改造项目,目前已先后改造了15处积水点,加快了部分积水点雨水排放速度,缩短了积水时间。8月18日,台风“电母”给海南带来连续强降雨天气,致海口多条道路出现严重积水,市政局排水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展开排水工作,虽然此次积水排散速度较以往明显加快,但此次强降雨天气再次将海口城市积水问题推到了舆论的浪尖,遭到市民吐槽。那么,造成海口积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海口雨后积水之痛何时才能彻底消除呢?

  八大原因造成海口市区易积水

  “2013年以前海口的积水情况比较突出,以前很多路段一下雨就会积水,比如龙昆南路面前坡、山高学校路段,滨海大道十一支队、秀英港路段等。”海口市排水管道养护所相关工作人员说,以前海口道路雨天积水情况非常严重,易积水路段起码有30条以上,近年来海口市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解决市区路面积水问题。2014年市政府开始将积水点改造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3年来,共改造了15处积水点,有效缓解了部分路段路面雨天积水问题。

  但是遇到大台风,再加上海潮水位上涨,海口部分路段仍然会积水,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积水的呢?据海口市排水管道养护所相关工作人员分析,目前造成海口城市积水的原因主要有8点:

  1.排水管道设计建设标准低。2014年以前排水管道设计暴雨重现期为1-3年,但海口市目前一些老旧城区的排水管道设计建设标准均采用暴雨重现期为1年,即只能满足24小时35.5毫米的降雨排放,设计管径偏小。

  2.排水管道建设不完善或老旧、损毁。海口部分道路未建设排水管线或管线年代久远,旧路改造仅对原有管线进行清淤、修复,部分道路管线因海口市部分路段和河沟湖泊水环境综合治理施工遭到损毁,排水设施原有功能被破坏,造成排水不畅。如海秀快速路施工、鸭尾溪施工沙包堵塞等造成海秀路、海甸五东路出现积水。

  3.排水出口河道水系人为占压、填满。水源、水系保护意识差,管理机制缺失,造成行洪、排涝水渠、水系占压严重。

  4.高潮位和河道水位高涨顶托造成排水困难。海口市降雨通过排水管网收集后经大同沟、龙昆沟、美舍河、海甸溪、南渡江、五源河、秀英沟等内河或排洪沟排海,若长时间高潮位再加上降雨,当水量超过水系调蓄能力时,则会造成积水。

  5.防洪(潮)闸不健全且建设标准低。海口市主城区防洪(潮)闸多数未建设,地势较低地区的积水难以排放。

  6.排涝泵站严重缺失,排涝泵站建设滞后。根据相关防洪潮规划,海口市主城区需建设20座排洪泵站,但目前海口市仅建设了沿南渡江左岸的国兴泵站、山内村泵站、流水坡泵站、白水塘泵站、滨海泵站5座排涝泵站。

  7.合流管道及末端截流方式不合理。旧城区多为雨污合流,淤积损毁严重,晴天时已趋于满流;拍门止回阀过重、鸭嘴止回阀性能不佳造成排涝不畅。

  8.水系数量较少,间距较远,难以满足排水需求。

  据业内人士分析,城市积水排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技术、管理、体制等众多方面,从海口城市特点和排水设施来分析,造成部分路段严重积水的主要原因是暴雨强度超过了排水的一般能力。

  三大手段解决城市内涝

  增加水系数量+积水点改造

  据海口市排水管道养护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海口市主要水系有大同沟、龙昆沟、美舍河、海甸溪、南渡江、五源河、秀英沟等内河或排洪沟,市中心城区通过龙昆沟和电力沟排放的雨水汇水面积约34平方公里,“在2年重现期的降水强度下,持续一小时降水量约为51毫米,而现有的龙昆沟和电力沟的排水能力仅为34毫米每小时,剩余17毫米的雨水无法排除,当潮水顶托时排水能力会更小。下游排水不畅,上游市政道路即使采用高标准设计也会形成积水。”该负责人建议,水系规划时应增加水系数量,充分考虑上游的汇水面积,并加强对填占水系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另外,海口目前排涝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管道老化、损坏,排涝标准低,许多地方的防洪防潮工程没有建设、完善。虽然解决海口市城市道路积水工作困难重重,但海口政府部门历年来都高度重视,逐年开展积水点的改造工作。尤其是自2015年开展“双创”工作以来,相关部门更是把开展积水点的改造工作,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雨天道路积水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据《海口市中心城区20个积水点排水工作预案》,海口市通过工程改造、新建排涝泵站等措施实施改造了南海大道西沿线药谷段等多个积水点,2016年计划再改造10个积水点。

  排洪泵站建设

  对于目前海口汛期积水问题,海口市排水泵站管理所副所长胡晓飞分析道,海口市是一个濒海沿江的海滨城市,地形地势低平,汛期经常产生强度大、范围集中、持续时间长的强降雨,洪水和风暴潮往往伴随台风而至,造成多条道路雨水排放不及时而极易产生内涝。

  另外,近些年来,海口进入高速发展期,建设规划与城市发展不同步,“重地上轻地下、重建设轻规划”的现象较为严重。“排水设施不健全,排水出路不畅或受阻,目前市政管网改造建设正在进行中,但治理汛期海口城市积水除了靠‘排’,还可寻求更多的解决渠道。”胡晓飞说,建设排涝泵站,在一定情况下可以通过抽排来解决城市积水问题。

  海绵城市建设

  据介绍,目前海南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就,但同时存在开发强度高、硬质铺装多等问题,特别是屋面、道路、地面等设施建设导致下垫面过度硬化,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加上岛屿地理上中间高、四周低,河短坡陡,水来得急、去得也快;而位于城市的自然调蓄空间大量被挤占,人工蓄水设施又不足,导致大量雨水白白流走,城市“大雨必涝、雨后即旱”,严重影响了百姓的生活和城市的有序运行。业内人士认为,“海绵城市”建设可有效解决我省城市积水和水短缺等问题。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2016年3月28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就已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加快推进海南海绵城市建设。《意见》要求,要结合“渗、滞、蓄、净、用、排”等海绵城市功能要求,通过推进海绵型新老城区、建筑小区、道路广场、公园绿地建设,推进排水防涝设施达标建设,推进自然生态修复,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该业内人士表示,海绵城市其实并不“神秘”,也无需太多“高精尖”“高成本”设备和投入,只需在城市规划建设理念上多想一点、先行一步,因地制宜地探索诸如道路生态草沟、地块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绿色实用的“土办法”,即可未雨绸缪、缓解水患。

  据悉,目前海口已在打造“海绵城市”的试点路段美苑路、大英山一街铺设了透水砖,今后还将考虑在人行道、公园铺设透水砖。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