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真的没有学位了?5问海口求学难

08.09.2015  10:37

  9月2日,是海口市中小学正式开学的第二天,部分校园传出朗朗的读书声。小雅妈妈此时却心急如焚。

  小雅妈妈是海口地区农村户口,已进城务工多年。3年前和丈夫离婚后,小雅妈妈带着小雅在琼山五小附近租房住。今年小雅到了入读小学的年龄,不料,因无法提供租房合同和社保证明等材料,小雅被拒之校门外。

  “别的孩子已经上课了,为什么我的孩子进不了校园?”多次向学校求情无果后,小雅妈妈和另外约60名学生家长一起,到琼山区教育局,要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出面解决问题。

  这些家长均是因为各种各样原因,孩子无法正常入校学习。琼山区教育局工作人员出面解释,劝导家长们赶紧安排孩子回原籍就读或联系民办学校。建议遭到部分家长的激烈反对,双方僵持,直到派出所民警赶到,家长们才陆续疏散。

  类似的情景,近年来每逢秋季开学前后,海口都会“上演”。

  随着城市的发展,外来人口不断涌入,海口城区公办学位持续供不应求,在继去年小学一年级新生超计划6000余人后,今年新生又超计划5000余人。为解决学位供求矛盾,海口采取了增加班数、扩大班额、统筹分流3种办法,但因此带来的“大班额”现象破坏了原本正常的教育生态,学校管理难度加大,教育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存在诸多隐患,学位紧缺难题亟待破解。

  1.求学到底有多难?

  提前两年开办手续, 差点“空欢喜

  张先生是湖北人,女儿西西(化名)2008年在海口出生,因为夫妻二人均未将户口迁至海口,因此为了女儿能顺利就学,夫妻俩早早就着手准备。

  两年前,张先生办好了暂住证、房屋租赁合同等证件;今年初,补办了社保证明等材料。今年5月,海口启动城区中小学网上注册报名工作,根据海口市教育局公布的划片范围,张先生为女儿申报了海口市二十五小(海府校区)。

  5月下旬,各中小学开始接待家长提交入学登记纸质材料,张先生一早就带上准备好的所有证件材料,携女儿挤进了校门口排队的家长队伍中。

  “排队报名的家长很多,差不多等了两个多小时,终于轮到我们,我将所有证件材料交给了接待的老师验收查看。”张先生说,在得到“证件基本齐全”的答复后,他感觉轻松多了,回家途中还高兴地为女儿选购了书包、作业本、橡皮擦、水杯等开学“装备”。

  不料,迟迟收不到学校的录取通知。经询问,学校答复称,学校在组织入户核查的过程中,认为孩子实际未达到要求的居住年限。张先生一家对这个答复很是气愤,“我们连孩子在海口医院出生的证明都有,怎么可能不符合居住年限?”此后,张先生多次到学校协商,并向海口市教育局反映了情况,要求解决入学问题。

  因为焦虑,张先生还曾集合其他学生家长,一起到学校要求解决孩子读书问题。最后,在海口市教育局的积极介入下,孩子入学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8月底,张先生接到学校的入学通知,心里的一块石头才终于落了下来。

  辗转四五所学校,

  险些入学无门

  和张先生一样焦虑的家长还有很多,梓阳(化名)的父亲何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何先生是海南文昌户籍,但已在海口城区务工多年,因尚未买房,一家人一直与梓阳双目失明的姨妈同住,房产在姨妈名下。

  今年,梓阳满6周岁,到了就读小学的年龄,何先生开始为孩子入学报名奔忙,不料,因为房产证的问题,梓阳不符合申请海口市公办小学的条件。“网上注册报名不行,我就等到学校开始接待的时候再去问。”何先生说,他一连跑了海口市二十五小、八小、七小、十一小等四五所学校,结果都被拒之门外。

  “对不起,证件不齐全。”“不属于我们学校的划片范围。”……一次次碰钉子,让何先生沮丧而无奈。整个夏天,何先生的眉头都没有舒展过。

  最终,何先生托人找关系,向教育局工作人员反映了实际情况,恳请解决入学问题。经多方协调,9月,梓阳终于走进了校门。

  像这样为孩子求学历经波折的情况,在海口并非个案,公办学校学位紧张,是无数学生家长的共识。记者从海口市教育局获悉,2014年,海口小学一年级招生计划数12133人,而实际招生数是18554人,超过计划6421人;初中一年招生计划数13730人,实际招生数14017人,超过计划287人。今年,海口小学一年级计划招收753个班30708人,但实际招生人数超过计划5000余人,这是继去年大超录后,海口城区公办学校又一次面临的大考验。而这些超过计划数的学生,其中大半都是像西西和梓阳一样,并不完全符合海口市公办学校的入学条件,因此,焦虑的不仅是家长,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也感到压力倍增。

[1]  [2]   [3]   [4]   [5]   [下一页]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