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海口渔家娘:从“农家女”到“渔家媳”的日子

27.03.2015  11:17

      原标题:走进渔家娘:从“农家女”到“渔家媳”的日子

      提起渔家娘,大家想到的都是海边戴着斗笠、织补渔网、挑鱼收鱼的身影。可是,并不是每个渔家娘生来都这样能吃苦。今天(26日)让我们走进一位刚嫁进渔家的女子,看看她如何一步步从农家姑娘成长为渔家媳妇。

      虽然是周末,可是还没到9点,张光胜一家4口已经准备要休息了。因为明天一早张光胜就要出海。妻子陈华尾哄完小女儿睡着,一边给大女儿洗澡,一边催促玩电脑的丈夫去睡觉,自己却又拿着几包饼干、泡面和一瓶开水走到楼下。

      因为出海时间是在凌晨3点左右,为了怕吵醒孩子,张光胜总是自己一个人悄悄离开。而陈华尾也会在前一天晚上把丈夫出海所需的东西全都准备好。这已经成为夫妻间的习惯。(过渡)第二天一早,张光胜早已出海打渔了。因为这一天正好是农历“二月二”,陈华尾早早把孩子送到爷爷奶奶家,就赶着去海边“祭海”。

      “二月二、龙抬头”,是渔民们祭拜龙王,祈求一年丰收和平安的日子。可是因为丈夫要出海打渔,女子就成为祭海的主角。祭海流程,对于那些渔家女子来说,早已烂熟于心,可是对于陈华尾来说,却是一知半解。因为陈华尾从小生长在农家,直到4年前嫁过来,才第一次见到渔网,更别去提织补渔网、收鱼卖鱼了。

      4年间,陈华尾跟着婆家姐姐学习收鱼卖鱼,跟着丈夫学习织网补网,已经从一个农家女,逐渐成长为渔家女。忙碌间,已经上午11点了,陈华尾接到了丈夫回港的电话。可是她并没有往码头走去,而是急匆匆跑到婆婆那里。

      喂完孩子,陈华尾才匆匆赶到码头。也许是因为不熟练,也许是怕丈夫已经到港,陈华尾着急着赶路,挑的鱼筐几次滑落。

      等到陈华尾急匆匆赶到码头,丈夫的渔船还没回来。陈华尾就在岸边一边看其他渔娘怎么卖鱼,一边关注着进港的海面。直到所有渔船都陆续进港了,张光胜的船才出现。

      因为出的远,张光胜捕到的鱿鱼也比其他人大一些、多一些,这让等待在岸边的陈华尾十分高兴,也让等着收鱼的其他渔娘们也涌上来疯抢。

      张光胜的姐姐叫卖着整筐的鱼价,陈华尾不懂,反而被姐姐训斥了。拥挤中,陈华尾被挤到了人群的外面。她默默的捡着混在鱿鱼中那些没人要的小鱼,放进自己的筐中。

      很快,几大筐鱿鱼在岸边就都卖完了。陈华尾洗干净自己捡来的鱼,就和丈夫一起回家了。回到家已经快一点了,张光胜洗了个澡,就坐在电视机前歇息。而陈华尾回到家,立刻把张光胜的衣服和鞋子洗了,接着又马不停蹄的去厨房忙活开了。

      陈华尾说,前几年自己怀孕、生孩子,都是丈夫忙里忙外。如今自己还不能帮丈夫收鱼、卖鱼,只能尽量照顾好家里的家务活,替丈夫做好后勤保障。而张光胜也深知妻子的不容易。

      像这样一个人照顾孩子手足无措、孤立无援的情况,对于陈华尾来说早已接受、并习以为常。大女儿调皮,总爱跑来跑去,3个月大的小女儿还在怀里嗷嗷待哺,陈华尾经常是顾得了一个,顾不了另一个。

      相比其他人来说,渔民的妻子似乎更加辛苦,因为她们除了操持家务外,还要担起一部分处理渔获的工作。所以,张光胜和陈华尾的婚姻,一开始并不被家人看好。

      可是陈华尾嫁过来之后,不仅学习收鱼、补网,努力做一个合格的渔家女子,更是勤劳、贴心、无怨无悔的为这个家付出一切。就算丈夫出海回来了,陈华尾也总是不舍得让丈夫帮忙,谁让自己就是渔民的妻子呢!

      是啊,海边的女人总是这样。虽然陈华尾收鱼卖鱼还不是很熟练,但是那些渔家女子所具备的的体贴、勤劳,早已扎根在陈华尾的骨子里。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夫妻和睦,才有着渔家人越来越兴旺富足的红火日子。

      《直播海南》供海南在线专稿,已由海南在线编辑。其它网站如转载,须经《直播海南》及海南在线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