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暂不适合修建地铁 高架仍是“主力军”
原标题:海口暂不适合修建地铁 高架仍是“主力军”
海南省海口市海秀快速路自8月份起施工步入快车道,这条投资逾40亿元的道路不但承载着改善海口市交通现状的重任,也将是海口构建大交通网络的重要环节。在海口的大交通网中,高架桥依然是“主力军”,地下交通暂不会被考虑。
海口市缺少立体交通城区道路不堪重负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8月,海口机动车保有量为45.6万辆,其中汽车保有量为36.3万辆。目前,海口占全省汽车保有量的60%左右,机动车数量比2001年增长了近10倍。
就在机动车保有量不停上涨时,海口的道路建设却并未跟上。从1994年竣工通车的南大立交桥,到2003年建成的滨海立交桥,再到2007年开通的海府立交桥,单向长度都只有千米左右,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局部交通压力,但并没有形成交通网络,其整体作用甚是有限。
海口市为什么不能修建地铁?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我国兴建高架桥的高峰时期,高架桥在城市发展中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交通工具的日益普及,部分城市出现了高架桥滥用现象。与此同时,发展地下交通成了国内许多城市缓解交通压力的“新宠”。今年,就有兰州、乌鲁木齐、郑州等多个城市的地铁一号线项目开工,而更多的城市也已开始了网状地下交通线路建设。
“海口为什么不能修地铁呢?”这是很多海口市民的疑问,为此,海口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周师凯表示,地下隧道虽然有优势,但是其建造成本不是海口可以承受的。此外,国家对发展地铁的城市做了明确限制,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要求,现阶段申报发展地铁的城市应达到下述基本条件: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300万人以上,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以上。而这些条件,海口市也无法满足。
周师凯说,城市交通的发展与该城市的发展是相匹配的,过度的交通建设显然并不合适。
快速路让海口交通由“平面”到“立体”
作为海南的中心城市,海口市是全国“五纵七横”公路网布局中的重要节点,同时,海口还承担着全省79.7%的社会货物周转量、57.8%的社会旅客周转量和76%的港口货物吞吐量。海口的交通现状显然已经成了发展的瓶颈,大交通网络的规划建设势在必行。
2012年,海口市批复了《海口市快速路系统专项规划》,规划根据海口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和交通需求,形成了“四横、五纵、两连”的快速路网系统。而此前,海口市还规划了“七横十二纵”的城市骨干路网,希望实现城市交通的微循环系统。
据了解,海秀快速路按主线双线6车道高架布置,全线共设置5处枢纽互通立交和9处一般互通立交。由此可见,高架桥依然是现今构建海口大交通网络的主要途径。
周师凯说,海秀快速路为高架布置,其设计经过了多方严谨的论证,“海口市是一座东西长、南北短、组团式发展的城市,东西总长约30km,南北向5km~10km。这一特征决定了整个城市东西向交通沟通量非常大,现在缺乏一条贯通东西的快速通道。”
海秀路指挥部指挥长丁竹表示,海秀快速路项目的建设,不是简单的改善局部交通压力,快速路利用了海秀路这一处通道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沟通长流组团、市中心区和江东组团之间的联系,将有力地拉动海口城区范围内东西向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为海口市各片区的经济发展、交通物流和相互沟通,提供良好的交通基础服务条件。
据悉,海口市通过海秀快速路的实施,将可以西侧串联海口市火车站、建设中的马村港;中间串联城市各分区及公交枢纽;远期联通美兰机场二期。充分利用海、陆、空各种交通资源,建设全方位、立体化的对外交通系统。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