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昔日地标性建筑:一座口岸城市的传奇故事(图)

18.05.2015  12:27

      原标题:海口昔日地标性建筑:一座口岸城市的传奇

      海口市琼台书院。李幸璜摄

      海口市义兴街西天庙。武威摄

      海南第一楼——海口市五公祠。李幸璜摄

      日军侵琼初期拍下的明昌塔。海南日报记者陈耿翻拍

      备受关注的海南第一高楼“海口塔”终于有了确切的开工建设时间。海航集团近日向媒体透漏,该项目已完成超限审查及初步设计,项目正在进行试桩工作和技术方案招标,并计划5月底开工建设。

      以“莲花”为设计概念的“海口塔”建成后地面94层、高度为428.3米,被誉为“海南新地标”,其拟建消息一经传出,就引发海口市民的广泛关注,也勾起了大家对海口市那些老地标性建筑的回忆。

      地标可谓是一个城市的象征,是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地方,也是市民最乐于谈论的话题,更是游客最先拜访的地方,是保留城市记忆最多的建筑,回顾海口建城后,特别是近一百多年城市地标的变迁,一座口岸城市的万种风情不禁迎面扑来。

      今天的海口城市,实际上是包括老海口和府城两个部分,历史上的海口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府城的外港和军事屏障,也是岛内商业繁荣之地,与政治文化中心的府城有着鲜明的对比,在地标上也就有了明显差异。

      1840年前之古城:

      从西天庙到琼台书院

      海口起源于汉代,开埠于宋末元初,直到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始筑海口所城,辟四门;到明弘治初年,城市发展形成五条街;清代海口城区进一步扩大,至清道光年间,海口的店铺比明代增加了10倍,城区街道也扩展至25条,形成“商贾络绎,烟火稠密”的局面。

      据《海口城市发展史》一书记载,此时的海口已逐渐发展成为海南岛最大的口岸与贸易中心,和全国沿海港口及东南亚等地都有往来,成为各地商贾云集的发达商埠,定居海口的浙、江、闽、桂、粤等地商人,日渐增多,商号剧增,形成“福建行”、“潮行”、“广行”“南行”、“高州行”等五行,并相继设立“会馆”作为聚会场所,其中规模较大的,仅漳泉会馆和兴潮会馆在海口经营的商店就有近400家。

      商业的繁盛和民间信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以庙宇为代表的早期海口城市地标,这从当时海口地标建筑西天庙的变迁中就可窥一斑。西天庙位于海口市龙华路义兴路75号,是祭祀明代琼籍诗人王佐的庙宇,王佐与丘濬、海瑞、张岳崧等人并称为“海南四绝”,但他一生怀才不遇,身后却成为保护海上航运的神祗。

      海口西天庙始建于明隆庆年间,后便屡毁屡建,清康熙三十年(1765年)的这次重修,传下记录了当地捐资绅士名单的“万古流芳碑”,基本都是海口西天庙附近的商铺,可见其在海口民间特别是从事海上贸易的商人间受崇拜的程度。

      而距西天庙不远则为关帝庙,也是历经多次重修。由于关帝在民间被当作财神,保佑商业,因而商铺对修建关帝庙是非常积极的。据日本学者宫本延人在《对海南岛寺庙神》一文中的研究,一直到上个世纪40年代,海口市(不包括府城)所拥有的庙宇在百余座以上,其中关帝庙就有33座。

      反映当时海口商业和海上贸易发达的另一个地标性建筑则是天后庙,位于中山路87号,据清咸丰十一年《重修海口天后庙记》,该庙“始创于元,沿袭于明,而香火极盛”,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供奉的是妈祖(天后娘娘),同样是一位保佑海上航运的神祗,香火旺盛,历数百年不绝。

      与海口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历史上府城是座政治城市,自宋代成为州治直到民国时期,府城一直是海南政治及军事的核心之地,延续了千年之久,其建设自然领先于岛内的其它地区,并以官署的建设为主。

      早在宋开宝年间,府城就曾进行大规模扩建,后一再扩建,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琼北大地震,大部分城墙倒塌殆尽,后重建。至清光绪年间,府城已形成一座典型完整的古城堡。府城中心部位原建有雷琼兵备道署等各级行政单位,玉皇庙、天宁寺、三公祠、县学宫、琼台书院等建筑、城内有“七井八巷十三街”,密布着众多的进士坊、举人坊、贞洁牌坊等。

      地标性建筑琼台书院就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中山北路,是清代琼州最高学府,相传是后人为了纪念海南第一才子、明朝大学士、琼台先生丘濬而创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后经几次扩建,遂成为斋舍齐全,藏书颇多的大型书院。清雍正年间,著名的搜书院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更令琼台书院声名远播,蜚声海内外。

      琼台书院主体建筑为奎星楼,建于乾隆十八年,楼高二层,绿瓦、红廊、白墙,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砖木结构建筑,至今保存完好。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海口地位逐渐提高,但直到民国时期,对于海南学子来说,琼山的府城仍是读书的圣地,而海口则被认为是个商业味太浓的城市,并不适合静心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