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红旗镇墨桥村“空壳村”变形记

17.03.2021  19:13

  记者 傅人意

  3月10日,海口市红旗镇墨桥5500亩水稻田里,微风吹过,绿油油的稻浪摇曳生姿。

  望着这一片片长势喜人的水稻,墨桥村党支部书记黎积书内心无限舒畅:“两年前,这里是一大片撂荒地,地荒人心慌;两年后的今天,我们村重振‘旧粮仓’的风采,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实现增收!今年肯定又是丰收年!

  随着近几年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深入,我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4.97万人已实现全部脱贫,接下来,如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助农增收,成为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重要课题。墨桥村是如何摆脱自身的“空壳”局面的?它的探索,能否为其他“空壳村”脱困提供借鉴?

海口市红旗镇墨桥村将撂荒地开发为琼山福稻生态大米种植基地,壮大集体经济,摆脱“空壳村”称号。袁琛 摄

   引企业:撂荒地变良田

  墨桥村面积11.6平方公里,一共有1119户、4667名常住人口,管辖30个村民小组,是海口市红旗镇人口最多的村。

  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墨桥村就是海口地区远近闻名的“粮仓”。村里有龙惠水库、龙坡水库,灌溉设施完备,土地肥沃。

  黎积书清楚地记得,年少时他还曾和父母肩挑担扛,把公粮送到村里的粮仓。

  和海南许多村庄面临的困境一样,近些年,由于种植传统水稻经济效益不高,墨桥村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村里缺乏劳动力,土地撂荒现象严重。

  “我2016年当选村支书,当时看着大片的撂荒地十分痛心,想凝聚村‘两委’班子力量发展产业,但是这‘空壳村’缺钱又缺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回想起曾经的困惑,黎积书感慨地说。

  转变发生在2019年年底墨桥村召开的一次村民会议。这次的会议,重点讨论如何依托村庄自身优势,发展水稻种植产业,让“空壳村”充实起来。

  随后,墨桥村和海南昇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5500亩生态优质水稻订单。土地由村集体向村民流转,公司免费给村民发放1.4万斤稻种,并负责统一回收销售,以“企业+合作社+村民”的合作方式布局水稻种植产业链。

  黎积书算了一笔账:企业免费发放水稻种子,按照100元/亩成本算,村民已获利50余万元。省里还给每个行政村拨50万元壮大村集体经济补助资金。墨桥村和公司成立“农机合作社”并将这笔资金入股,每年就有6%的保底分红返给村集体,5年内返还所有本金。

  “这样我们村集体保底每年就有3万元的收入,已经不再是‘空壳村’了!”黎积书说,村集体经济有家底,发展产业有动力,村民种粮的积极性也更高了。“以前我们的水稻收购价8毛钱一斤,水稻亩产800斤到1000斤一造,现在企业保底收购1元一斤,亩产1200斤一造,产量提高,多劳多得!”村民邓景江高兴地说。

海口市红旗镇墨桥村以“企业+合作社+村民”的方式布局水稻产业,村民们从集体经济里尝到了甜头。袁琛 摄

   造品牌:催生科技成果转化

  企业进了村,不仅带来了新的发展模式,还带来了科技与品牌。在墨桥村的5500亩水稻田里,有35亩为袁隆平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超高产栽培技术示范”项目,21亩为谢华安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的“高产高效再生稻品种筛选及生产技术的应用示范”项目。

  “我们墨桥村的水稻就是科技产下的‘孩子’,又有颜值,又有科技内涵,能卖出好价格!”黎积书说道。

  海南昇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星介绍,两个示范项目均由政府搭台和企业“穿针引线”,未来示范水稻测产成功会首选在红旗镇进行科技成果转换,“示范水稻推向市场后,将给村集体和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

  除了科技成果将实现转化,企业还联合当地政府在墨桥村打造“琼山福稻”品牌和“琼山福稻旅游文化节”,促进农旅融合发展,未来还将培训更多的高素质农民,让村民学会操作无人机等现代化农机,帮助更多农民增收。

  “村企合作中要加大对高素质农民的培训,为发展产业、振兴乡村培养更多人才。”海南热带农业与农村经济研究院院长柯佑鹏表示,给钱、给政策,还要引进和培养人才,才能从根本上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我省现代农业发展亟需一批科研人才扎根农村、服务“三农”。他建议,要鼓励从事科技创新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工作的高校、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离岗下乡领办、创办、兴办农村集体经济项目,他们可以知识产权、资金等要素入股参股,以股份收益免除返乡创业的后顾之忧。

  盘资源:开发闲置公益设施

  墨桥村的“空壳”现象只是一个缩影。海南日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造成我省“空壳村”村集体经济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人才缺位,农村年轻人口外出务工多,缺乏发展集体经济的带头人;二是先天不足,有的村自身资源禀赋较差、地理位置偏远、集体土地资源有限,一些大的项目进不来;三是资源沉睡,未能有效利用。

  据我省农业农村部门不完全统计,经清产核资全省农村集体资产总额有255亿元,但有相当一部分为“沉睡的资产”。去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农村市场主体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十八条措施》(以下简称《十八条措施》),鼓励开发乡村闲置公益设施,将失去教育功能的闲置校舍以“零租金”形式交付村集体单独经营或与其他市场主体合作经营。

  这让更多企业和村庄看到了乡村“沉睡资产”的新价值。3月15日,在乐东黎族自治县黄流镇新民村内一间制衣车间里,村民正加紧赶制一批环卫制服。这个具备打板、熨烫、设计等“一条龙”工序的制衣车间,就由新民村闲置了7年的新民小学校舍改造而来。

  制衣车间由海南爵品世家布艺有限公司运营,村集体则以50万元补助资金入股该企业,企业则以每年分红10%的比例分3年返还村集体。随着营业收入的递增,分红比例还将逐步提高。

  “开发闲置校舍大大降低了创业成本。”海南爵品世家布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容忠说。

  为了吸引更多有才之士回村开发“沉睡的资产”,2020年底,驻新民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和村“两委”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出一封“英雄帖”——新民村决定把35亩原新民小学闲置场所,打造成为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小园区,再招商1至3家小微企业投资办厂,共同振兴乡村经济。

  “接下来,我们还计划引进智能化家居工厂,将闲置学校用地打造成一个商业园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新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容合富介绍。

   集合力:跨区域多方合作

  墨桥村、新民村用来参股的50万元,源自《十八条措施》中的创新财税金融政策,其中提到,从2020年到2022年,省级财政统筹安排补助资金,按照每个行政村不低于50万元的标准,每年扶持500个行政村发展集体经济。这笔补助资金,成了许多“空壳村”撬动集体经济发展的杠杆。“‘空壳村’尤其要利用好这笔资金,这是村集体经济发展产业项目的重要载体。”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赵咏望说。

  事实上,近年来的脱贫攻坚工作,让我省许多村庄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在省级补助金的撬动下,如何进一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就需要发挥机制创新、市场主体培育、人才引进等多方的合力,让产业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

  比如吸引产业资本下乡。在儋州市那大镇石屋村富豪村民小组,海南稻虾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先租后股”的方式整合村民土地,打造小龙虾共享农庄和稻虾共育示范基地。

  “公司已在海南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未来将以‘资本+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村民发展致富。”该公司总经理陈斌指着村里150亩的稻田说,“就这一块地,村民能赚到4份收入:种水稻、种泰国金椰、养小龙虾还有租金分红,村民变股东后,还可以拿到合作社的分红。经过多方努力,目前已经有100多名村民入股!

  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海南省消除农村集体经济“空壳村”两年行动计划(2021-2022 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进一步优化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其中明确指出,我省将通过大力开展协作帮扶、实行台账管理、探索村企联合抱团发展、积极发展“飞地经济”、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等五项举措,到2022年底,全面消除我省220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空壳村”,持续稳定增收能力明显增强。

  “目前琼山区已经拟定消除全区6个‘空壳村’的计划,我们将指导各镇详细编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和村委会一起选好企业、选准产业,确保完成任务。”海口琼山区“两空”办公室副主任李耀武介绍,接下来,琼山区将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确保产业项目顺利落地。同时,发挥好村党支部、致富带头人、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的带头作用,打开村民思路,做好相关产业培训,壮大村集体经济。

  在海南建设自贸港的背景下,消除“空壳村”、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有着特殊意义。赵咏望表示,一是有利于各类资源要素下乡,发挥“三农”内需潜力和压舱石作用,促进经济内循环;二是有利于“全省一盘棋”,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激发市场活力;三是有利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是有利于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赵咏望认为,《行动计划》里有两个亮点值得注意,一是在机制上鼓励通过县域间、县域内合作两种方式,让帮扶者和被帮扶者山海协作、合力发展;二是创新鼓励发展“飞地经济”,通过盘活被帮扶村各类资产,对一些招商能力强、有产业发展项目的帮扶村,进行资源有效配置,包括用地指标跨区域调配,从而壮大村集体经济。(本报海口3月16日讯)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