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将引进千名优秀校长教师 充实教育质量
“5年来,海口财政的民生支出一直保持在70%以上。我们也将继续发力、久久为功,全面推动社会民生事业发展,努力让人民群众就好业、上好学、就好医、住好房,共享自贸港发展的红利。”5月8日,在“奋进自贸港建功新时代”海口专场新闻发布会上,海口市委副书记、市长丁晖表示,民生工作只有进行时,希望通过加快社会民生事业发展,让市民群众的获得感更有成色、幸福感更可持续。
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丁晖表示,社会民生事业发展没有捷径,须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民生事业千头万绪,落脚点放在哪,应该在哪方面下力气?海口这样作答:推动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就是让百姓“就好业、上好学、就好医、住好房”。
在“就好业”方面,海口先后引进世界500强企业49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5倍、达到771家,为引进人才和本地群众提供了大量优质就业岗位。五年来,城镇新增就业18.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3%以内。2022年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677人,完成年度任务的25.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3%。
在“上好学”方面,海口积极引进知名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北师大海口附属学校、人大附中海口实验学校以及上海世外海口附属学校、北大附中附小海口学校等9所合作办学项目相继建成招生。全面实施“一校两园”建设,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39所,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4.9万个,有效解决教育供需矛盾。遵循“两个为主”原则,全力保障13.12万名务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超额完成学前教育“两个比例”目标任务,公办园学位占比从14.6%提升到56.2%,普惠园学位占比从47%提升到86.7%。在全省率先实现公办学校教室空调全覆盖。统筹“双减”工作和教育质量提升,实现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探索开展中小学校午餐午休托管服务,切实解决学生家长急难愁盼。
在“就好医”方面,海口引进上海六院、上海华山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第一妇婴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等国内知名院校联合办医,培育国家级、省级重点专科(学科)27个,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岛”。统筹优化公立三级医院规划布局,推动省中医院新院、省人民医院南院、省妇幼保健院新院、海医附院江东院区、市人民医院西院等优质医疗项目加快建设。在全省率先完成26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实现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全覆盖,形成“15分钟城市健康服务圈”。
在“住好房”方面,海口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强化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从市场化商品房、安居房、人才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等多类别建立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有效保障市民住房刚性需求。一年多来,海口已开工建设安居房项目12个,提供住房10147套。
在民生事业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提前谋划,让工作永远保持“进行时”。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打好稳经济促就业的政策组合拳,实现市民在家门口好就业、就好业;今年,我们还将全力加快人大附中海口实验学校中学部等一批优质学校9月建成招生,引进1000名优秀校长教师,充实海口教育力量;今年我们将通过组建城市医疗集团等举措,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今年还将新建安居房2万套,让市民住有所居、住有好居。”丁晖介绍,海口将聚焦现代化国际化新海口建设目标,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加快社会民生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