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农村小学一两年间回流学生超千人

18.06.2015  19:45

      原标题:乡村小学逆袭“飞走”的孩子“回巢”了,海口农村小学一两年间回流学生超千人

      现在的海口市谭田小学

      改建前的谭田小学

      谭田小学的学生们在上美术课

 

      上语文课了,孩子们在多媒体教室里,在音乐伴奏下演唱着课本剧;上数学课了,每个学生都能到讲台上称自己的体重……他们身处的校园,不是城区任何一家“窗口学校”,而是位于偏远乡村,不为人所知的农村小学。

      近日,记者随海口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调查发现,伴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步伐,很多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都有大改观。教学楼建好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引进了,优秀的老师和校长流动了,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回到家乡的学校就读。据海口市教育局统计,最近一两年间,回流学生超千人。

      学校变化:设备先进不输城区学校

      6月17日上午9点,海口市云龙中心小学二年级(2)班在上语文课《会走路的树》,老师打开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播放着动听的音乐,孩子们在音乐伴奏下演唱着课本剧,兴奋得小脸通红。下课了,老师们自豪地带记者参观学校的音乐、舞蹈等各类功能室。在音乐功能室里,单电子琴就有10架。

      当天上午10点,海口市谭田小学二年级学生在上数学课,为了让学生们了解千克的概念,教数学的林志仕老师搬来一台体重秤,让学生们轮流登称体重。

      这样的改变在琼山区每一所乡镇小学中几乎都能看到。旧州中心小学完全打破了人们对于农村乡镇学校的固有陈见。学校占地2.5万平方米,运动场就有约5400平方米,设有环形塑胶跑道,场中还布置了篮球、排球两用硬地坪漆球场及人工足球场。学校的文化广场以孔子塑像为中心,文化长廊的玻璃橱窗里收藏着学生们的优秀作品。在教学楼里,多功能阶梯教室、电脑室、电子备课室、实验室、仪器室、图书阅览室一应俱全。

      学生回流:从城区学校转回乡下学校

      学生从城区学校转回乡下的学校?这真不是开玩笑。2011年起,琼山区旧州中心小学校长史儒兴注意到,一些以前到城里上学的孩子又回到了班里。近几年,学生基本上以每年100人的速度回流。史儒兴说,以前与城区学校的办学条件差距太大,有点门路的家长都把孩子往外送。而今农村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孩子不用远离家门即可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在谭田小学当了19年教师的林绍萍说,10年前,学校只有29名学生,只开了三个年级,眼看着就要办不下去了。最近政府加大投入,建起了全新的校园,原本跑几十里路外出求学的孩子都回来读书了,今年开了七个班,学生140多名。

      甲子镇的新民小学去年仅有189名学生,进入2015年新学期后,尽管不是招生季,却陆续有以前流失的学生从外校转回来,增至215人……六年级的李小曼曾在该校就读一年级,二年级时转到海口七小就读。但去年,父亲李名新又带着她转回了新民小学。李名新说:“我发现家门口的学校现在办得比城里的都好。”

      海口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符延益说,最近一两年间,从城区回到农村读书的学生超过千人,这得益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填平了城区和乡村学校之间的差距。以琼山区为例,近三年筹措资金1.44亿元推进校舍新建和维修、运动场地、校园文化等项目建设。

      教师回流:教师可在城乡和校际交流

      在很多家长心目中,“择校”的实质其实是“择师”,老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吸引学生回流的根本动力。

      以琼山区为例,近三年来,按照“按岗招聘,择优录用”原则,从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新招聘教师22人,城乡之间、校际教师交流200多人次。

      琼山区还启动了校长轮岗工作,对部分学校校长进行了轮岗交流,同时每年从城区学校抽调一批学历高、教龄长、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农村学校也相对应选拔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上挂学习。同时,组织教研员深入乡村学校对农村教师进行就地培训。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工资福利由区财政统一发放,农村学校老师的工资不仅不会比城里的低,由于乡村学校教师补助的发放,他们的总体收入甚至高于城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