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中小学生人数30年增两番 学位紧张待破解
“今年中小学招生什么时候开始?”“如果划片,今年的范围会不会调整?”……近日,随着中小学暑假日益临近,有“幼升小”、“小升初”学生的家长们又开始关注海口的招生政策了。
记者从海口市教育局获悉,今年秋季入学,海口义务教育阶段新生招生仍然遵循“就近”原则,实施“免试、划片”入学,虽然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划片范围和招生方式将略有调整,但总的原则和方向不变,即鼓励家长和学生选择免试就近入学,严禁各校招生与考试成绩挂钩等。
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家长以为“就近入学”是近几年的新政策,事实上,从1999年起,海口已开始试点实施“划片招生”。
建省前:
初期基础薄弱的阶段
据了解,30多年前,海口经济还比较落后,教育事业发展十分缓慢。海口市教育局提供的一份材料显示:1977年,海口中小学生在校生5.3万余人,没有职业中学,政府每年投入中小学的基本建设资金仅10多万元,全市校舍绝大多数属瓦木结构校舍和危房,一些学校还设在庙宇里,中小学校生均面积在3.5平方米以下,教学设施简陋,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当时海南普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入学率不高,因此没有像现在这样学位紧张的局面。”据介绍,直到1983年,海口全市才普及小学教育;1996年,海口完成原国家教委的“两基”达标验收,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海南建省以后,海口教育事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1993年,海口被原国家教委确定为城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市,海口市委、市政府随之确立了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决策和“科教兴市”的战略方针,改变政府统包统管的格局,逐步建立起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办学新体制。国科园实验学校、海口景山学校、华兴学校、寰岛实验小学等由企业、私人办学的规模迅速扩大,成为海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9年:
试点推进划片就近入学
海南建省不到10年的时间里,海口教育得到快速发展。1997年,海南侨中、海口市第一中学、海口市第九小学、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等跨入全国名校行列。同一年,海口在“一区七校”推行素质教育试点,并采取倾斜投入、加强视导和结对帮带等措施,促进薄弱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资料记载:1998年,海口全市中小学生在校生9.9万余人,校舍总面积52万平方米,生均面积6.5平方米。这一年,海口开始在初中阶段实行免试、就近、划片招生,先后制定了《海口市实施素质教育总体方案》、《海口市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暂行规定》等8项配套措施。
“实施素质教育是海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海口市教育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教师介绍,此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海口基础教育实行的是应试教育,造成培养出来的人才高分低能、片面发展,更为严重的是,为保证升学率,各种重点校、重点班、“尖子生”应运而生。
1999年,海口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力度继续加大,按照“全面启动,分类推进”的原则,制定了中小学招生计划及实施方案,调整了小学、初中划片范围,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划片、就近入学的工作。
与此同时,海口取消了小学升初中的统考,并进行取消百分制的试点实验,建立分项考核、等级评定制度,变“分数成绩单”为“综合素质发展报告”,从而淡化了小学之间的升学竞争,淡化了分数对小学校长、教师和学生的压力。海口各项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率先在全省面向社会推行“窗口服务制”,得到学生家长及全社会的广泛好评。
坚持划片
学位紧张难题待破解
然而,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步伐迈进,海口城市不断发展,外省市生源不断涌入海口,海口学位紧张的困局日益凸显。
2014年海口中小学生在校生达24万余人,虽然海口年年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扩建、新建校园使得学位数量大增,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位仍是供不应求。
“海口坚持‘两个为主’的原则,在尽最大的努力,接纳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但不断涌入的外来人口,已让有限的教育资源不堪重负,备感压力空前。”记者还记得,去年秋季招生时,海口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的无奈感叹。
尽管如此,海口仍然坚持“免试、划片、就近”入学的方针不变。其中,海口招收一年级新生的年龄为6周岁,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学校坚持户籍优先,以法定监护人的居住地为准,依法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划片就近入学,依法接受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原则上不得招择校生,学校招生不得与考试成绩、赞助费挂钩等。
“坚持免试划片就近入学,符合提倡综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推动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体现教育公平的理念。”海口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秋季海口中小学新生招生方案将在进一步完善后向社会公示,确保招生工作公证、公平、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