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白马井渔港——小渔婆成就大渔港
中新网海口9月12日电 题:海南白马井渔港——小渔婆成就大渔港
中新网记者 王子谦
南海休渔三个月终于迎来开渔时,海南省儋州市白马井渔港热闹起来。儋州创华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锦菊一早来到码头,她要联系渔船,预订几天后第一批回港的红鱼。
同样在港口的忙碌的还有年过六旬的蔡玉平,每当有渔船靠近,她都要赶过去商量一番,海产品生意下手要快,晚一步好货就被别人挑走。
图为白马井中心渔港 骆云飞 摄
码头上人头攒动,众多本地妇女头戴斗笠,身穿花格子衬衫,脚穿雨靴,或操着本土方言大声叫喊,或抱着盛满鱼货的大筐等待过称。
“我们都是白马井渔婆。”54岁的吴锦菊这样介绍自己。
“白马井”在海南颇有名气,相传此名源于东汉。伏波将军南征时,一白马用蹄踹掘草地涌出甘泉,后人掘井定名为“白马井”。千百年来,凭着洋流与季风,中原文化就在白马井登陆传入海南。
现在白马井是海南省渔业经济发达镇,全镇总人口约6万人,其中渔业人口约4万人。白马井国家中心渔港岸线长1524米,具有风浪小、避风条件好等特点,是海南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每年进出渔船2万艘次。
身处白马井,隔海可见洋浦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当渔舟唱晚与塔吊巨轮相遇,恰好构成奇妙的图景。
白马井自古流传独特风俗:男人负责出海打鱼,女人们负责岸上工作。由于码头清一色都是带着斗笠的劳作女人,因此“渔婆”之名由此传开。
白马井码头,渔婆正在交易海产品 王子谦 摄
在白马井,渔婆是绝对的主角。渔港业务大体分为4个工种:“船头”出售渔货,“贩头”联络收购,“村婆”出力搬运,“拆市”负责运输,前三个工种基本由渔婆来做,近年来渔船增多,“船头”和“贩头”角色会互换,既当买家也做卖家。
蔡玉平做“贩头”30余年。她丈夫很早过世,自己又经历了下岗,辛苦打拼将两个儿子拉扯大。她说,渔婆这个生计是考验头脑和体力,除了搬运渔货、打包海鲜、装货上车等体力活外,更有杀价交易、联络人脉等智力比拼,“渔婆生意有时要随着时代起伏,看准市场,踏实做事才能坚持下来。”
吴锦菊多年前也曾经在码头做渔婆。与丈夫结婚后,她将捕捞的红鱼晒成鱼干,往各个市场去卖。年复一年,生意越来越好,她逐渐在市场闯出名气。
“长坡米烂洛基粽,王五狗肉香透胸,马井红鱼香破釜,排浦薯香吃肚膨。”这首广为传播的儋州民谣中,马井红鱼就是产自白马井镇的红鱼。红鱼是海南特产之一,学名红鳍笛鲷,因全身鲜红而得名,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市场欢迎。在北部湾渔场,每逢渔汛渔民都能捕到较多红鱼。
吴锦菊做红鱼生意的想法始于30年前。1987年,香港客商到白马井收购咸鱼,价格高出本地市价不少,这让吴锦菊有了经营渔业产品的想法。此后多年,她积累起开办企业的资金,于2006年投资600万创办集海洋捕捞、水产品加工、销售、食品冷冻为一体的创华实业有限公司。
公司开办后,丈夫负责推广和销售,吴锦菊则负责原材料采购。凭借多年的渔婆经验,她的鱼货品质上乘,迅速打开市场。“现在每年生产期有7个月,年产量6000吨,产值超过5000万。”吴锦菊介绍,企业能生产鲜品、冻品、干品等多个种类,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在国际已打开韩国市场。
随着公司生产规模的扩大,吴锦菊为周边170余户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贫困户可以投股到公司参与发展红鱼产业,还可以直接就业。此外,她还筹建了制冰厂,造3艘渔船赴远海生产。
蔡玉平和儿子王俊峰看上了渔婆背后的文化。他们把“白马井渔婆”注册成商标,通过海口的实体店和网络销售精美的干鲜渔货。生意越做越好,蔡玉平却仍坚持多年的角色,凌晨准时出现在白马井码头,亲自挑选,保证质量。
渔婆成为渔港的名片,鱼港为渔婆提供更大的舞台。过去,白马井中心渔港偏重于服务渔船数量、渔港水陆域面积等硬性指标,如今经过建设已发展为结构较为齐全的中心渔港。儋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白马井鱼港升级除建设码头泊位外,还配套仓储、冷库、冰厂、水产品交易中心、加工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加油站等设施,将成为集商品展示、交易、大宗货物集散、运输中转、社会化仓储、配送、水产品加工、物流服务、电子商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渔港。
一幅新的渔港业态也在描绘,白马井中心渔港将规划建设渔人码头、休闲渔业等,同时将与海花岛、洋浦经济开发区协调发展,建设“白马井渔业风情小镇”,打造成集渔业生产、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特色风情渔港。
海南建设自贸区(港)加快推进,白马井渔港迎来利好。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新近编制的《全国沿海渔港建设规划(2018-2025年)》明确:儋州渔港经济区建设要以白马井中心渔港为基础,推动形成集渔港、渔镇、渔村融合一体化发展等为特色的渔港经济区。(完)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