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生态省长”刘赐贵的“底线”和“红线”
原标题:海南“生态省长”刘赐贵的“底线”和“红线”
“采取最严格的措施,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好耕地、森林、大气、水体、海域岸线,保护好热带资源,让海南的青山更绿、海水更蓝、沙滩更美、空气更清新。”这是刘赐贵在当选海南省省长后发表的履职感言中的一项承诺,他也因此被媒体誉为“生态省长”。
在到海南工作近一年之后,刘赐贵一直在努力兑现这份承诺。日前,海南省环保部门宣布,经有效整合环保、水务、林业、海洋等各部门的生态保护红线,已初步划定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区域总面积11534.9平方公里,占陆地国土面积的33.6%,海洋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约3009.1平方公里,占海南岛近岸海域总面积的12.7%。今后,海南城镇建设、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布局要服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
这一“红线”的划定,与将“生态立省”作为自己执政“底线”的刘赐贵有着极深渊源。
“生态红线”为海南划出“保护线”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依法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严格管控边界,分为禁止红线区和限制红线区。其中,在禁止红线区内,原则上不得从事一切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在限制红线区内,严格控制开发强度,禁止工业项目建设、矿产资源开发、房地产建设、规模化养殖等工程项目。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海南总体规划的基础。
海南省此次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在科学系统评价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生态服务功能和海岸带生态敏感性的基础上,统一协调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及其他产业发展规划的矛盾冲突而划定。今后,海南城镇建设、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布局要服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
目前初步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在空间上基于山形水系框架,以中部山区的霸王岭、五指山、鹦哥岭、黎母山、吊罗山、尖峰岭等主要山体为核心,以松涛、大广坝、牛路岭等重要湖库为空间节点,以自然保护区廊道、主要河流和海岸带为生态廊道,形成“一心多廊、山海相连、河湖相串”的基本生态空间格局。
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有关负责人说,全省生态保护红线依据生态服务功能类型和管理严格程度,实施分类分区管理,坚持性质不转换、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责任不改变、探索实施“生态补偿”、尊重现实区别对待的生态红线管控原则。其中,对于法定红线区域,按照现有法律法规进行管控;对于其他红线区域,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提出分区分类的管控措施和发展指引。按生态服务功能实施“一区一策”的分区分类管控措施,严格审批限制红线区内的各项建设活动。
“这个‘生态红线’其实就是海南的生态保护线。”海南一资深环保人士说,尽管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的发展成就巨大,但由于过去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或受利益驱使,使得包括海岸线、防风林等在内的陆域、海洋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而目前划出的生态红线一方面可以起到限制在红线区域进行开发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被破坏的生态休养生息。
“底线”之后的“红线”
划出一条生态红线,在为海南还上历史欠账的同时,也为海南留下长远的发展空间,这是刘赐贵到海南工作伊始就着手谋划的“大事件”。
还在国家海洋局任职时,刘赐贵就经常到海南考察,还将琼中县作为国家海洋局的扶贫对口县,海南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海洋资源都令他印象深刻,在和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交流时,罗保铭表达的“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是海南的核心竞争力和最重要的发展本钱,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决不能以牺牲海洋生态环境为代价建设海洋强省”的观点也令他深有共鸣。
因此,在到海南工作后,他就将“生态立省”作为了自己的执政“底线”,并在不同场合多次亮出这条“底线”。
不管在哪一个市县调研,他都一再强调“生态”的重要性,要持之以恒保护好生态,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海南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不懈努力。他多次要求当地领导,规划、布局任何项目,都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的思维,首先考虑环境容量的承载能力,在“多规合一”中严格把关,保护好生态这个海南的“金字招牌”,永远保护好生态这个比较优势。
“海南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是用钱买不来的,我们每一届政府都要努力把海南的生态环境保护好、发展好,任何的开发都要以保护生态为基础。”2月9日,在海南两会上,刘赐贵参加三亚代表团审议时,一再强调生态对海南发展的重要性。
4月9日,在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调研“多规合一”编制情况时,刘赐贵强调,实施“多规合一”编制全省总体规划,要以生态立省为基础,明确大气、森林、水源、海洋、岸线等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和容量,合理划定生态“红线”,守住生态环境保护“底线”,不能一味追求GDP而上马污染项目。要明确禁止开发、限制开发的具体内容。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划定红线是确保海南生态不遭到破坏……各级各部门既要坚决守住生态底线不含糊,又要突出发展搞好各项产业衔接,细化完善措施,抓细抓实全省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确保在坚持生态底线与促进发展中实现共赢,为全国省域‘多规合一’提供切实可行借鉴经验。”7月31日-8月1日,刘赐贵主持召开省加快推进“多规合一”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生态底线是整个规划最重要的基础,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针对耕地、林地计算中重叠交差矛盾问题,要实事求是进行研究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红线一旦确定,必须坚决守住,形成铁律加以保障。
在各种场合,刘赐贵都不忘强调生态红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如此之大的压力下,海南划定生态红线的工作亦是紧锣密鼓。8月20日,海南省对外宣布,生态红线划定,海南“多规合一”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9月25日,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宣布了划定的陆域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区域、面积及管控原则。
“破坏生态的项目再好的效益也不要”
不管是在外地开会,还是在接待来琼的官员和企业家时,刘赐贵都不忘向他们推销海南良好的生态环境;但到了基层,到了实际工作中,他强调得更多的则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今年全省19个市县我都调研过了,每到一个城市我都会认真了解,查看城市主要内河的水质,几乎没有一条是干净的。海口的主要内河——美舍河、三亚的主要内河——三亚河,污染问题都十分严重。”9月18日,全省水环境治理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暨投资项目百日大会战动员电视电话会上,刘赐贵对海南的水污染问题表示了自己的担心。对于其他的污染问题,他也一再表达了自己的关切。
在西部工业重镇洋浦调研时,他对在场的企业负责人说:“你们在海南扎根就是海南人,就有责任守护好这一片净土,要自觉想尽办法提升环保水平,最大限度节能减排,做有良知、负责任的企业,为洋浦今后的发展带好头。”
6月27日,刘赐贵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财富,也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人类目前面临着气候恶化的很多自然挑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越来越成为各地、各国的普遍共识和共同行动。
在说到海南的生态时,他动情地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指出,青山绿水是海南建设的优势和本钱,是一笔既买不来也借不到的财富,必须要精心呵护!遵照总书记的指示,我们坚持生态底线,在谋划发展、选择项目中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前提,努力保护大气、水体、土壤、森林、海岸线等自然资源不受破坏,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海域、陆域、水环境质量保持一流水平。”
7月6日,刘赐贵主持召开全省招商工作座谈会,尽管面临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但他还是强调,“要提高项目水准,以国际旅游岛的标准来审视,严守海南生态底线,能耗不能高,而且对大气和水质有污染、对土壤有破坏的项目都不能要,再好的效益也不要”。
“这个(水污染)问题不及早解决,以后积重难返,必将付出更大的代价。”刘赐贵表示,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小康不仅是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方面的“小康”,也应该包括生态的“小康”,因为“我们政府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让人民群众过上有质量的生活”。
从这个角度来说,刘赐贵不仅想当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推销员”,更希望当好这个生态省的“守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