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特色农耕文化遗产乏保护利用遇困境
牙胡梯田景色迷人。(资料图)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虽然产量日益增加,但是生态破坏、质量安全等问题也逐渐凸显。数千年的海南农耕历史,积累了不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将其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则是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方向。
8月至11月,省农业厅、海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联合组成调研组,对海南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进行摸底调研,挖掘农耕文化中的“宝藏”,保护海南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调查中发现,随着社会发展,海南省不少农业文化遗产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如何有效保护利用,值得深思。专家表示,总体而言,农业文化遗产强调的是“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既反对缺乏规划与控制的“破坏性开发”,也反对僵化不变的“冷冻式保存”。
一份被遗忘的遗产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达到39个,其中海南省为0;梯田稻作、绿茶种植、千年晒盐工艺……海南省特色农业文化遗产并不少
7月11日,农业部公布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个传统农业系统入选;加上去年5月农业部首批公布的19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达到39个。
但是39个中,没有一个在海南。
省农业厅企发处处长陈良介绍,由于没有进行发掘等种种原因,海南省没有参与农业部第一批和第二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认定。
“其实,海南先民在数千年前就在岛上生产生活,凭借着独特而多样的自然条件,创造出了不少的农业文化典范,留下的农业文化遗产特色明显,有巨大的发掘潜力。”陈良说。
“梯田稻作、绿茶种植、千年晒盐工艺、疍家渔业生产、羊山古荔枝、旱稻种植、黎族织锦……都是海南岛先民留下的特色农业文化遗产。”调研组成员、海南大学教授柯佑鹏说,随着城镇化推进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一些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正面临着被破坏、被遗忘、被抛弃的危险。
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
8月至11月,海南省组织了调研组,对全省农业文化遗产进行调研,力图发掘这份宝贵的财富。
经过对比,调研组最终选择了五指山市牙胡梯田稻作生态系统、白沙绿茶文化系统和海口羊山古荔枝群农业生态系统进行了详细调研。
“之所以选择这3个,主要是看几个要素:耕作的经验是否对现代农业有可借鉴意义,是否是有利于生态环保,是否对农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是否对农民生产生活有带动性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胡盛红说。
而选择的3个调研对象,均各有特色。专家们表示,五指山市牙胡梯田稻作系统是一个立体循环农业系统,具有循环性、平衡性和可持续性特征,对海南省发展现代生态循环性农业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而白沙绿茶,不仅拥有陨石坑文化,其产出的茶叶营养物质含量高,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同时,其古老的病虫害防治经验,也为海南省发展绿色农业提供借鉴意义。
调研组组长、省农业厅休闲农业发展局副局长邢诒铁说,海南农业文化遗产未来在休闲农业开发等方面也是一笔不小的宝贵资源,这些财富需要充分挖掘。
一套可借鉴的经验
农业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现象:林下土壤流失严重
牙胡梯田:一圈一环,下流泥沙逐级沉淀
从五指山市毛阳镇出发4公里,就到了牙胡村委会。4875亩的牙胡梯田,就“躲”在这片鹦歌岭山脉之中。站在梯田的最高处放眼望去,400多米高差,160多层梯田,呈螺旋状盘绕山腰,犹如潮水般涨起,一圈一环,环环向上。
胡盛红说,牙胡村地处山区,水田较少,先民才在山腰建梯田种植水稻。“但是,他们在利用山中的土地资源时,非常考虑自然地理条件。将山体分为三段:山顶为森林、山腰建梯田、山脚建村寨。”
“山头保护很好的森林,成为水源涵养地,使山泉、溪涧常年有水,灌溉梯田。”胡盛红说。
专家研究发现,天然降水落到地面,形成地表径流(部分下渗),然后沿坡面流经森林、梯田和村寨。由于森林的截留,加之梯田修成水平面,并有一高出水平面的田埂,从而使地表径流及其携带的泥沙在梯田中逐级沉淀。
省水土保持学会秘书长吴煜禾说,目前,海南省林下土壤流失较为普遍、严重。“农民将橡胶、槟榔和果林种植在山坡上,并且用农药除草,导致土表无草木覆盖。
吴煜禾认为,梯田的保持水土功能值得农民在种植橡胶、槟榔等经济作物时学习。“类似梯田一样修建平台,同时,也可以发展林下种植业,增加土表覆盖率。”
柯佑鹏表示,牙胡梯田实现了立体种养,为充分利用坡地资源提供了经验。如实行水稻瓜菜的水旱轮作,不仅增加了利用率,也有效地增加肥力和防治病虫害;又进行稻田养鸭、稻田养鱼等,不仅增加了收入来源,鸭也可以消灭田间害虫,其粪便成为肥料,一举多得。
现象:病虫害容易高发
白沙茶农:捡染病昆虫尸体制“生物农药”
海南天气炎热,害虫每年的繁殖代数远高于内地省份,造成病虫害高发。农业文化遗产调研组在调研时,发现了不少在民间存在的古老病虫害防治方法,值得借鉴。
“茶毛虫是对茶叶影响非常大的一种害虫,虫灾严重时茶树叶片取食殆尽。如喷洒农药会影响茶叶的品质,而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也没有什么农药可使用。”白沙茶厂总经理吴海江说,有一年,茶厂职工在作业时发现了部分茶毛虫染病死亡,“我们就把这些死亡的茶毛虫收集起来,泡水,等到来年在茶园喷洒,让新生的茶毛虫幼虫也染病,从而防治虫害。我们再收集染病的茶毛虫,待来年使用。”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植所助理研究员温衍生说:“我们研究发现,茶毛虫感染的病毒是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是一类转性昆虫病毒,对人不产生作用。这种病毒现在被用于制作生物农药,可以说,白沙绿茶厂职工是自制‘土生物农药’来防治害虫了。”
走进茶园可以发现,不少蜘蛛网盘绕在茶树间。温衍生介绍,蜘蛛是判断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蜘蛛越多证明耕地使用化学农药越少,生物链越完整。“使用农药除虫,会在杀死害虫的同时消灭有益虫,形成恶性循环。其实茶叶虫害损失在10%都可以接受,生物链条稳定,病虫害也不会高发。”
吴海江介绍,白沙茶农经过上百年的经验积累,形成了一套“古老笨拙”的防治害虫有效方法。“比如,分批、多次、及时采摘,抑制假眼小绿叶蝉等危害芽叶的病虫,剪除分布在茶丛中上部的病虫害枝叶。秋末结合施基肥,进行茶园深耕,将根际附近的落叶剂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减少病虫源。”
专家表示,这些做法称为“农业防治”,在海口羊山古荔枝生态系统调研时,也发现修剪枝等农业病虫害防治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古老、笨拙,但是从长期来看效果非常好,而现在却已经逐渐被“遗忘”、“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