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让三种“底配”成为产业落地的“标配”

03.11.2017  17:42

    【海南日报】    □  李仁君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虽然速度放缓,但增长的稳定性明显增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转型升级。海南省紧随节奏加快寻求新的增长点,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以实现海南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建设美好新海南,经济繁荣是基础。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海南如何选择一个科学的产业落地模式可谓关键。笔者认为,让三种“底配”成为产业落地的“标配”,是海南实现经济繁荣的必由之路。

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底色”。建设美好新海南首先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意识,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海南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底色”,就是要确保青山绿水永不变色。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最大本钱,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所有的企业入驻或项目引进,都必须是在这个“底色”的基础上增光添彩,绝不能损害这一“底色”。

以科技创新为“底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逐渐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以科技创新为“底板”,就是要有意识地培育、孵化和引进一批基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而成长的企业成为业界典范,构建一批助力小微企业成长的科技创新平台。在武林界有“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说法,如果放到企业界,那也一定是“天下企业,唯新不破”。企业只有以科技创新为底板来承载自己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在智能手机领域,能与苹果公司抗衡的国内企业只有华为公司。作为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创新型企业,华为对科技创新的重视远超一般企业。从1992年开始,华为就坚持将每年销售额的至少10%投入研发,到2012年年底,华为拥有7万多人的研发队伍,占员工人数的48%,成为全球各类组织中研发人数最多的公司。2013年,华为研发投入达53亿美元,占年销售额的12.8%,10年间研发投入累计超过200亿美元。海南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离不开科技创新。近年来,海南在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的财政扶持力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补齐发展短板,以此为方向,进一步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在海南落地,是今后各级政府招商工作的重中之重。

以消费升级为“底座”。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近年来随着共享理念的深入、技术的进步和改革开放成果惠及更多百姓,进一步激活了大众消费,并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消费升级了,必然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之进行。以消费升级为“底座”,就是要抓住消费升级带来的商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消费数量和消费质量上的新要求,培育创新型企业,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当前,海南常住人口大约为917万人,市场相对狭小。然而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省接待游客6023.59万人次,同比增长12.87%;实现旅游总收入669.62亿元,同比增长16.97%;入境游下降势头得到遏制,接待入境游客74.89万人次,同比增长23.09%;旅游外汇收入3.5亿美元,同比增长41.13%,增速创五年新高。这说明消费结构升级正在给海南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为此,大力发展高水平康养旅游项目,重点发展特许医疗、健康管理和医学美容等高端产业;开发本土特色旅游产品,建设一批具有海南特色的旅游购物场所,完善线上线下的展示和销售渠道;未来充分释放离岛免税政策效应,与游客的购买力相结合,将产生巨大的消费潜力。我们应在传统经营模式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转变旅游产品形式,由观光旅游型向休闲度假型、生态旅游型转变,引导消费者由温饱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转变,从而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消费者,满足大众消费。

综上所述,坚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底色”,以科技创新为“底板”,以消费升级为“底座”,让三种“底配”成为海南经济发展的“标配”,兼顾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将为建设美好新海南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系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海南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

《经济日报》刊发刘赐贵代表访谈
《经济日报》刊发刘赐贵代表访谈 像对待生命一样呵人民政府
《经济日报》刊发刘赐贵代表访谈
《经济日报》刊发刘赐贵代表访谈 像对待生命一样呵人民政府
我厅组织干部职工集中观看十九大开幕式
认真领会精神 扛起责任担当 我厅组织干部职工生态环境保护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