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海南大学“爬坡过坎”向内涵发展转型

12.09.2017  10:34

海南大学风景优美的校园。 海南大学供图





【海南日报】 ■  本报记者  陈蔚林  通讯员  谭勇  余梦月

继成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之后,海南大学又成为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一省一校”重点建设高校、海南省“双一流”建设重点支持高校,构建了该校发展提升的更大格局。该校不断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冬季小学期、文理科实验班、教学科研工作量互换、学院目标管理、干部任期制和轮岗交流制等一系列重要改革举措,增强了该校的办学活力和发展后劲。

海南大学是海南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近日记者采访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教育部的大力指导下,在省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该校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校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完成了两校合并融合、校区规划建设、旅游学院收回、“211工程”建设、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点项目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热带农林学院挂牌运行等一个又一个艰巨任务,跨过了该校发展提升中的一道又一道坎,实现了两校合并建设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的阶段性目标。

正如海南大学党委书记武耀廷今年7月6日在中国共产党海南大学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总结的那样,海南大学紧紧围绕内涵发展这条主线,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开放活校”战略,主动推进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的办学转型,积极面向国家和海南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内外学术前沿,着力提升学生社会竞争力和教师学术影响力,推动该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迈上了新的台阶。


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师资队伍迅速壮大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海南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本科招生录取分数线大幅提升,一本批次招生比例从不足30%跃升至80%以上;“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共获批国家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近40项,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同时,在校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数量显著增长,屡获国内外学科竞赛和文体比赛大奖;考研率逐年提升,推免至“985”“211”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秀学生受到普遍认可。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稳中有升,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

为了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近几年,该校引进该校认定的E类以上高层次人才105人;新增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和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各1个。值得一提的是,该校还全职引进了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1名,自主培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这几项举措均实现了海南高校零的突破。

当前,该校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已达648人,占全校专任教师总数的36%;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已达362人,占比20.1%;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已达320人,占比17.8%。现有国家级和省级各类专家近100人。


学科水平大幅跃升  科研竞争力显著增强


海南大学一直十分重视学科建设,近几年,该校新增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其中,热带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海水养殖、海洋药物、海洋工程、热带岛屿化工材料、海洋信息技术、南海政策与法律、海南历史文化等领域在国内彰显一定学科优势。

为了进一步发挥学科优势、人才优势,该校近年年度科研到账经费近1亿元,获得近40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约占全省此类项目的40%;获得省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5项、省级社科成果一等奖17项。

此外,该校还获批建立南海海洋资源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相继建立海南省南海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研究院和海南低碳经济政策与产业技术研究院,并入选中国智库索引。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司法协同创新中心南方基地和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被成功组建,为该校科研发展拓展了平台。


社会服务硕果累累  国际合作交流稳步提升


海南大学在人工岛礁建设、热带果蔬优质高产栽培、家畜养殖、海水养殖、石英砂资源利用、热带海洋牧场建设等领域也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与智力服务。其创新推出的“一院一县(市)”“一师一点”科技服务地方模式,与海南多个市县、厅局的合作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东方市大田镇乐妹村精准扶贫取得阶段性成果;面向本省党政干部、企业高管和技术骨干举办的各类高级培训受到了广泛的积极评价。

在国际交流方面,该校与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学院合作举办的本科教育项目正式实施,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合作创建的国际旅游学院进展顺利;年度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人数达到450多人,占当年入学学生人数的5%,超过全国“211工程”建设高校的平均水平;构建了学历层次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留学生人才培养体系,入选教育部第二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获批成为省内首家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的高校。


办学条件和师生福祉  极大改善


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的过程中,该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师生提供福祉。

这几年,该校第四教学楼、第五教学楼、第六学生食堂、紫荆一号学生公寓、城西校区二号学生公寓、社科群楼、理工科群楼、农科群楼、综合实验教学楼、机电与建筑结构实验室、研究开发中心、思源学堂、展览馆、第二田径运动场、青春记忆广场、紫荆广场等项目先后交付使用,新增校舍面积约55万平方米,新增仪器设备价值6.74亿元。

当前,该校已经实现教学、科研、办公区域校园网络全覆盖,综合网络教学平台常用课程及访问量快速增长。同时,新增图书馆藏书205万册,文献保障体系建设也得到了加强。教育事业经费财政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教职工收入逐年增长。师生获得感、幸福感稳步提升。

武耀廷认为,上述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海南大学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更得益于海南大学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他说:“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海南大学党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完善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内容的学校治理体系,出台了《海南大学二级单位党组织工作条例》《海南大学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试行)》等一批党建制度。

同时,该校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洁教育,上上下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二十条规定精神,紧盯“四风”、庸懒散奢贪等突出问题,加强日常监督和专项治理,实施校内巡察工作试点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尤其是加大了对基建工程、物资采购、科研经费、招生录取、干部人事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强化了廉政风险防控,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武耀廷表示,海南大学全体师生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视察海南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第七次党代会以及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使其在海南大学落地生根,成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不懈动力和力量源泉。

(本报海口9月7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