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海南古遗韵进高校:开启非遗传承新路径
文化学者现场点评
琼剧演员正在展示水袖技巧
【海南日报】 11月22日晚,“民间艺术进高校”系列活动的第一场展演以八音器乐和琼剧为主题,在海南大学思源学堂举行。报告厅座无虚席,慕名而来的海南大学学生和海口市民共聚一堂,欣赏海口市灵山镇民间八音传习所、海口市灵山镇中心小学少年宫八音班、“乐来乐好”八音民乐队和海口市琼剧团带来的《闹军坡》、《送新娘》、《红花遍地开》等海南八音曲目和《惜情》等琼剧剧目,领略水袖和把子等琼剧表演技巧。
让非遗项目和民间艺术走进高校并非首创,但是海南大学此次将民间艺术展示、普及和点评融为一台尚属首例。从学术的角度对非遗项目和民间艺术进行解读,有利于高校学子们更深层面了解这些非遗艺术的魅力和渊源,对今后的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意义。
■ 本报记者 陈蔚林
连日来,海南大学校园里不时传出阵阵悠扬的鼻箫声、唢呐声、锣鼓声,为这座有着数十年历史的校园又添几分艺术气韵。
这股学习海南八音、琼剧、黎族歌舞等海南民间艺术的风潮,源自于11月22日——海南大学艺术学院主办的“民间艺术进高校”系列活动。海南八音、琼剧、疍家调、黎族歌舞和服饰、临高哩哩美和人偶戏、儋州三宝等海南民间艺术将逐一走进海南大学,让更多人了解海南本土文化,熟悉其中艺术精髓。
琼古遗韵寓教于乐
一边是海口市灵山镇民间八音传习所的艺人在演奏乐曲,一边是受邀前来的两名专家围坐与观众探讨海南八音的理论内容。此次“民间艺术进高校”系列活动呈现出独特的表现方式——参与者既能欣赏节目,又能学习理论,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为了避免把活动办成单一的理论课堂或文艺展演,我们早在一年前就开始筹备。”活动总导演、海南大学艺术学院教师李群山记得,去年底,在海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巨斌的倡议和发起之下,学院成立了以“琼古遗韵”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课题活动筹备组,力争把此事做好做精。
很快,张巨斌带领师生将现存于海南的12项国际级、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出了条目,分别对应成立了12个课题组,并将其申请作为海南大学中西部项目。课题组计划,通过田野调查进一步挖掘、整理海南艺术类非遗项目的艺术特征、文化价值、保护与传承现状等。同时,还要以“文化海南、艺术海南”为主题开展15期“琼古遗韵”大讲堂,邀请国内外海南文化艺术方面的知名学者和专家为广大市民和师生传播海南传统文化。
“从暑假开始,各个课题组就深入到各个市县、黎村苗寨寻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尽可能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传承发展的基本情况。”在调研过程中,李群山所在的“临高哩哩美”调研组发现,即使是同样的哩哩美渔歌,在不同年龄层次渔人演绎下也有不同的风格,青年渔人甚至编写了普通话版渔歌以供广泛传播,足见民间艺术在民间的发展传承。
老艺人重燃传承激情
记者在展演活动上看到,演出队伍中不乏来自海南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大多满头银发却仍然在舞台上焕发艺术激情,成为此次活动中一抹亮色。
据李群山介绍,这些传承人都是应课题组在调研过程中邀请而来的。一听说是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送进高校校园,这些老艺人几乎都不假思索地同意了。“还记得在调研临高哩哩美渔歌时,我们找到了当地的‘歌王’、也是临高哩哩美的传承人戴志勇,年近古稀的他为哩哩美高歌了大半辈子。”李群山忆起此事还颇为感动,“他主动提出不要报酬来校讲座和表演,说是要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了解海南。”
和戴志勇老人一样踊跃以“志愿者”身份加入“民间艺术进高校”系列活动的艺术家还有很多。海南八音器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兹合原是海南省琼剧院的乐师,退休后他加入海口市灵山镇民间八音传习所担任编曲和指挥。
演出当天,他带着传习所的艺人早早来到演出现场,从下午2时彩排开始直至当晚10时方才离去。这对已经78岁的他是一次体力精力上的挑战,可整晚演出中,他始终兴致高涨,容光焕发。“八音多数是靠家族传承,很多曲谱采用的是工尺谱,外行人看起来如同天书,加上演奏乐器稀少,表演又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不像民歌一样易学易懂。”黄兹合原以为历史悠久的海南八音将消失于岁月,不曾想又燃起了传承的火种,“海南八音从前一直在民间活动,前几年走进了小学,今天又走进了高校,不得不说这让我看到了希望!”
非遗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大学毕业前能有这样的机会领略海南本土文化,让我更加热爱这片生活过四年的热土。”海南大学学生米星是一个山东女孩,在此之前从未现场欣赏过海南八音、琼剧等民间艺术的演出,这次活动让她受益匪浅,对此后的4场展演也充满期待。
张巨斌说,这次“民间文艺进高校”系列活动将持续至12月27日,几个专题的展演,都将分别请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场表演,并邀请3至4名专家学者到现场讲解。他认为,把各类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请到学校进行常态化的展演,一方面丰富了校园文化,一方面也能在充分展示海南本土文化魅力的同时吸引年轻人对其进行传播和传承。
“海南大学将逐步把海南艺术类非遗项目纳入教学之中,特别是纳入到海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硕士的人才培养中。”张巨斌还有更美好的愿景,把海南民间艺术作为海口市乃至海南省的一个文化旅游项目,使岛内外游客和各类来岛人士对海南的本土文化在很短时间里、在一个轻松愉快的享受中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另一方面在师生艺术实践的同时,为海南各市县文化产业培养艺术人才,使海南大学艺术学院成为海南省艺术文化产业的孵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