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在海大“冬季小学期”课堂遇见名师

19.01.2016  09:00

  【 海南日报 】见习记者 徐晗溪
  “北大教授贺桂梅要来海大上课了!”1月14日,海南大学第三教学楼110教室被围得水泄不通,不仅座无虚席,就连过道都站满了人。
  除了北大教授,电影《李小龙》的导演叶伟民、《绣春刀》的编剧陈舒等近期也将来海南大学授课。这些名家为什么会齐聚海南大学呢?原来,海南大学“冬季小学期”开课了。
  “冬季小学期”:海南大学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据了解,小学期制在国际上较为普遍,清华、北大、复旦等我国不少高校也都有小学期制。2008年12月,海南大学获准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同年,在海南大学校长、原清华大学教授李建保的倡导下,海南大学首次试行冬季小学期。
  什么是“冬季小学期”?海南大学教务处处长张云阁介绍说,“冬季小学期的开设,是海南大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冬季小学期,是将原来春、秋二学期制变为春季学期、秋季学期和冬季小学期三学期制”,“每年从秋季学期中拿出三周时间,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为海大学生授课。因为处在冬季,又是独立于传统的两学期制,加上时间比较短”,故称之为“冬季小学期”。
  2008冬季,海南大学第一届“冬季小学期”正式开场,当时聘请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10个单位的专家、学者19人(其中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博士生导师17人),讲授19门专业选修课和3门全校性文化素质选修课课程,受益学生达1300多人。时至今日,2015年的冬季小学期,海南大学聘请专家143人,开课123门,受益学生为大二至大四三个年级的1.8万人。
  据了解,海南大学会为授课专家颁发“冬季小学期外聘专家”证书,每年都有院士、长江学者、一级教授等国内外知名学者前来讲学。
  “来的都是全国名家,有的学生想一睹风采,还有一些为以后考研究生做准备”,提到这些,海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巨斌滔滔不绝,“大学,大师也。即便不能跟着全程学习,有机会学一段也是好的”。
  “冬季小学期给了我考北大的希望
  在张巨斌试图通过冬季小学期,为学生考研提供便利时,人文传播学院2007级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石岸书,已经凭借冬季小学期的契机,考取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他早已从北京大学学成毕业,现在清华大学读博士”,人文传播学院院长刘复生介绍说。
  “是有这么一个契机”,石岸书回忆,他有幸听了第一届的冬季小学期,当时文学院来了很多北大名家,这些都是书里的人。正是在冬季小学期的课堂上,他找到了理想与现实的连接点。“我第一次觉得,也许北大离我也没那么远”,石岸书感慨道。
  如今,石岸书已经记不得,他是哪一年听的冬季小学期,但是却清楚记得,那年来了韩毓海、陈平原。“通过冬季小学期,我联系上了韩老师,也是在课堂上,我与韩老师有了初步的接触,给他留下了一点微弱的印象”,石岸书回忆道。
  在采访中,石岸书反复提到“微弱”这个词,用它来形容他与北大、与北大老师间的联系。但就是这微弱的联系给了他考取北大的希望,“别人也不相信我能考上”,“但我还是考了,我觉得有希望,只是没想到会考那么好”。最后,石岸书以专业课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生。
  “冬季小学期形式上的作用,大于它的实际意义,毕竟很短。然而,在冬季小学期的课堂上,你能看到什么是好的老师、好的风范,这种象征性的光环,会在冥冥之中激励着你前进”,石岸书说。
  “在生活中看到书上的人,就像突然间,打开一扇窗,有光射进来的感觉,一下子明白了,原来做学问是这样的感觉”,石岸书说。
  期待“海大能换个大点的教室
  对于开设了8年的“冬季小学期”,学生们表现出很高的热情。有些市民在听说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的“名家阵容”后,也纷纷“跪求课表”,前去“蹭课”。有旁听市民对记者说:“这个机会真的很难得”,并期待“海大能换个大一点的教室,像北大一样对公众开放”。
  “大学实行小学期的学校有很多,但大多数实行的都是夏季小学期。海南大学利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聘请国内外的名师名家在冬季来校授课,既可以让海大的学生分享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又让来琼授课教师有一个了解海南、宣传海南、贡献海南的机会,可谓一举两得。“张云阁表示,经过八年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海南大学的冬季小学期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下一步,将一批适合冬季小学期开设、课堂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作为冬季小学期的主干课程固定下来,作为冬季小学期必开课程。其次是课程管理规范化。注重冬季小学期的过程管理,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保证冬季小学期的建设更加科学化、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