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涯发出声音 为改革开放建言——写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成立30周年之际

01.11.2021  09:19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改院)入口处,一块大石头上镌刻的“中国改革智库”六个大字格外醒目。

1991年11月1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在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中改院揭牌成立。

30年来,中改院服务改革,以建言改革为己任,以“学术重镇”能量辐射全国,成为中国改革研究重要基地。

30年来,中改院情系天涯,为海南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动力支持,逐梦自由贸易港,走出了社会智库发展新路子。

30年来,中改院放眼世界,不断从海南发出声音,远扬四海,影响八方。

立足海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这是而立之年的中改院走过的激扬岁月,矢志不渝,执着奉献,始终与改革同行。

把握全局 建言改革

智库,作为重要的智力生产机构,是反映社会需求,促进国家战略与政策科学化的重要平台。作为改革智库,中改院从建院开始,便没有离开过“改革”二字。

21世纪初甘肃一个村子的“村民公约”,让中改院院长迟福林至今记忆犹新。

“村民公约”这样约定:一个人患病,如果治疗费用超过2万元,家属就可以把病人抬回家,中断治疗。因为在这样的贫困地区,2万元的医疗费用会使至少5个家庭同时陷入贫困。此情此景,深深触动了中改院调研团队的心。调研团队随后又去西北地区的其他省份以及海南等地调研。

基于调研所了解的中国农村百姓现状,不久后,在参加国务院有关座谈会时,迟福林建议尽快建立农村最低救济制度,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解决农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

不到3个月,中央出台决定,在全国扩大农村低保工作,这比“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有条件地区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前了5年。“至少我们反映了情况,提出了建议。”迟福林说。

中改院以“建言”推动改革发展,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建院30年来,以建言改革为己任的中改院,不遗余力为改革发展建言献策,不断从海南发出声音。统计数字显示,这些年来,中改院先后向中央有关部委提交了300余份政策建议报告,公开发表了2300多篇改革研究论文,其中包括不少“首倡”。

中改院出版我国第一部市场经济丛书《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开办全国第一个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培训班,提出“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以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推进‘十二五’改革”“以经济转型为主线的结构性改革”……建言中,有的直接为中央决策采纳,有的被用作制定政策和法规的重要参考,获得了包括“五个一工程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国发展研究奖”等在内的多个国家级奖项。

“以问题导向的改革行动研究,始终是中改院的显著特点。我们在把握全局、把握问题的前提下,给出行动性建议。”迟福林说。

基于对全局和问题的把握,中改院很多建言引起广泛影响,从多方面有效推动我国改革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出现了围绕农村土地承包期限问题的争论。经过走访调研,中改院率先提出“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这一建议。

1998年,呈报该建议时正值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起草。随后,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直接采纳了“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这一提法。

“国企改革:从国有企业转向国有资本”“从生存型阶段向发展型阶段转变”“民富优先”“从基础领域到结构性领域改革”“二次改革与二次转型”“消费主导”“人民健康至上的治理理念”……一项项高质量、有价值、可操作的思想产品和研究成果的产生,影响改革决策,形成改革共识,对我国改革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改院为改革开放的建言献策做了非常突出的贡献,展现了非常广泛的影响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赵奇说。

放眼国际 探索开放

“中改院为什么要设立在海南?”1993年,迟福林前往德国考察时听到的这个问题,是30年来他多次被问到的问题。

“在海南办院,是中改院成功的重要条件。”再次回答这一问题时,迟福林给出了这一答案。

1991年,中改院在海南经济特区的热土之中孕育而生。筹备建院时,根据“立足海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院宗旨,迟福林设计了中改院的院徽:深蓝色圆球,衬着三条有力的线条,其中,深蓝圆球代表海南岛,三条线寓表立足海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建院第一天,中改院便召开了“海南对外开放战略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的重要贡献在于进一步明确了海南的唯一选择就是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坚定不移地实行“大开放”的方针。

“30年来,中改院从未忘记‘立足海南’这个办院宗旨,也从未放弃对海南改革开放事业的追求与探索。”迟福林说。

建院以来,中改院围绕海南改革开放和发展进行了大量前瞻性、战略性和储备性的政策研究。无论是在建院之初形成的《建立海南特别关税区可行性研究报告》,还是世纪之交前后提出的“以产业开放拉动产业升级”“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再到提出“以更大开放办好最大经济特区”,以及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言,都在服务海南开放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中,为了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省政府批复同意由中改院牵头成立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深感责任重大的中改院人,全身心投入到建言献策等工作中,力争为海南自贸港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2018年以来,中改院先后形成海南问题研究成果106份,其中政策建议64份、研究报告37份、出版物5本,举办学术活动30余次,有效推动了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建设自由贸易港、走向‘大开放’,这是海南的希望与出路,也是中改院立足海南30年一直追求的事情。”迟福林说,中改院将继续从国际化等多方面着手,全力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家国情怀 公益导向

“中改院创立30年,成为承传改革精神的一个阵地和象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宋晓梧表示。

专家称之为“改革研究基地”;媒体将他们的经验评价为“中改院现象”;社会认可其为“重要改革智库”。来自各方的积极评价,承载的是中改院改革办院30年的成果,也是对中改院精神的认可。

作为社会智库,中改院之所以成为“学术重镇”和中国改革研究的重要基地,30年来始终保持改革研究的激情,归根结底来自中改院人的家国情怀和执着精神。

向中央有关部委提交300余份政策建议报告,发表改革研究论文2300多篇,出版改革研究专编著360余部,举办各类国际学术研讨会数百次……这些成果,离不开中改院“小机构、大网络”的运行机制,也离不开服务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建院以来,中改院就倡导“四种精神”:刻苦工作的敬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锲而不舍的创新精神,而且说干就干、干就干好,在中改院推进各项工作中形成了强大的推动力和引导力。

公益性一直是中改院始终坚持和不断强化的基本导向。中改院密切跟踪研究改革进程中的重大课题,主动为决策部门提交研究报告和政策建议报告,为改革培养高素质研究和实践人才。

自2012年起,中改院开展改革开放史研究,以建设中国改革开放大数据库为重点,逐步形成中国改革开放史研究的独特特点。建设全国首个中国改革开放数据库,自筹经费、开展抢救性“口述改革历史”人物访谈,留存珍贵历史资料,开展改革开放实物资料收集,建设中国改革开放史料展,拍摄系列纪录片。

中改院积极开展改革国际交流与改革培训。例如,建院以来,举办了87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举办各类培训班237期,培训改革人才2万多人次。有多个研讨会和培训班在全国是第一次举办。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我们更加看到在这里所从事的工作具有崇高的价值,这种付出具有社会价值、时代价值、历史价值。”迟福林说。

在建院30周年之际,迟福林动情地总结中改院30年:“海南是中改院的‘根’,坚持‘以改革的办法办院’是中改院的‘本’,家国情怀、执着精神是中改院的‘魂’。”

这种精神和情怀,鼓舞着中改院人笔耕不辍,积极为中国改革开放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言献策。

这种精神和情怀,激励着中改院人对标一流,持续打造高水平智库,满怀激情迈入新的征程。

国内外嘉宾共议海南自贸港打造“双循环”交汇点:融入全球链条 连接两个市场

参会嘉宾阅读展示书籍。

“海南自贸港发展数字化服务贸易有显著优势”“海南要先行先试高标准的经贸规则”……10月31日下午,在第87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分论坛上,国内外嘉宾学者线上线下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海南自由贸易港在“双循环”中的战略作用、海南自贸港产业发展与政策安排等。

论坛嘉宾聆听发言。

吸引全球生产要素 形成有利市场环境

论坛上,多位嘉宾提到,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海南自贸港应发挥“双循环”交汇点优势,加快与东盟、欧盟等的国际合作,先行先试高标准的经贸规则。

“发挥独特地理区位与政策制度优势,积极吸引全球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打造中国与东盟两大市场的交汇点,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重大任务。”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海南自贸港连接国内国际市场,重在打造中国与东盟市场、产业、人员往来的连接点。

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海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惠平指出,海南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港需要对标世界高水平的经贸规则和经贸形态,推进自贸港政策制度的创新和产业培育,加强全球资源的配置,有效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成为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努力打造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和交汇点。

迟福林建议,在全岛封关运作前,应尽快推进自由贸易港政策落地生效,形成有利于打造国内国际市场连接点的市场环境,在重点服务贸易领域率先实现市场连接的重要突破。

嘉宾认真做笔记。

发挥海南自贸港优势 加强各类国际合作

海南自贸港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最高形态,吸引不少国外友人的关注。论坛上,国外专家学者纷纷表示,海南自贸港应加强各类国际交流合作。

“过去几十年,海南与东盟有非常多的连接。譬如,共同进行红树林等自然生态研究、气候变化研究等。”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客座教授杨荣文认为,海南要成为“双循环”交汇点,还要加大与东盟的关联,加大与东盟地区的合作力度。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东盟、欧盟正在不断加强三方合作,海南自贸港可以成为重要连接点,在贸易、IT、金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欧论坛发起人、欧洲学院客座教授莎达认为,海南自贸港可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在中欧能源合作、海洋安全合作、贸易自由化合作等方面都极具前景。

迟福林建议,可以争取将海南打造成为中日医疗健康合作区,建立海南-新加坡服务贸易全面合作区等。

对标国际经贸规则 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

作为国内国际各界共同看好的“双循环”交汇点,与会嘉宾也提出了对海南自贸港的产业发展建议。

王惠平建议,海南自贸港可以对标《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制定更高规则,借助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这一平台进一步做大海南服务贸易产业。同时,在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支持产业发展方面可以对标CPTPP的一些规则,开展制度创新。

迟福林也建议,海南自贸港在打造中国与东盟连接点过程中,可以借鉴RCEP原产地规则推进加工增值货物内销免关税政策创新。此外,海南自贸港可以对标CPTPP加快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例如,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研究形成竞争中性的制度安排,大幅减少地方政府干预资源配置的范围和幅度,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

(海南日报海口10月31日讯)

本组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封烁 摄

专家为海南自贸港法治建设建言献策
  中新网海口11月1日电 (记者 黄艺 王子谦)中新网海南频道
后疫情时代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新兴领域空间广阔
   后疫情时代的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新兴领域空间中新网海南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