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弘扬时代主旋律 传递正能量
我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有力思想舆论支持——
弘扬时代主旋律 传递海南正能量
■ 本报记者 陈蔚林
整个4月份,将有68场文艺演出在全省各地上演。这其中,既有本省剧团带来的琼剧惠民演出,也有省外乃至国外艺术院团带来的经典歌舞剧目。
在南海之滨的这方热土,从来就不缺少文化的滋养。动人的海南故事每一天都在发生,等待着人们的挖掘、讲述和聆听。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考察海南时关于“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的重要指示精神,近年来,我省宣传文化系统讲述海南故事、传播海南声音、塑造海南形象,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力量、舆论支持和道德滋养。
弘扬凡人善举
推进移风易俗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琼岛落地生根
每年辞旧迎新之际,“感动海南”十大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为海南带来向善的暖流。
这股暖流催生的种子在“感动海南”十大年度人物的舞台绚丽绽放——儋州市雅星镇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牛开成,用46年的生命告诉人们:生命的承重本是奉献;下岗职工文兵用10年时间,在全省范围内为宣传地贫防治知识奔走疾呼,为地贫患儿与爱心人士搭建了捐受平台;“南海姑娘”罗九如与海洋打了40年交道,耄耋之年仍奔走在生态环保第一现场,说要永远守护海鸥、鱼群、珊瑚礁……
经过5年的探索和创新,“感动海南”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特别是线上线下互动活动的不断拓展和深入,使越来越多海南人从“感动人物”身上汲取了前行的力量。
这股力量,成为我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助推。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海南落地生根:
创建一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建设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在社区乡村设立善行义举榜,在媒体刊播“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作品;开设“未成年人道德讲坛”,深化海南文明大行动,开展海口“双创”、琼海“美丽乡村”等文明城市创建和城乡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不断夯实、推进。
措施有力,所以成果喜人:17个村镇、37个单位分别被评为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文明单位;1个城市、4个单位、2名个人被评为第三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五指山市文兵同志被评为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8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海南农信社小额信贷团队被授予“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海南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在全国得到推广。
老百姓也从中得到了实在利好。儋州市雅星镇新让村村民符林贺说:“现在提倡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婚丧嫁娶不再大操大办,村民欠的‘人情债’少了,脱贫致富的本钱也攒起来了!”
是啊,新让村里的崭新气象随处可见,笔直干净的水泥村道,直通到每个村民的家门口;村道边、围墙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和图像为古朴的村庄更添一抹亮色。
一个又一个道德模范,一个又一个喜人变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生动诠释,为建设国际旅游岛增添了人文之美。
聚焦发展实践
反映改革探索
新闻舆论工作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强大正能量
“全省11.6万户、47.71万农村贫困人口,2016年计划脱贫18.8万人,截至12月底实现脱贫20.2万人……”1月8日,《人民日报》刊发的一组数据振奋人心。
海南脱贫攻坚工作底子薄、任务重,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决策、各级帮扶干部的勠力同心,也离不开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的加油鼓劲、营造氛围、凝聚力量——
一篇篇反映脱贫成果的报道鼓舞人心,一篇篇介绍致富方法的报道带来启示,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基层捉到了一条条新闻“活鱼”,令我省新闻舆论工作气象一新——
从做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宣传,到深入挖掘报道我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新实践新事例新经验,进一步增强了干部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从深入开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等重大主题宣传,到组织“多规合一”改革、“放管服”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等宣传工作,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
尤其是,在省委省政府服务社会投资、禁毒三年大会战等重点工作中,我省舆论宣传工作者制定专项方案,精心组织新闻宣传和社会宣传,提振全省经济发展信心,鼓舞全省干部群众士气。
海口“双创”、三亚“双城”“双修”、环岛高铁贯通……一个个在海南发展进程中迸发的关键词,吸聚了人们的目光——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去年底,我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主动协调中央主要媒体高频率、大篇幅宣传推介海南,累计发稿量2万余条,着力维护、有效服务海南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形象宣传片“海南·深呼吸”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强势推出,并走进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了海南的全新形象。
做实文化民生
打造文化精品
不断提升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文化自信
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天涯浴血》在央视一套、天津卫视、广东卫视轮番播出,唱响了琼崖坚持革命武装斗争23年红旗不倒的壮丽史诗。
近年来,海南优秀文艺作品呈现良好势头:原创歌舞诗《黎族家园》斩获全国大奖,民族舞剧《东坡海南》舞动京津,新编历史琼剧《海瑞》焕活地方戏,电影剧本《琼崖女杰——刘秋菊》《记者的故事》《阿婆的槟榔》被列入国家文化部电影孵化计划,电视专题节目《不能忘却的记忆——坦赞铁路圆梦纪行》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实现了该奖项在海南零的突破……
广大海南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为人民书写、抒情、抒怀,不断坚持文艺创新,用一个个“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彰显了新时期海南文艺的独特魅力。
在此过程中,我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把促进文化惠民、改善文化民生,当作文化小康建设的紧迫任务,把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不断延伸——
通过出台高雅艺术商业演出票价补贴相关办法,鼓励支持各文艺单位为广大群众提供高质量的舞台艺术演出。现代京剧《红灯记》、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多媒体儿童互动剧《昆虫总动员》等多部精品剧目来琼演出,不断满足海南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全省职业文艺院团(含民营院团)亦积极送文艺到乡镇,惠及观众数十万人。
除了看演出、看电影,海南人民还有许多渠道感受文化魅力、享受文化生活——省博物馆二期、省民族博物馆改造工程已经完成;省音乐厅、省美术馆被列入我省“十三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省图书馆、省博物馆、省歌舞剧院、文化广场等建成并投入使用;实施完成40多个“全国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
截至去年底,全省共有公共图书馆20个,文化馆2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04个,农家书屋2695家,行政村文体活动室980个。南海渔船通广播电视工程的实施,让受益渔民能够收看到58套电视节目和收听到45套广播节目,改变了海南渔民传统单调的海上作业生活。
省第七次党代会即将召开,海南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将继续高举旗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改革创新,讲述好海南故事、传播好海南声音、塑造好海南形象,为建设美好新海南提供不竭的思想支持和舆论氛围。
(本报海口4月21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