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守护"生态本钱" 向"绿色"要竞争力

30.08.2019  02:40

   (新中国70年)海南守护“生态本钱” 向“绿色”要竞争力

  中新社海口8月29日电 题:海南守护“生态本钱” 向“绿色”要竞争力

  中新社记者 王子谦

  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茂林遮天、溪水潺潺,这里是全球最濒危灵长类动物——海南长臂猿唯一的家。林业科研人员陈庆结束野外巡查,欣喜地发现长臂猿“数量在不断增长,这个月又有新群的线索”。

资料图:海南珊瑚保育区。骆云飞 摄

  海南素有“南海明珠”之美称,绿色雨林、蓝色大海构成其鲜明的自然画卷。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从率先提出“生态立省”战略到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从提出“绿色崛起”发展道路到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的生态脚步一直走在中国前列,绿色经济招牌越擦越亮。

  琼海博鳌是著名的博鳌亚洲论坛举办地,今年距离会址不远处的沙美村成为论坛“乡村会客厅”。“村中退塘还林还湿,环境越来越好,我退休后在深圳孩子家生活,去年搬了回来。”村民王昌景说,如今的村庄不仅宜居,农民还组成专业合作社发展热带高效农业、休闲渔业、民宿、农家餐饮、电商等农村特色产业。

  位于海南生态核心区的白沙黎族自治县,生态有机茶叶正成为备受市场青睐的产品。白沙五里路有机茶园负责人符小芳说,茶园采用全有机种植,获得了中国、欧盟和美国认证,越来越多的民众靠有机茶产业脱贫致富。“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我们发展有机茶扶贫产业就一定能收获‘金山银山’。

  在远离陆地的三沙市,增绿护蓝成为该市设立后的一件大事。据三沙永兴环保中心站站长潘海鹉介绍,三沙市自2016年垃圾分类以来,居民每天按照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有害垃圾等七类分别投放到收集桶。目前三沙永兴岛已有大小近70个垃圾投放点和3个垃圾分类屋,全岛平均每天回收垃圾5吨左右。

  当前,海南正在推进自贸区(港)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到新的高度。2018年海南在中国率先启动省级机构改革,建立起大环保管理体制。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邓小刚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的目标,要求海南将继续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

  随着海南全面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政策,一系列环保政策相继出台:“限塑”升级“禁塑”、推行垃圾分类、为燃油车退市制定时间表……海南坚定将生态环境与营商环境一起作为发展的“两大本钱”和核心竞争力。

  保护生态促使海南产业绿色转型。海南将互联网、旅游、热带高效农业等12个重点产业优先发展,2019年上半年12个重点产业的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77.1%,互联网产业上半年产值同比增长28.8%。

  如今,总面积4400余平方公里,约占海南岛陆域面积七分之一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正在抓紧建设。海南省林业局局长夏斐表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不仅拥有重要生态意义,还将助力海南高质量发展。未来在核心保护区外,将开展生态教育、自然体验、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科考探险等活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作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配套项目,村庄生态移民搬迁也正在推进。白沙县高峰村498人将走出大山。高峰村委会书记、主任符志明说:“搬迁可以让热带雨林得到更好的休养生息,也为村民搬出了一片新天地。”(完)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