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名年轻人从海南奔赴云南救灾 在鲁甸救出8名妇孺
“海南遭受‘威马逊’时,各地人民都在帮我们;现在云南人民有难,我们不能置身事外!”微信吹响“集结号”4名来自不同省份的年轻人组成志愿救援队 从海南奔赴云南抗震救灾
海南救援小分队鲁甸救出8妇孺
▲黄俊林在排险
7月18日,超强台风威马逊袭击我省,文昌人民更是承受了失去亲人、财产的巨大痛苦。就在海南人民积极开展灾后重建时,“云南鲁甸6.5级地震”的字眼强势刺入大家的眼中。“海南遭受‘威马逊’时,各地人民都在帮我们;现在云南人民有难,我们不能置身事外!”4名来自不同省份的年轻人,怀着同一颗感恩的心,结伙从海南出发,向着同一个目标前往鲁甸——抗震救灾。他们还给自己的团队起了一个名字——“海南救援小分队”。
微信“集结号”4人海南救援小分队出发了
“海南救援小分队”是他们的名字,说起这个名称的来历,队长黄俊林说,因为是唯一一支来自海南的志愿者救援队,所以想起名为“海南救援队”。但是他们毕竟只是志愿者,自发前来救灾害怕扛不起海南人民爱心的重量,经过多番斟酌,他决定这支4人的救援队伍就叫做“海南救援小分队”。
27岁的黄俊林是四川巴中人,虽然退伍已经4年了。记者初次见到他,看见的却依然一个身着整洁迷彩服的军人,8月3日,鲁甸地震发生时,他正在文昌帮助群众恢复家园,下午鲁甸地震的消息便在网上铺天盖地地展开了。当天晚上他在微信群中发出了号召,他说,“在我们遇到困难时,别人来了,别人遇到困难也需要我们的帮助。”他的号召发出便立即有人响应。
“我的话说得很明白,去震中半条命就扔在那儿了。”经过思想上和身体素质上等方面的考虑,最后从报名的志愿者中选中了2名男志愿者和1名女志愿者与他一起前往鲁甸,并定下两条铁纪律:一、不拿当地群众的一针一线;二、要听指挥。8月5日下午,海南救援小分队踏上了前往鲁甸的征途,出发前他们采购了自己的个人生活用品以及救援使用的锹、镐等工具,并配备了统一的服装。“我们的出发看起来很仓促,但是准备得很充分。”黄俊林告诉记者,在他们前进的途中,经过多方联系沟通就已经与抗震救灾前线的队伍对接好,并且了解到了前线缺乏食品、药品物资的消息。
轮船、飞机、汽车,一路更换。8月6日晚上9时许,他们抵达了鲁甸县,第二天便开始他们的第一个任务,“送物资”。海南救援小分队兵分两路,一路帮助广东狮子会救援队发放物资,另一路将前线需要的食品药品送到震中灾区。
黄俊林和23岁的王佳选择去震中灾区,筹集到物资后,他们搭乘了爱心168车队的一辆车,然而在行驶到沙坝时,被告知前面出现塌方不能行车。面对着前线急需的物资,黄俊林与王佳决定背负着物资徒步30公里走到震中,除了压缩饼干和药品,其余的物品都无法携带了。
背上80斤的重量并没有阻挡他们前去救灾的脚步,余震不时袭来,让他们时时刻刻都绷紧了神经,“我们沿着牛栏江边走,整条路都在抽搐,就像你站在车里,汽车突然启动,又紧急刹车一样,可以清晰地听到大地颤抖的声音。”黄俊林说。
在甘家寨子最大的一次余震达到5级,当时他们正在平坦的地方休息,黄俊林还在写日志,抬起头就看到对面山上的石头翻滚着摔下来。也正是由于这次余震他们前行的路也消失了,“前方的救援队伍一天一夜没吃东西了,我们不可能等修好路再走。”他告诉商报记者,没有路就踩着石头走,山上的石头不时地翻滚下来,脚下的石头也是松动的,踩塌了就会摔下去,当他们走过这段“路”后,发现衣服都湿透了。
渴了就拿水瓶接山上留下来的水喝,饿的实在不行还摘野果吃,因为压缩饼干要留给前线的救援队伍。“当时我就一个心思,物资一定要送到,这是责任也是命令!”经过7个小时的艰难徒步,他们终于在天黑前将物资送到了震中。
上一页 | 1 2 | 下一页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