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海南大学:潜心科研 助力"特区"生态文明建设
【人民网】 人民网海口11月11日电(枉源)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科技和文化的需求越来越旺盛,高校自身内涵建设和科学发展也需要高校走出校园、关注社会,不断加强与政府、社会、企业等各界的联系。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拥有高水平大学云集的地方就是高质量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层次社会服务、高品位文化传承创新和高规格国际合作交流的聚集地,辐射整个区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协调发展。
自十二五以来,海南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和海南省的号召,创新工作方法,采取诸多有效措施,促进政产学研的有机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果。
海南大学是海南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是海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财政部共建高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和海南省“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该校始终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海南省发展重点目标,坚持“立足海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牢牢抓住“一带一路”、海洋强国、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三大机遇,紧密围绕“创一流、建百强”的奋斗目标,加快转型升级,不断创新发展,为建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致力科研创新 专注社会服务
海南大学坚持以“科技服务社会,引领行业创新,振兴区域经济,合作共赢发展”的社会服务理念,完善产学研协同战略布局,不断探索技术转移平台、技术孵化器、合作联盟等创新模式,与合作单位共建团队、共用人才、共享成果,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实效。海南大学大力部署“一院一县(或行业)”和“一师一点”科技服务地方模式,与海南全部19个县市开展校地战略合作。通过长期的建设与发展,海南大学服务海南重点产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尤其在热带农业、海洋资源利用与开发、国际旅游岛建设等领域的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凸显,与国外(境外)众多科研教学机构合作交流频繁,尤其是对东南亚地区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
2016年以来,海南大学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签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协议18项,建设海南省内社会服务基地48个,设立社会服务项目54个,资助资金760万元。不仅在热带特色现代高效农业、美丽乡村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和农业技术培训服务、共建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实施实践育人、干部培训、旅游项目、“互联网+”等领域与省内外的9个市县展开合作,并且通过人才培养合作、科研合作、人才交流与服务地方、信息合作等方面与企业和专业院校、机构等进行深度合作。
2017年,为进一步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海南大学还建立了社会服务联系人机制,并针对各市县科技和产业发展需求,采取精准社会服务,实现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自身发展的互利双赢。
潜心科研,专注社会服务,“海大人”用行动谱写着这些美妙的乐章:南海人工岛礁建设,海南大学的教师是重要的技术指导力量;热带海洋牧场建设,有利于渔民增收和环境保护,得到了科技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热带海洋珊瑚养殖与砗磲贝类人工繁育成功,为热带海洋环境修复展现了乐观前景;在海边盐碱地大面积种植冰菜成功,对沿海居民开发扶贫发挥了重要作用;罗非鱼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为大规模人工养殖提供了技术支撑;名贵海产品(如石斑鱼)的规模化人工繁育和技术推广,为全国提供了近90%的热带鱼类苗种;海葡萄规模化人工养殖技术适合在三沙等岛礁地区大面积推广,可有效缓解岛礁军民与游客对食用蔬菜的迫切需求。在全域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中,海南大学的教师也参与了许多旅游规划的编制。
立足海南 打造农业王牌 贡献使命与担当
2016年7月9日,为了充分发挥海南独特的热带农业林业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热带高效农林产业,更好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决策下,在国家农业部、林业局,海南省教育厅、科技厅、农业厅、儋州市政府、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的鼎力支持下,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正式挂牌成立。
新成立的热带农林学院以“打造海南热带高效农业王牌”为奋斗方向,努力为热区培养更多拔尖创新型和高端应用型人才、不断加快热带农林科技创新、不断加速热带农林科技成果转化。
据了解,热带农业学科是海南高等教育的一张亮丽的名片,它汇聚了从1958年以来几代“热作人”接续奋斗、艰苦卓绝,攀登热带农业科教事业高峰的心血和智慧结晶。几十年如一日,“热作人”坚持立足海南、服务热区,从当年一棵橡胶树培育出了如今热带农林学院乃至海南大学全部3个国家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植物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培育),同时还培育了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招生领域、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通过几十年的不懈耕耘,让热带农业学科不仅成为海南大学办学实力最强的优势学科,同时也毋庸置疑地成为海南高等教育中学科建设的王牌。
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坚持人才强院,聚焦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凝练科研方向,通过自主培养和人才引进双向驱动发展,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高技能的热带农业一流科研团队。现有高级职称教师170多人,博士生导师50多人,包括兼职院士1名、兼职国家“千人计划”3名,“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海南省创新创业人才、海南省“515工程”人才、省委省政府直接联系专家、省级教学名师、海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等知名专家50多人,海南大学“C类”人才5人,“D类”人才20人,专任教师中30%以上具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历。优秀的师资和科研团队为海南热带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助力海洋生态修复:推行“海洋牧场”建设
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以国家南海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南海海洋资源特点凝练形成南海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南海海洋矿物资源新材料利用、南海海洋信息资源桦技术等3个研究方向,为开展地域特色鲜明的南海海洋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其中下设“海洋牧场”团队,其团队专家涉及海洋生态、渔业资源、海洋工程与材料、海洋物理、遥感技术、信息技术和旅游工程等多个领域,在开展热带海洋生态工程与海洋牧场建设方面具有显著技术优势。
三亚蜈支洲岛热带海洋牧场就是在该重点实验室的支持指导下建设的国内第一个热带海洋牧场。该海洋牧场不但起到了显著的经济与生态效益,而且还成为海南省海洋牧场的示范。
作为海洋牧场团队的负责人,王爱民教授告诉记者,海洋牧场是海洋生态修复和渔业资源恢复有效的方法,同时可促进海洋旅游和海洋碳汇(蓝碳)。
王爱民告诉记者,该海洋牧场从2010年开始实施运作以来,共投放水泥鱼礁和船礁超过26000空立方,并针对热带海洋鱼类的生态特性,建立水下音响驯化技术,提高集鱼效果,提高放流和底播种类的回捕率。并应用水下视屏和传感器等,实现生物资源、海水生态参数实时控制和检测,通过无线的通讯方式实现图像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目前,该海洋牧场已经获得显著的生态效应,不但促进了海洋环境生态保护和海洋生物资源恢复,而且发展了海岛海钓和潜水等旅游业。
据了解,日前,该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签署协议合作成立“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蜈支洲岛海洋生态站”,其主要任务就是针对蜈支洲岛海域生态特性开展海洋生态保护和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工作,直接参与和指导“三亚蜈支洲岛万亩海洋牧场”建设。
同时,该国家重点实验室还将与省内其他著名企业合作,如海南高速、恒大海花岛和三亚鸿洲等合作开展以旅游为主题的海洋牧场规划与建设。
助力绿色产业扶贫:推行海巴戟(诺丽)种植产业化
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不断加速产业开发,积极促进海南精准扶贫工作,让老百姓甩掉“贫困帽”。在产业开发过程中也涌现了一大批令海南老百姓认可、信任的成果。该学院教授符文英的团队首次在海南引种、选育诺丽新品种“万维1号”就是其中之一。
该项目在万宁、琼海和乐东等市县累计推广面积2.6万亩,涉及农户1000多户,新增产值4.6亿元,新增利税0.8亿元。同时,还创建了诺丽深加工基地,生产诺丽酵素、诺丽汁等产品。现已成为中国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原料种植基地、生物提纯及产品深加工和销售为一体、最大的诺丽研发和生产商。项目曾获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本成果及产品正为海南生态岛、健康岛建设提供科技支持。
符文英告诉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指出了农业的出路就是现代化。同时,当听到报告中指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时,对我们从事农业工作的人来讲,是十分欢欣鼓舞的。
“我认为农业现代化主要是科技现代化,当然还包括一些环境改善和修复方面。但最大的投入还是科技投入,如果没有科技投入的话也很难实现现代化。我们海南大学在科研这一块其实做得很好,运用科研+实践的模式,让我们团队的老师和学生都能真正的体会到学以致用,将平时研究的课题真实的运用到生产劳动当中。并指导当地的农民进行科学有效的生产,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我们自己是快乐的,其次也能从根本上帮助当地的农民朋友搞好生产,真真正正的使他们掌握到一门技术,让他们在劳动和生产中致富。在科技投入的基础上,把科技的成果进行转化,这才是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精准扶贫’。”符文英说。
热带农林学院成立以来,充分发挥海南区位优势,紧紧围绕农业人才专业水平提升做文章,不断加强对农业基层人才队伍的科技培训。截至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与管理”、“江西省九江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专题培训班”、“琼海市2016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农技指导员培训班”、“定安县2016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农技指导员培训班”等,短短一年里,累计培训了各类地方农业基层干部、农技指导员共1400多人。
助力“绿水青山”:致力生态循环、复合农业
近年来,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推进,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农业保供给、保收入、保安全、保生态的压力越来越大,农业发展已经到了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合理利用资源、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更加注重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汲取传统农业精华,传承农耕文明,迫切需要继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海南大学的科研团队,以海南岛为核心的热带乡村聚落、农业生产景观及风景资源特点及其旅游资源的利用为研究内容,涉及海南岛乡村景观资源特色的调查、挖掘、保护及可持续开发利用,尤其关注乡村资源的旅游开发利用。这些科研团队坚持应用型科研导向,以立足地方,面向应用,突出特色为原则,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已经完成了多类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建设项目与相关的研究课题,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教授袁潜华告诉记者,他们的科研团队所致力的就是海南打造“生态省”建设以及美丽乡村建设所做的相关科研工作。其实就是以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为核心的种、养、加推行功能复合循环农业经济模式。采用清洁生产方式,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加工增值和副产品综合利用。通过该模式的实施,可有整合种植、养殖、加工优势资源,实现产业集群发展。
“说到‘生态省’建设,首先要解决生态问题,让农业发展成为一个可持续的有机循环体,推行作物清洁生长,拒绝农药的使用。其实这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种养机制,保证农作物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我们现在做的就是致力于研究这项工作,并且这项工作已经初具成效。让作物生长的环境形成一个平衡的生态圈,让生物链达到平衡,就可以实现作物的清洁生长”。袁潜华说。
“说到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除了对环境进行治理之外,就是要用绿色技术让农村的‘一二三’产业融合起来。首先,利用绿色友好技术与当地的传统种养技术进行进一步完善体系并进行推广。其次,运用这项绿色技术跟相应的企业、农民以及合作社相结合,关键是要让广大的农民朋友接受这项技术,同时利用这项技术生产绿色、有机的产品,让他们获得收益之后才能切实有效的进行推广应用。其实只有不断输入技术、信息、资金,使之成为充满活力的系统工程,才能更好地推进农村资源循环利用和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袁潜华告诉记者。
海南大学的科研团队立足海南,始终致力于服务热带作物,他们利用海南的资源及气候优势,开展水稻研究。利用海南野生稻资源等选育出5个水稻新品种,研究了水稻南繁育种中转基因漂流的规律,为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制定了限制基因漂流的技术措施。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团队共同获得了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责编:刘杨、蒋成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