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实现绿色发展
■ 本报记者 周晓梦 彭青林
6月盛夏,海口五源河湿地公园附近,迎来了一批美丽的“客人”——成双结伴的栗喉蜂虎和蓝喉蜂虎鸟,正忙着筑巢安家、哺育幼鸟。
这群对栖息环境质量“挑剔”的夏候鸟,用翅膀为生态投了点赞票。
海南的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一笔既买不来也借不到的宝贵财富。持续前进的动力来源于不断加压和对标更高标准,作为生态环境“优等生”的海南,已吹响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冲锋号,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一直在路上。
问题导向 生态惠民
端午节期间,在万宁市山根镇大石岭村,有不少游客慕名前来领略这一“美丽乡村”的风采。
“我们村是不是很好看?美丽乡村,环境首先就要美。”村民曾宪潘对来访者说。
让大石岭村保持整洁美丽的重要方法,隐藏在村里的垃圾收运设施和两处人工湿地里。村子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都被它们“吃光滤净”。
据了解,目前,我省已建成生活垃圾转运站228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22座、村庄垃圾收集点1.25万个,全省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8%以上。
同时,环境部门正制定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规划,统筹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计划今年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覆盖率达30%。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我省瞄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系列环境短板,坚持问题导向,目的是解决长期累积的难题,强化生态环境建设与污染治理。
今年5月底,我省公布了《海南省贯彻落实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的问题进行逐一回应。
在《方案》中,56个具体问题、172条整改措施清单,被明确要求一项一项整改,一项一项验收,一个一个销号,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我省动真碰硬的“环保风暴”一直在持续。
源头防治 系统治理
动真碰硬才会有成效,才能出成绩。一个多星期前,被狠下治理功夫的海口美舍河,就收到了由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出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第一批专项督查成绩单——因治理良好,美舍河荣登“光荣榜”。
治理一条河,首要环节在于控源截污。环境质量的改善,源头防治同样是关键。
“未来,我们将充分应用‘多规合一’信息综合管理平台、遥感监测、电子围栏等技术手段,加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监管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管。”省规划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近年来,我省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行动,以共同体的系统治理思维,提出“三年攻坚、两年巩固,到2020年我省城乡环境建设、自然生态系统恢复、环境质量水平应达到的各项具体量化指标”,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今年4月,省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联合指挥部成立,负责统一推进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工作,做到高效权威、联动一体,形成攻坚合力。
“我们要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方案各项措施落实,全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省生态环境保护厅负责人表示。
保护优先 绿色发展
在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规划室穆晓东博士的办公室里,有一摞书整齐叠放在书柜一端。这些资料,对于参与我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的穆晓东而言,常常能派上用场。
生态保护红线是维护生态安全的底线,也是“高压线”。2016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陆域、海域生态保护红线区面积分别占海南岛陆域面积、近岸海域面积的33.5%和35.1%。
“目前,我省正按照国家和有关部委最新要求对生态保护红线进行校核优化,报批后发布实施。”近段时间,穆晓东和同事们一直为此忙碌着。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是为了在发展过程中算长远账、整体账、综合账,不断擦亮我省绿色发展的生态“底色”。
不久前,海南生态软件园3个100亿元级项目同时开工,多家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集体签约入园成为当天活动的一大亮点。
“园区抓住并强化生态环境优势,在软硬设施配套上下功夫,在园区办公,可以享受到园区‘天然氧吧’带来的舒适心情,这对提高办公效率、创新工作思维都很有帮助。”谈到园区环境吸引力时,中税网通(海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原如斌说道。
环境好,绿色发展才更有底气。目前我省已取消12个生态敏感区市县GDP、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考核,扭转政绩“指挥棒”,以生态保护为优先,不懈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差。
(本报海口6月21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