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宜三养”助跑海南国际旅游岛 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04.01.2015  12:56

  海口网1月4日消息(海口晚报全媒体记者  黎光  实习生  王洁敏)2010年1月4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继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后,海南迎来的第二次重大机遇。海口作为省会城市,在基础设施、管理、人才等方面处于相对领先水平,有责任也有条件发挥自身优势,为完成国际旅游岛建设六大战略任务多做贡献。

  为此,海口市第一时间成立了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辞为组长的海口市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领导小组,确立几大发展原则———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富民强市,普惠民生。坚持生态立市,环保优先。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坚持率先领军,强化辐射。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大力推进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改革创新,大力发展都市旅游、商务旅游、文化旅游,建设低碳经济示范市,搭建综合配套的高水平国际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平台,为南海资源开发提供人才、科技、金融等保障服务,做热带农产品集散和深加工中心。更加强化中心概念,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品位之城。

  从5年前旅游业的“南热北冷”到如今的“南热北暖”,人们深切地感受到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过程中,海口市对旅游业发展所发挥的巨大影响力。其实,这种影响涉及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盘点5年前海口市提出的建设国际旅游岛四大重点任务,我们不难发现,海口离这一目标更近了。5年打基础、修跑道,海口建设国际旅游岛进入一个崭新时期。

  全省现代服务中心逐步成型

  国务院文件明确提出,海南要积极发展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和生态型经济,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因此,海口市5年前就提出打造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

  当时,海口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保持在65%左右,但大而不强,现代服务业的份额较小,传统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5年来,海口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契机,在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上下了更大的工夫。

  这几年,海口着力建设以历史文化名城和户外有氧运动为品牌的具有国际影响的旅游目的地,充分展示热带海岛都市的文化品位和生活情趣。观澜湖高尔夫度假区和游艇业已发展成为海口的品牌。联合琼北地区6市县,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打造琼北一小时旅游圈。丰富“娱乐之都”内涵,每年都举办一批重大文体赛事活动,推出多种档次的演艺节目,做到月月有精品,周周有演出。加快推进五条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完善文博设施,保护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旅游文化品位。巩固全岛物流中心的地位。利用海陆空立体交通优势和海口综合保税区这个对外开放平台,不断强化和完善城市物流功能。

  机场免税店、望海国际商城等一批大型购物中心建成,海口成为岛内外人士购物的首选之地,形成门类更齐全、档次更多样的商业体系,国际知名品牌企业纷纷落户。发挥资金集聚、结算便利的条件,吸引国内外更多的金融机构入驻海口,金融中心功能进一步放大。

  特别是2014年,海口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通过制定出台水运、商贸服务、房地产、医养、旅游市场开发等稳增长促发展三十条产业扶持政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服务业转型升级加快。预计2014年服务业增加值731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接待国内外过夜游客112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5亿元。农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罗牛山10万头养猪场异地技改项目开工建设,那力洋等蔬菜基地加快建设。工业经济平稳发展。美安科技新城一期顺利推进,高新区创业孵化中心建成运营,碧凯药业等16个项目建成投产,康芝药业新厂、英利1GW扩建工程等项目建设顺利。

  强化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海口根据国务院文件的要求,增强综合服务功能,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提高城市的综合发展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5年来,海口以泛珠三角“9+2”会议配套设施建设为契机,加速城市旅游化改造,完善城乡路网、给排水等基础设施,推进美兰机场二期、马村港、秀英港等空港海港和城市快速公交系统建设,规划建设海口滨海滨江步行、自行车慢行系统,启动旅游标识、咨询系统改造,逐步形成符合国际标准的公共服务设施。

  贯彻同城理念,与周边市县加强协作,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一体化。同时加快片区开发,探索建设特色旅游小镇,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提升城市品位。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建设区域性医疗中心,进一步完善文体设施,推进平安海口建设,为国际旅游岛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人才培训等提供支撑。

  2014年,海口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61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00亿元,超出年度计划111亿元。全面深化改革开局良好。精减行政审批服务事项713项,提速率达51.75%,清理行政审批中介机构185家,推出审批便民服务新举措107项。工商登记改革扎实推进,新登记企业13479家,注册资本49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9.72%、112.44%。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稳妥推进土地有序流转。推动海口港与洋浦港的港口、航运资源重组,为打造海口在环北部湾的航运枢纽地位奠定基础。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有序推进,网格人口采集进度达91.17%,实有房屋采集全部完成。启动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改革,“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试点扩大到5家公立医院。成功举办2014年UCLG世界理事会、亚洲市长论坛。海口综合保税区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成开业,海口港区(秀英港)被列入国家汽车整车进口口岸。

  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负责人介绍,2014年,琼北区域旅游一体化辐射示范作用明显,完成了三步走。第一步,通过做形象取得广告效应;第二步,通过做产品取得市场份额;第三步,通过做品牌孵化产业链。琼北连续三年被评为“2014年广东人最喜爱旅游目的地”。琼北区域旅游一体化合作使得海南北部旅游成功突围,海南旅游的格局从“南热北冷”跨入到“南热北暖”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绿色低碳”走进市民生活

  正当目前国内一些大城市把PM2.5值控制在100以内列入若干年后的奋斗目标时,海口市民正在享受着全国最好的空气。2014年12月28日市环保局在本报公布的PM2.5值是18-25,而这还不是全年最好的一天。这源于5年前,海口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市。

  海南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海口力争走在全省前列。5年来,海口坚持把生态环保、低碳循环的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按照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要求,完善各项规划,探索绿色发展模式,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规划建设低碳社区、低碳工业园、低碳农业示范区和低碳生活示范镇,推进行政机关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大力推广节能环保建筑。同时引导市民和广大游客增强生态环保意识,把生态理念转化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2014年,海口出台《加强东寨港红树林湿地保护管理的决定》,将红树林湿地规划管理范围扩到12万亩,完成三江湿地公园规划招标;深入开展“绿化宝岛大行动”,植树造林1.4万亩;狠抓汽车尾气排放和工地扬尘等整治工作,空气质量持续向好。2014年前三季度,海口空气质量在全国重点区域74个城市排名第一。

  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海口不和别人比经济总量,追求的是让生活在这里的民众有更强的幸福感。

  2014年12月26日,美兰区演丰镇瑶城新型农村社区,几名老人在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下棋娱乐。“村里也能和城里人一样生活,很开心。”村民符芳文说。

  2014年12月28日,市民周先生在永秀花园一期限价房综合服务中心领到了自己的新房钥匙,令他高兴不已。全省最大的保障房项目永秀花园开始分期、分批交付使用,购房业主陆续办理交房入住手续。许多市民将在这里圆上住房梦。

  2014年,海口城乡统筹发展取得新进展。百个统筹城乡示范项目全部启动。云龙镇13个项目进展顺利,并率先建成全省第一条乡镇燃气管道。演丰镇9个项目全部开工,其中老豆藤商业街、瑶城新型农村社区建成使用。

  2014年,海口民生持续改善。年初省政府10件实事和市委、市政府承诺10件实事基本完成。学龄前教育3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30所公办幼儿园全部竣工。新增城镇就业5639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35%。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7%、95%和99.9%。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500户,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5.1万人安全饮水问题。

  海口坚持“让居民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最大受益者”这一理念,以富民为目标,推进旅游目的地建设。通过国际旅游岛项目的引进、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最大限度地消化当地富余劳动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旧城改造的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强力推进。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推出一批新的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切实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让常住居民真正享受到国际旅游岛建设带来的好处。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来源:  海口晚报] [作者:黎光  王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