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给责任列“单子”
我省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
给权力编“笼子” 给责任列“单子”
关键词
■ 本报记者 张谯星
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是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重大改革举措,也是加快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一组关键词始终贯穿着海南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项工作:瘦身、提速、便民、规范……仅在去年,我省先后制定和出台了20多个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文件,其核心就是要把政府权力尤其是审批权限关进制度的笼子,用权力“减法”换市场和社会活力“加法”。
针对行政效能较低的问题,我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精简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并全部实现网上申报,推行“五阶段”并联审批,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时间从799天压缩为37天;经过几轮清理,目前省本级保留的审批事项358项,比2012年“瘦身”79.3%……
改革只有进行时。7月22日,省委六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海南省委关于深化改革重点攻坚加快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再次吹响了攻坚克难的改革进军号。
继续精简审批事项
经过几轮清理,我省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少1100多项,精简幅度比较大,精简率处于全国前列。
虽然我省在精简审批事项数量上有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在四轮改革后,剩下的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触及部门核心利益,一些部门放权的主动性和意愿不强,存在放权“含金量”不高、放了还未放到位等现象。
此外,市县政府部门承接能力不足,市县存在人员编制和技术支撑没有配套、权力下放部门指导与培训不够,一些权力下放存在“接不住”和“管不好”等情况。
为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最先一公里”铺好路,必须完善改革配套措施及相关法规规章。《决定》指出,要建立健全涉及投资审批事项反馈与纠错机制,畅通企业申诉、救济渠道,积极引进第三方评估和社会评价机制,广泛听取企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等各方面意见,确保审批精简规范。
政府部门能干什么,应该干什么,以后都将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上进行硬性规定。在接下来的深化改革工作中,我省将编制完善省、市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厘清政府权责边界,向社会“晒权”“亮责”,逐步实现审批运作流程和操作方法等各个要素的标准化,限制、压缩、规范审批机关的自由裁量权,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
同时,我省将全面梳理现有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精简生产经营、资质资格许可认定等行政审批事项。如:《决定》提出,对有法律和行政法规依据,但被实践证明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需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由省政府提请省人大常委会运用经济特区立法权予以停止实施或者下放市县行使。
整合规范前置审批
在海南,一个投资建设项目开工前需要编制多少评估报告?当前,在规范简化前置审批方面,我省仍面临投资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效能不高、手续繁杂、信息不共享等问题。特别是项目立项、环评、安评、规划等多部门审批程序中,互为前置、循环审批、流转时间长。
全会认为,彻底解决审批过程前置审批事项多、时间长的乱象,必须大力整合规范前置审批,确保取得实效。要清理、减少建设项目审批申报材料,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市县初审、专家论证、检验检疫、现场勘察、评估认证以及其他申报材料,一律取消;确有依据的,应当依法从严设定时限,专家论证、检验检测等特别程序时限原则上纳入审批承诺时限。对建设项目的前置审查,属于企业经营自主权的事项,一律不再作为前置条件;对法律法规未有明确规定为前置条件的,一律不再进行前置审批;对于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为前置条件的,除确有必要保留的外,通过修法一律取消;涉及多部门的前置审查,推行主办单位牵头征求意见方式内部流转,禁止转交申请人自行办理。推行区域专项评估评审和联合图审,对区域内单个建设项目不再开展相关专项评估评审。
解决中介脱钩问题
目前,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存在着环节多、耗时长、收费乱、垄断性强等问题,一些从事中介服务的机构与政府部门存在利益关联,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效,加重了企业和群众负担,扰乱了市场秩序,甚至成为腐败滋生的土壤。
全会指出,要切实解决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与政府部门脱钩问题,整治“红顶中介”,消除“中梗阻”,让简政放权“中间一公里”更通畅。
下一步,我省将取消行政机关(包括下属单位)与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的主办、主管、联系和挂靠关系,剥离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现有的行政职能;对行政审批设计的中介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推行中介服务目录管理;放宽中介服务机构准入条件,除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业外,按照“非禁即入”的市场准入原则,允许具备资质的中介机构进入市场开展业务,培育一批实力强、信誉好、层次高的中介机构。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去年,我省针对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后续加强监管工作需要,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省直25个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了相关行业监管措施,有力地加强了事中事后监管工作。
然而,事中事后监管工作还面临机制不全、重审批轻监管、监管方式单一等问题。工作职能部门多头监管责任不清,没有形成综合的监管体系;以批代管,取消政府审批后市场监管缺位等等。
全会认为,要提高信息互联互通水平,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打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后一公里”。政府职能部门管理重心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对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制定切实有效的监管措施。运用大数据与“互联网+”等创新监管方式,建立统一监管平台,推进综合执法,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同时,我省将完善海南省政府信用信息网和企业信息系统,坚持宽进、严管、重罚原则,探索通过业主承诺、技术标准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等措施,实现重点园区建设项目零审批。
作为经济特区,海南在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方面,更要大胆改革创新,争取为全国创造经验。我省将通过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助推海南经济社会发展。
(本报海口7月22日讯)
数说
今年上半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建立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3张清单
●完成《海口综合保税区外商投资项目限制和禁止类清单》和《海南服务业限制、禁止投资清单》编制和修订
●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省级审批事项由442项,精简为358项,瘦身率达20%,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
●清理涉企行政事业收费事项,向社会公开涉企行政事业收费项目清单
●全省推行“一张审批网”和共享大数据库,实施互联网申报及全流程阳光审批,实现异地受理、异地审批、全省通办
●全面推行工商、质监、税务联合办理和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截至6月12日共发放3182个证书;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行政审批前置服务项目及相关收费
●清理行政审批中介机构,27个中介机构与省级有关主管部门脱钩,取消30项中介指定服务
●实现省、市县、乡镇(街道)三级政务(便民)服务中心互联网申报覆盖率90%以上
●按照统一交易平台、统一规则流程、统一信息发布、统一专家管理、统一综合监管“五统一”要求,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初步建成
制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