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农垦:产业有依托 脱贫有底气
本报记者 邓钰 通讯员 李骁可 李峙罕
“岗位就在家门口,增收脱贫的同时还能学一门好技术。”8月24日,在位于儋州市雅星镇的海南农垦八一总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八一总场公司)铁皮石斛基地的种植大棚中,脱贫户符世托正忙着给棚中郁郁葱葱的铁皮石斛浇水。
家门口就业,产业兴旺,生活和美,符世托的经历并非个例。据了解,新一轮海南农垦改革以来,海南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垦控股集团)工会在上级工会和集团党委的领导下,不断创新工作机制,通过劳模带头、能人带动、资金扶持等举措,打造了包括八一总场公司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在内的一批就业创业基地,在稳定职工队伍、增加收入、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进一步推动垦地融合发展,以产业帮扶我省多处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脱贫增收。
据统计,2016年以来,垦区就业创业基地新增就业3121人,其中贫困户661人,带动周边2000多名村民增收致富。基地总产值累计达12.07亿元。
因地制宜扶产业
种养结合忙得欢
8月24日,位于白沙黎族自治县七坊镇的海南农垦龙江农场有限公司白沙红橙现代农业示范园里,一颗颗青涩的橙子满挂枝头。职工们穿梭其中,忙着管护果树。
“管护技术都是在示范园里跟着专家和种植能手学的。”职工黄丽高兴地说。作为海南农垦就业创业基地,该示范园不仅积极招收周边职工农户入园工作,还主动开展各类培训活动,让大伙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当地一直有种红橙的传统,但过去缺乏技术、规划,效益不高。”白沙红橙现代农业示范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龙江农场公司积极发展红橙种植产业,并在海垦控股集团工会的支持下,申报创建了就业创业基地,得到资金、技术和人才方面的支持,让红橙产业更加红火。
“就业创业基地并非一建了之,而是要以市场化机制,引导当地因地制宜发展富民产业。”海垦控股集团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什么产业?如何最大程度发挥产业效能?如何以推动产业扎根为契机,带动职工脱贫增收?这些是在推进就业创业基地建设中,工会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目前,在海南垦区各地,在就业创业基地的带动作用下,产业遍地开花。
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海南农垦巾帼迅达种植基地引导贫困职工和农户种植红毛丹,“一片丹心”映出火红生活;在定安县,海南农垦南金农场有限公司波罗蜜就业创业基地以“农场公司+基地+贫困职工”模式标准化种植万亩波罗蜜,为职工生活增添“蜜”意;在东方市,海南农垦吉祥芒果种苗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职工“苗”准商机,培育的优良芒果、荔枝种苗,远销东南亚各国……
据统计,海南垦区目前共有就业创业基地(合作社)98家,合作社员3894人,其中18家获评省级就业创业基地。
能人带动谋发展
脱贫志气鼓得足
山林深处,一个个蜂箱错落有致地散布各处。近日,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海南橡胶加钗分公司新伟片区琼中蜜缘养蜂合作社,脱贫巩固户罗正天正专心照料着蜜蜂。虽然他养蜜蜂的时间并不长,可每个蜂箱里已经能取出10多斤蜂蜜,靠着养蜂,过上了脱贫致富的甜蜜生活。“这可都少不了梅老师的帮助。”他说。
罗正天口中的梅老师,正是琼中蜜缘养蜂合作社理事长、新伟16队队长梅学国。近年来,他通过蜂种、技术和销路帮扶,带动贫困户和周边职工群众共同发展起这一“甜蜜”事业。
“我养蜂的历史有20多年了,养蜂已经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梅学国介绍,自20世纪90年代,梅学国便和妻子文胜菊在生产队附近的山林中建起一间简易棚,开始养“中华蜜蜂”(以下简称中蜂)。经过20余年的发展,蜂箱从最初的几十箱逐步增长至几千箱。靠养蜂,一家人过上了好生活。
2016年前后,梅学国得知周边不少职工群众都有养蜂意向,却苦于缺乏技术。在海垦控股集团工会的支持下,他申报了就业创业基地,得到了资金、政策等多方面支持,以“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提供蜂种、技术和销路帮扶,带动一帮新学徒共同养蜂。
梅学国在线上、线下组织培训班,从蜜蜂的习性、生理构造以及蜂箱分箱等小细节讲起,带着大伙一点点了解养蜂知识。许多农户还住在他家中,跟着他学习。目前,他已累计带动农场和地方共百余名贫困户发展养蜂产业,努力脱贫增收。
在海南农垦就业创业基地的创建过程中,劳模、能人带动的例子随处可见——全国劳动模范刘学现创办的儋州联翔黑猪养殖基地,带动人们养殖黑猪,“拱”出一条增收路;省级劳动模范宋孟达带着农户抱团种植荔枝、红毛丹;“黎族传统棉纺织工艺”代表性传承人胡春芳等带动职工传承技术……
“劳模和产业能人都是职工群众和贫困户身边的榜样,通过发动他们的力量,能为基层发展和乡村振兴带来新动能、新理念。”海垦控股集团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海南农垦充分发挥思想新、眼界广、知识全、能力强和市场嗅觉敏感等优势,引导他们打造就业创业基地,绘出一幅幅乡村好图景。
购销两旺口碑好
脱贫饭碗端得牢
在利用就业创业基地积极发展产业的过程中,海垦控股集团工会注重以多元渠道和平台,建设农业品牌,打通产品销路,让职工群众端牢脱贫饭碗。
“在海南爱心扶贫网上,我们的铁皮石斛卖得很好,许多消费者认准了石斛产品生态健康的特质,买来当做送礼佳品。”近日,当提到石斛扶贫产业发展情况,符世托高兴地说,“石斛长得好,卖得俏,没有销路之忧,我们对产业前景充满信心。”
符世托是首批进入铁皮石斛基地务工的脱贫巩固户之一。他介绍,原本大伙对种植铁皮石斛还抱有疑虑,但在海垦控股集团工会的支持和指导下,八一总场公司不仅将铁皮石斛基地所生产的石斛通过爱心扶贫网销售,还积极参与并开展各类扶贫市集,让大伙对种植铁皮石斛充满信心。
产品火了,口碑好了,就业创业基地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日渐增强。工人越来越多了,不少在城里务工的群众也回来了。
据了解,海垦控股集团工会和海南橡胶工会还先后举办了多起淘宝知识培训班,增强职工互联网销售知识和技巧。(本报那大8月24日电)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