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观察:海南党政代表团“到浙”取了哪些真经?
10月21日至22日
海南省党政代表团在浙江省学习考察
在浙期间
代表团先后到缤纷未来社区、
杭州梦栖小镇、宁波舟山港等地
考察学习未来社区建设、重点产业发展、
港区运营、智慧管理等方面先进经验
代表团所到的这些考察地点
都有哪些先进的经验可借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这些“他山之石”
↓↓
杭州未来社区建设:创新治理打造幸福家园
住进高颜值的房屋,心情舒畅;家门口有了“科技馆”“云诊室”,生活便利;社区也有APP,服务管理智能化……在浙江省杭州市,打造“未来社区”的实践,正让居民迎来更美好的生活。
“以前去大医院看病就要提前排队挂号,现在在社区的云诊室就能够接受医生远程会诊,根据医生建议买药。”在杭州滨江区西兴街道,居民叶海霞享受到了缤纷未来社区建设带来的就医便利。
云诊室只是未来社区建设便利居民生活的一项内容。在缤纷未来社区,如今有了量身定制的公交,可让居民直通地铁站、学校、医院等场所;居民楼下多了商业健身房,随时满足健身需求;甚至还有“未来生活实验室”,可以触摸滨江区高新企业研发的新潮科技产品。
一边是生活便利化,一边是服务和治理效能的提升。西兴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缤纷区块属于拆迁安置房性质,普遍存在边建设、边规划、边入住情况,及社区规划杂乱、功能单一、秩序凌乱等问题。今年4月启动的“缤纷未来社区”项目,围绕片区治理一体化目标,将星民等三个社区、缤纷西苑等5个小区整合进来,打破条块分割、单部门内循环管理方式,实现物业、综合执法、社区运营、数字平台、惠民服务等多方面的一体化管理。
从浙江省政府的要求看,未来社区建设是一场多维目标融合的实践,其聚焦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构建以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和治理等九大场景创新为重点的集成系统,打造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
缤纷未来社区不是唯一的成功案例。2019年,杭州在浙江率先推进未来社区建设试点,推动一批社区实现华丽蜕变。
在拱墅瓜山社区,雪白的房屋成排,白色的墙体外,明亮的彩色线条将窗户、阳台勾勒得炫丽亮眼。未来社区建设,让这个以前名不见经传的“城中村”单凭颜值就能让人舒坦。
有颜值,更有内涵。如今,瓜山社区正逐步引入远程医疗、5G试点覆盖、智慧停车、共享巴士等未来“标配”,打造年轻人居住和创新创业的基地。
推进服务和治理智能化,是未来社区建设的重要方向。在瓜山社区,居民就有自己的“掌上管家”——“瓜山未来社区”APP。“线上缴费、资讯活动、政策查询、在线报修、预约保洁等全方位的社区服务功能都可以在APP上找到。”居民自豪地介绍。
从需求侧入手,紧扣百姓关注点与实际需求来布局各种功能设施,是未来社区建设的关键。在拱墅和睦社区,其聚焦“一老一小”,积极打造阳光老人家养老服务综合街区、0-3岁阳光小伢儿托育中心等配套,以数字化元素助力社区邻里服务;在上城红梅社区,其通过盘活资源,新建集社区服务、老年康养、商业便民、文化活动于一体的邻里中心,构建起“远亲不如近邻”未来邻里场景。
坚守以人为本的初心,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推进高效治理……未来社区里的新生活,正逐渐成为杭州这座“幸福标杆”城市的温暖底色。
杭州梦栖小镇:强化特色打造工业设计“硅谷”
坐落在良渚文化遗址,依山傍水,在绿意盎然移步皆景的园林景致中,安置着线条简约、色彩简洁的现代建筑,半开放式工业环境里,一切工作在静谧的氛围中开展。走进杭州梦栖小镇,一股娴雅栖居的气息扑鼻而来。
高颜值或许是梦栖小镇抓住来者的第一特点,但内涵才是其能量所在。这是国家工信部和浙江省共建的中国第一个工业设计小镇,曾举办两届世界工作设计大会,是多个重要设计奖项的永久颁奖地,集聚了众多行业领军企业和创新企业。
解码梦栖小镇的奥秘,杭州市良渚新城管委会小镇办主任徐斌说,小镇的规划建设历经“挂招牌-建平台-引企业”的过程。
梦栖小镇设计中心。海南日报特派记者苏庆明摄
首先是特色定位鲜明,“挂招牌,举大旗”,结合良渚产业环境实际,从2015年开始,打造中国第一个工业设计小镇,致力建设国际化的工业设计“硅谷”,积极参与、举办各类工业设计活动,打响名号,提升影响力。
同时,完善产业规划布局。梦栖小镇规划面积2.96平方公里,建立设计中心、创新中心、创意中心、创业中心、未来社区的“四中心一社区”,推进“一街一山一河”的设计产业布局:沿玉鸟路打造设计中心、设计产业园等设计产业集聚区;环邱家坞打造设计创新研究院、国际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博物馆等设计创客创意区;沿毛家漾打造创客街区、居住休闲等设计人才生活区。
在建平台方面,小镇通过与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合作,打造中国工业设计产业研究院;与浙江省工业设计协会合作,打造浙江省工业设计创新服务基地。
“在建设过程中,梦栖小镇尤为注重人才支撑,下好人才培育先手棋。”徐斌说,小镇与浙江大学等8所国内外高校合作,首创全球首个设计开放大学,引进高校教师,为研究生提供教育实践基地。同时,引进中国美术学院设立分校区,集中培养设计人才。
截至2020年11月,小镇集聚设计产业项目近500个,引进人才3300余名。凸凹设计、源骏创新、奥格设计等行业领军企业,培育骑客智能、邦先生科技等创新产品公司,孵化探迹者、吻吻鱼等20余个设计原创品牌纷纷布局。凸凹设计为九阳设计的柠檬豆浆机,源骏设计为苏泊尔打造的市场爆款球釜“柴火饭”等,成为工业设计领域的知名案例。
徐斌介绍,随着梦栖小镇建设的深入,其发展定位也在结合产业发展趋势进行调整,深化与科技、数字经济的融合,拓展设计产业链。目前,小镇主攻高端装备制造前端的工业设计产业,兼顾智能设计和商业设计。
“例如,我们的相关设计企业不仅可以为汽车制造提供外观设计解决方案,也可以提供汽车内部软硬件的设计解决方案。沿着这样的思路,就可以开发更丰富的产品,挖掘更多的商业价值。”徐斌说道。
在发展过程中,梦栖小镇也不断丰富建设内涵。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环境,2018年,小镇成功创办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拓展了梦栖小镇的文旅板块。
2020年底,梦栖小镇被评定为浙江省第四批特色小镇。未来,其将向着“产业更特、创新更强、功能更全、体制更优、形态更美、辐射更广”的特色小镇2.0版前进,全力打造中国工业设计圣地、世界工业设计高地和全球资源聚合平台。
浙江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催生全球首个年货物吞吐量破10亿吨的国际大港
连续12年保持货物吞吐量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位列全球第三,日均有100余艘次万吨级以上船舶进出……在浙江省,宁波舟山港背靠长三角经济圈,通过260条集装箱航线连接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编织成一张港通天下的航运贸易网。
而在15年前,浙江宁波港和舟山港在国内港口中都排不进前三。15年间,通过实施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宁波舟山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面向全球的重要贸易港,也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服务“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2020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1.72亿吨,同比增长4.7%,实现逆势增长。
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宁波舟山港供图)
一体化发展开新局
走进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密密麻麻、五颜六色的集装箱一眼看不到头。早在2020年9月8日,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就迎来了自2004年6月投产以来累计完成的第1亿集装箱,并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年集装箱吞吐量“千万箱级”单体集装箱码头,撑起了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半壁江山。
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自2004年开港以来,历经多次整合,通过实施一体化打造出“超级码头”,出入境船舶数量、人员数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呈几何式增长。这也是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发展的缩影。
2005年12月,浙江省成立了宁波-舟山港管理委员会,推动彼时独立的宁波港、舟山港实现一体化。在那之前,两港虽处同一海域,使用同一航道,坐拥同一经济腹地,但港口的规划、建设、营运、管理却相互分割,岸线资源难以优化配置。
仅仅一年时间,一体化发展释放的强大动能便初步显现。2006年12月,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年吞吐量首次达到700万箱。此后,走上一体化发展道路的宁波舟山港不断整合资源、融合资源、盘活资源,最终把两个地方港联起来,把一群港口变成了一个港口群,为打造全球一流的现代化枢纽港奠定了基础。
2015年,宁波舟山港集团揭牌,以资产为纽带推动实现实质性一体化,宁波舟山港进入发展新阶段。2016年11月,浙江省海港集团与宁波舟山港集团按“两块牌子、一套机构”运作,成为浙江全省海洋港口资源开发建设投融资的主平台,并先后完成了省内沿海五港和义乌陆港以及有关内河港口的全面整合。
宁波舟山港集团董事长毛剑宏表示,伴随着开放和变革一路走来,宁波舟山港集团承载着发展浙江海洋港口事业的使命和责任,从区域型货港运营商逐步成长为拥有世界级“开放大港”的港口集团,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
2018年5月1日,《中国港口代码》中涉及港口名称“宁波-舟山”的文字全部修改为“宁波舟山”。从“宁波-舟山港”到“宁波舟山港”,是浙江海洋港口一体化、协同化、集群化发展的缩影,也蕴含着一个国际大港发展的长远战略。
记者了解到,如今浙江省已形成以宁波舟山港为主体,以浙东南沿海温州、台州两港和浙北环杭州湾嘉兴港等为两翼,联动发展义乌陆港和其他内河港口的“一体两翼多联”的港口发展新格局。宁波舟山港也成为全球首个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0亿吨的国际大港。
全力建设智慧型港口
在10月20日举行的第六届海丝港口国际合作论坛上,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了《全球港口美誉度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宁波舟山港是中国港口中受到国内外关注度最高的港口。当年度,宁波舟山港综合热度全年呈波动上升趋势,“5G”“数字化”“无纸化”“作业效率”等词汇高频出现。
这些都得益于宁波舟山港智慧港口建设不断推进。记者了解到,宁波舟山港早在2018年3月就建成了全国首个5G港口基站,到如今更是“一揽子”打造5G辅助靠泊、5G智能理货、5G集卡无人驾驶、5G轮胎式龙门吊远控、5G港区360度作业综合调度等五大智慧应用场景。
记者了解到,宁波舟山港已经实现5G轮胎式龙门吊远控规模应用;5G+北斗基准站建成,能将普通卡车升级为5G无人驾驶卡车……在一系列智慧技术等“硬核”力量的支持下,宁波舟山港发挥全港船舶集中调度管理优势,统筹协调全港泊位资源,密切跟踪班轮船期,精细安排船舶靠泊顺序,合理搭配空、重箱船舶及内外贸船舶作业,改“先到先靠”为“直到直靠”,减少船舶待港时间。
今年9月底最新数据显示,宁波舟山港日均作业船舶艘次和待泊船舶艘次保持动态平衡,外贸集装箱干线船9月份平均待泊时间30小时,环比上月减少近10个小时,其中近三天干线待泊时间保持在23小时左右,在国际、国内主要港口中待泊时长较短。
事实上,宁波舟山港长期以来坚持全员创新,走在全国港区创新前列。宁波北仑第三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该公司自主开发的集装箱码头生产操作系统n-TOS系统上线2.0版本。此后,在两个系统并行的3年间,通过不断进行比较、验证和改进,在2020年上线3.0版本,结束了我国“千万级”大型集装箱码头依赖国外系统的历史。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宁波舟山港全港拥有高技能人才2254人,全国技术能手4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1名,独创24项职工先进操作法,其中《竺士杰工作法》作为《大国工匠》系列的第九本书在全国发行,成为全国港口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操作法。
宁波舟山港还创建了46家职工创新工作室,803名成员累计完成攻关课题1810项,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科技进步奖的创新成果达202项。
坚持港城融合发展
集装箱吞吐量从2006年刚刚突破700万标准箱,到2008年、2015年分别突破1000万标准箱和2000万标准箱,再到2020年的2872.2万标准箱,拥有1200多年对外开放历史的宁波舟山港突飞猛进,打造了全国区域港口一体化改革的“浙江样板”,成为浙江九张“金名片”之一。
港以城兴,城以港荣。在宁波舟山港的发展过程中,宁波市与港口实现同频共振,共同发展。为了服务好宁波繁荣的外贸业,宁波舟山港集团旗下企业开发了海上丝路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通过计算和记录宁波舟山港出口的21条国际航线的集装箱货运价格变动信息,客观反映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的运价走势。
宁波市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港口质量提升,把宁波舟山港列入质量强市建设和深入推进“质优宁波”建设的一项内容。同时,举全市之力改善口岸营商环境,在2020年中国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测评中,宁波口岸综合得分位居全国第三。
据介绍,2017年12月,宁波舟山港联手市交通运输局,共同启动集装箱进出口无纸化项目,随后在国内率先实现集装箱设备交接单、装箱单信息无纸化交接。此后,宁波舟山港又打通进口提箱信息互联互通“最后一公里”,实现小提单无纸化全覆盖。
宁波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进入新时代,作为世界第一大港的宁波舟山港更加重视高质量发展,强调“港城共融”,不断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港与城的关系更加和谐,真正做到“港即是城”。
原标题:时政观察:海南党政代表团“到浙”取了哪些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