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为慰安妇制度受害重灾区 8个老人起诉日本政府
历史不能忘记。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已经收到了中国将日本强征慰安妇和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申请。此次中国申报档案的具体内容将于7月中旬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计划的网页上公布。著名抗日战争史专家、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参与了此次中国慰安妇档案申遗的工作。从1996年起,苏智良和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开始对海南“慰安妇”事件受害幸存者进行长期调查和援助,并帮助8位受害者向日本提起诉讼。
申遗:向远去的逝者致哀
2013年10月17日晚23时27分,曾经参加赴日本诉讼的海南“慰安妇”事件受害者林亚金老人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不幸因病去世,享年89岁。
林亚金生于1924年,是保亭南林乡人。1943年被侵占海南岛的日军抓去充当“慰安妇”,受尽非人的折磨,并导致终身不孕。2001年7月16日,在日军侵占海南岛期间“慰安妇”事件的受害幸存者,正式向日本东京地方裁判所提出诉讼请求,状告日本政府。林亚金作为第二位原告代表于2005年3月亲自赴日作证讨还公道。
一直关注着老人身体状况的志愿者陈厚志告诉记者,在老人清醒的时候,她还一直念叨着,“忘不掉那段苦难的日子和受到的屈辱”。
噩耗传到千里之外,让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深感痛心,就在一个多月前,84岁的万爱花老人也在山西太原家中离世。此前,作为日军二战性暴力侵害的受害者,万爱花是国内第一个站出来公开指证日军罪行的“慰安妇”事件受害幸存者,并多次赴日本东京出庭作证,均已败诉告终。
海南、山西等地“慰安妇”事件受害者相继去世,让苏智良心中感到憋屈,“老人们很勇敢,站出来把当年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公之于众,但最终却没能等到日本政府道歉的一天,我们必须要为这些老人做点什么。”苏智良在电话中告诉海南日报记者。
此后不久,苏智良给中共中央办公厅写了一封长信,提出将“慰安妇”相关史料提交联合国世界记忆工程。国家档案局于今年初联系了苏智良,并开始从6家档案馆超过10万份文献档案中进行精选。
世界记忆工程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启动的文献保护项目,其目的是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通过国际合作与使用最佳技术手段进行抢救,使人类记忆更加完整。
我国申报给联合国世界记忆工程的《“慰安妇”——日军性奴隶档案》共五大类29组档案,其中侵华日军遗留档案、伪政权档案、上海租界档案、日军战犯口供这四个类别分别出自黑龙江、吉林、辽宁、南京、上海及中央档案馆。其中图片类档案中的24张照片全部由苏智良提供,这也是唯一来自民间的部分,都是他多年来从日本搜集到的。
“这次申报的慰安妇的档案,主要是指现有的国家档案馆的那些档案,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海南的‘慰安妇事件’受害者是没有包括进去,这点比较遗憾。”苏智良说。记者从省档案馆得到证实,对于“慰安妇”事件相关档案,我省确实还处于空白状态。
琼岛:“慰安妇”制度的受害重灾区
据苏智良等人的调查研究,在二战期间大约有四十万女性沦为日军的性奴隶,其中包括二十万中国女性。而其中“有75%左右的‘慰安妇’受害者在战争中已被日军虐待至死。能够幸存下来的只有25%左右,而苟活下来的有些也已奄奄一息了。”因此“慰安妇”事件受害幸存者可谓寥寥无几,而能鼓起勇气站出来指证侵略者暴行的更是难得一见。
苏智良说,从这方面讲,海南在“慰安妇”研究方面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已知的“慰安妇”事件受害幸存者虽然分布在全国各地,但在海南还是比较多的。据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统计,目前全国所知道的幸存者有23个人,其中海南有8个,分布在陵水、万宁、澄迈和临高等地,人数仅次于山西。而在三年前,海南的比例更高,一度是中国“慰安妇”事件受害幸存者人数最多的省份。
此外,海南的政协,包括本地的媒体也做了不少工作。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海南省及各市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对日军侵琼暴行进行调查,这是对海南侵琼日军“慰安妇”制度的首次调查,同样也是迄今为止官方进行的关于“慰安妇”问题的第一次调查。在这次调查中,有二十多位老人讲述了自己被迫沦为“慰安妇”事件受害者的惨痛遭遇。
苏智良说,日军占领海南后,把海南作为入侵东南亚的重要战略基地,所以驻军很多,他们掳掠了很多中国的妇女,包括当地的黎族、苗族、汉族妇女,甚至还有岛外的朝鲜妇女,海南也因此成了抗战时“慰安妇”制度的受害重灾区之一。
1939年4月,日军入侵海南的第三个月就已经设立慰安所。到1941年止,日军在琼设立的慰安所至少有三百余家,“慰安妇”事件受害者总数在万人以上。
苏智良的学生赵青青几年前曾对澄迈、临高两县的7名“慰安妇”受害幸存者为中心做过调查,通过研究几位幸存者的受害经历,概括了日军强征“慰安妇”的三种手段:一是日军用暴力手段强掳受害人到“慰安所”或者日本据点加以凌辱;二是以强征劳工的名义,将大量青壮劳动力抓去开矿山、修公路、修炮楼等,然后将其中征来的一些妇女强逼沦为“慰安妇”受害者;三是日军在战场上俘虏的女兵。海南“慰安妇”事件受害幸存者平均年龄八十六七岁,疾病缠身,生活应该说是比较困难,全社会都要来关心她们。
诉讼:8个老人向日本政府讨公道
2001年7月,黄有良、陈亚扁、林亚金等8名海南“慰安妇”事件受害幸存者向日本政府提起诉讼,要求日本政府谢罪以恢复她们的名誉,并给予每人2300万日元的赔偿,这些幸存者大都是海南的黎族或苗族,日本侵琼期间她们遭受日军性暴力时都是未婚少女,年龄最小的仅14岁,最年长的才17岁。
然而经过长达10年的对日诉讼之路,海南“慰安妇”事件受害幸存者起诉案与之前的3次山西类似案件一样,在反复上诉与驳回之间挣扎,最后均以原告方败诉告终。东京高等法院在终审判决中尽管认定了侵华日军二战期间在海南岛绑架、监禁和强暴妇女的事实,承认日军暴行对受害“慰安妇”造成了精神疾患,其损害直到现在还在持续。但以中国政府在1972年的《中日联合声明》中放弃了索赔权为由,认为受害人的个人索赔权也因此丧失,裁定原告败诉。
消息传到中国后,外交部发言人作出回应:日方应拿出应有的道义感和责任感,尽快妥善处理,还受害者一个公道。
曾数次陪同老人出庭的中方代理律师康健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此前她曾代理过山西的“慰安妇”事件受害幸存者起诉日本的案件,后来看到海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整理过的资料中显示有海南岛“慰安妇”的问题,就在1997年的时候,赶到海南,在海南省政协调查的基础上,又一起来做些调查。
康健说她和日本律师团多次到海南调查“慰安妇”事件,相比山西,海南有语言上的障碍,因为幸存者大多都是少数民族,没法直接交流,就要进行双重翻译,借助黎语翻译成普通话以后,再翻译成日文,这个难度就比较大,时间费得也比较长。
在东京高等法院进行二审的时候,康健等特别提出要对受害者做精神损害鉴定,日本政府的代理人刚开始不同意。但东京高等法院的法官认为这件事情关系重大,认为有必要鉴定。所以就由康健委托日本的精神方面的专家野田正章,对受害者进行鉴定。
为此,野田正章先后来海南两次,直接跟每位受害者做精神方面的调查。最后得出结论,这些“慰安妇”事件受害幸存者不仅受到了严重的肉体创伤,还有精神创伤的综合症。有的受害者更严重,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创伤。所以野田先生以专家证人的身份出庭,做出精神科专家的证言。后来的二审判决认定了这个专家的证言,认定这些阿婆不仅当年有严重损伤,精神上的损害更是持续到现在,康健说,这种认定实际对日后的解决留下了伏笔。因为原来日本政府就是说丧失了时效,但是如果这种损害是持续状态的话,那么这个时效根本没丧失。但是最后日本最高法院还是维持一、二审判决,驳回了诉讼请求。
晚景:她们需要全社会的关爱
如今,当年起诉的8个老人,只剩下陵水的陈亚扁和黄有良两位老人尚健在,保亭的6位老人已全部离世,“2012年陈金玉老人去世,2013年林亚金老人去世,而随着今年6月邓玉民老人的去世,保亭境内已无‘慰安妇’事件受害幸存者。”陈厚志言语中难掩悲痛之情,“连续三年每年送走一位老人。”
即使仅剩的8个老人状态也并不乐观,临高的符桂英老人今年已95岁,患上了帕金森综合症,她是目前国内公开“慰安妇”事件受害幸存者身份中最年长的;陈亚扁隔天就得吊一次盐水,她常对来看望自己的人说,“下次来,就见不到我了。”
康健律师在接受采访的最后有些激动,或许是采访过程中的回忆勾起了她对老人们深深的同情。她提到,此前林亚金阿婆生病住院了,却没有人陪伴。这让康律师很是伤感。她还提到,此前一些加拿大的华侨还曾计划捐助,在海南建一些养老院帮助这些受害者,然而最终这个计划还是流产了。陈厚志也提到,在他调查中,老人们多次反映希望能集中居住,这些有共同经历的老人可以互相支持,比起肉体上的痛苦,她们更难忍受精神上的孤独。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我国对“慰安妇”事件受害幸存者尚缺乏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仅有的支持是道义上的。国家尚未将“慰安妇”问题及对日诉讼纳入国家责任,并强化相关法律依据。
在日本政府尚未对“慰安妇”做出具体的道歉和赔偿情况下,相比较而言,韩国政府现今对每位“慰安妇”事件受害幸存者提供每月数十万韩元的生活补贴及免费医疗保险等。社会慈善机构也较为关注,会定期寄生活援助费;我国台湾地区每月也为幸存者提供生活补助,还提供健康检查和住院医疗等补贴。康健律师呼吁社会,尤其是政府机构能够更为关心,关注这些老人的生活,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这些老人受到的伤害,不仅是肉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严重创伤,更需要周围的人给她们更多关心,高龄的时候能有一些精神上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