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浦:开辟陆海新通道 打造航运新枢纽
洋浦确立四大新发展定位,大力提升资源配置能力,拓展远洋航线
开辟陆海新通道 打造航运新枢纽
3月16日下午3点多钟,马来西亚籍货轮“格林”号停靠在洋浦小铲滩码头,4台门机的抓斗正从货轮上卸下从东南亚进口的河砂。
自从2019年8月国家支持洋浦港吸引国内外货源,发展国际中转运输业务以来,洋浦港愈加繁忙,港口货物吞吐量连连攀升。“2019年2月小铲滩码头标准箱装卸量为1.8万多个,今年2月虽有疫情,但标准箱装卸量却为3.2万多个,同比增长很明显。”海南港航小铲滩码头有关负责人告诉海南日报记者。
洋浦交通运输和海洋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1-2月洋浦港口吞吐量801.90万吨,同比增长7.79%,其中外贸吞吐量524.87万吨,同比增长17.43%。集装箱完成9.299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28%;货重139.81万吨,同比增长31.12%。这表明洋浦定位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后,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打造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
迈向航运枢纽的洋浦港。海南日报记者 陈元才 摄
争当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洋浦确立四大新发展定位: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宗商品集散交易基地和新型贸易试验区。
2019年8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支持洋浦港吸引国内外货源,发展国际中转运输业务,培育成为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
今年2月,省政府出台了《支持洋浦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航运枢纽的实施方案》,要求洋浦对标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以提升面向太平洋、印度洋航运资源配置能力为主线,加快港航基础设施建设、航运制度创新、航线布局优化、航运要素集聚,高标准、高质量将洋浦港建设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航运枢纽。
洋浦交通运输和海洋局局长黄澎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洋浦港的发展目标是:2020年,集装箱吞吐量达100万标箱,吞吐能力提升至170万标箱,港口资源整合初见成效;到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达300万标箱,吞吐能力达到430万标箱,码头自动化水平显著提升,深水航道达到20万吨级,自贸港航运政策有效实施,设立航运交易所,大宗商品集散基地初步形成,成为中国特色自贸港重要功能平台;到2025年,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00万标箱,吞吐能力达到700万标箱,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5亿吨,形成完善的对外公路集疏运通道,专用货运铁路支线建成,航运交易所成熟运行,进一步促进交通、物流、商贸、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汇聚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地位基本确立;到2035年,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健全,港航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物流服务和通关效率比肩国际一流水平的自贸港,成为国家西部陆海通道航运枢纽。
全国首创“两仓”合一
3月16日,位于洋浦的海南汉地阳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三期工程,工作人员在紧张作业。图/海南日报记者 陈元才 文/特约记者 郝少波
3月2日,在洋浦,一艘货轮装载着来自中石化(香港)海南石油有限公司保税仓库的300多吨低硫燃料油,给外籍船舶加注。这标志着国际航行船舶加注燃料油实行出口退(免)税政策在海南省正式落地实施。
2019年7月,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关结合保税仓储的业务特点,在中石化(香港)海南石油有限公司开展了“保税油品两仓库容整合”政策试点,对保税仓、出口监管仓内同品种、同品质货物,通过清单核注、进出仓申报和账册管理,实施“两类库容、总量核准,分类调剂、动态使用”的监管新模式,让“保税油品与出口监管油品混存”,开创了国内先河。“两仓”合一的落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也打通了洋浦炼油企业低硫燃料油产、转、存、销、供链条,填补了洋浦保税油直供空白,为洋浦打造国际保税船用燃料油加注中心奠定基础。
今年1月22日,财政部、国税总局、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对国际航行船舶在我国沿海港口加注的燃料油,实行出口退(免)税政策后,洋浦工委管委会主动联系相关企业,运用洋浦出口监管仓和保税仓“两仓库容整合”制度创新成果,积极推动该项政策在洋浦落地,由此将吸引众多国际船舶在洋浦港集聚、增加流量,为洋浦本地的炼油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主营汽油、航煤、柴油和燃料油四大类油品的仓储中转业务的中石化(香港)海南石油有限公司,将目光瞄准了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经营许可的这一业务。“我们大概估算了下,‘两仓’合一的政策,一年可为公司节省成本超过300万元。”公司副总经理刘俊栓说。
走向西部陆海新通道新支点
洋浦港区小铲滩码头集装箱作业。海南日报记者 陈元才 摄
2018年12月29日,由海南省政府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海南启动暨中远海运“海南-东盟(新加坡)”班轮航线首航仪式在洋浦小铲滩码头举行。这条航线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4·13”重要讲话以来,我省开通的首条集装箱班轮国际航线,不仅打通了我国西部地区通过洋浦南行至新加坡的直航通道,也打通了我国沿海港口货物通过洋浦中转至东南亚的新通道,洋浦港走向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新支点。
2019年,省委、省政府通过引进大型央企中远海运集团,完成了海南港航的股权重组,依托洋浦港,组织开行至新加坡、越南、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主要港口的国际中转或直达航线,培育至南亚、欧洲、美洲、中东等地区的远洋航线。依托海南自贸港,设立洋浦航运交易所,研究建立洋浦港保税油供应中心,发展以保税船供油为特色的大宗商品贸易,培育修造船、油品加工与供应、特色产品加工和高端航运服务等产业。
据了解,目前洋浦港已建成码头泊位45个,已开通22条内外贸航线,连通北部湾、长三角、珠三角、华北、东北等国内沿海港口,以及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国家,基本完成了面向东南亚和南亚的航线布局,初步构建起以洋浦作为中国-东盟航运中转枢纽的航线网络骨架。今年,在现有航线基础上,将继续加强航线布局,全年计划再新增5条内外贸航线。
“洋浦今年将建立更加开放的海南自贸港海运政策体系,推动实施更加开放的国际船舶登记制度。”黄澎说,“比如创新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船舶注册登记程序、放宽船舶登记限制条件、出台海南自贸港国际船舶登记特别规定等,创新服务模式,推动设立海南自贸港国际船舶登记中心,为国际船舶登记提供‘一站式’服务。”
洋浦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周军平表示,今年洋浦要紧紧围绕打造海南自贸港建设先行区示范区、全省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的总体目标,做好“基地、通道、平台”三篇文章,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承接自贸港政策落地,加快推进港产城融合,努力成为全省做大流量的“量点”和突出实效的“亮点”。
洋浦港发展目标
2020年
集装箱吞吐量达100万标箱,吞吐能力提升至170万标箱
2022年
集装箱吞吐量达300万标箱,吞吐能力达到430万标箱;自贸港航运政策有效实施,大宗商品集散基地初步形成
2025年
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00万标箱,吞吐能力达到700万标箱,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5亿吨;汇聚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地位基本确立
2035年
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健全,港航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物流服务和通关效率比肩国际一流水平的自贸港,成为国家西部陆海通道航运枢纽
相关阅读
招商引才
洋浦精准招商见成效
海南日报洋浦3月16日电(记者林书喜 特约记者郝少波)3月12日,海南金辉石化有限公司考察人员前脚刚走,海南肽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员后脚就到,洋浦投资促进局小小的会议室,俨然成了客商前来洋浦洽谈项目投资落地的会客厅。“这段时间,几乎天天都有企业前来了解洋浦招商引资的政策。”该局局长张勇军说。
据了解,2019年以来,洋浦紧紧围绕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宗商品集散交易基地和新型贸易试验区的四大定位,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实施精准招商。2019年洋浦共签约10个项目,包括汉地阳光矿物油综合利用等石化产业下游产品项目,投资额共计近90亿元。
已签约的项目中,经与项目业主沟通,杭萧钢构智能建筑出口加工基地项目、中大海南智能传感器及终端生产基地项目、洋浦国际海产品及冻产品物流产业园项目预计能够在今年4月13日前开工。此外还有一批拟签约的项目。
3月16日下午,张勇军告诉海南日报记者,目前经过先期运作,已接触洽谈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一批项目,包括一批高新技术项目,目前该局正继续跟踪、积极推动,促成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