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调查揭泳池安全漏洞:换水消毒“偷工减料”
每到暑期,很多游泳场馆就进入客流高峰期,但是记者调查发现,余氯含量超标是多数游泳池安全事件的“杀手”,换水消毒“偷工减料”、健康“把关”形同虚设等是游泳池管理中常见的安全漏洞。
泳池尿素超标来源排汗和小便
近期,多地卫生部门对游泳场所进行了检测。2015年广州市游泳场所水质检测结果显示,全市412间游泳场中,有21间不合格%。武汉市7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市136家游泳池中有9家不合格。今年7月的抽检中,贵阳市24家室内游泳馆中完全合格的有4家,合格率仅为17%。
从各地公布的数据看,余氯超标或偏低是最主要的问题。如贵阳市泳池水质余氯含量不达标占比近八成。“游离性余氯过低,就达不到效果;游离性余氯过高,则会有刺鼻的异味并且刺激皮肤、黏膜,诱发哮喘等疾病,同时还会产生三氯甲烷,增加潜在致病风险。”广铁集团疾控中心公共卫生检测部部长王方说。
尿素含量是另一项容易不达标的指标,武汉市9家不合格的游泳池中,有7家尿素超标。武汉市卫生监督所负责人说,泳客排汗以及一些小孩在水中小便是泳池尿素的主要来源。
细菌总数超标也是检测发现的常见问题。北京市石景山卫生监督所检测发现,首钢篮球中心游泳馆等3家细菌总数超标的游泳池中,超标严重的样本细菌总数接近国家标准的3倍。细菌超标严重会引起皮肤病、中耳炎等疾病。
按季度换新水已经算是不错的
按照《游泳场所卫生规范》等相关规定,游泳池必须每天更换新水,而更换的比例通常在5%至10%。但有游泳池经营者对记者透露,一些泳池每周更换整池水的比例不超过1%,能一个季度换一次水的游泳池已经算不错的。
游泳池用水属于商业用水,水价较高。据记者调查,不少营业性质的游泳池换水频率很低,游泳池水多数靠循环过滤补充新水。
杭州的钱先生从事多年游泳馆经营生意,他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杭州市商业用水定价标准,一吨水包括排污费在内价格超过4元,一个1000立方米的泳池,换一次水费用超过4000元。如果每周更换一次,一个月水费就接近2万元。
记者调查了解到,现在不少游泳池采取溢流式循环过滤,其原理是将泳池溢出来的水收集到水箱中,再用循环泵把水抽到沙缸里进行过滤之后重新放回游泳池。虽然毛发等杂质会被过滤掉,但细菌含量等无法降低,而尿素必须换新水才能降低含量。为了省钱,有些游泳池甚至不开或只在夜间开启循环系统。
武汉一家游泳场馆负责人说,长期不换水、循环系统不开,为保持水体清澈,一些游泳馆就大量、反复使用聚合氯化铝沉淀剂,吸附水中悬浮物。肉眼看上去清澈透明,实际上水体富含大量铝离子,会对人体尤其是眼睛带来损害。
一些游泳场馆在消毒上也存在“偷工减料”行为。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般来说,一个1000立方米的游泳池使用的消毒剂、沉淀剂等各种消毒物料,一个月的费用要1万元左右。市场上各类消毒剂质量和价格参差不齐,为省钱,一些经营者就选用廉价消毒剂,消毒效果难以确保。
武汉一家游泳馆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要保证每天接纳量,健康证的要求很少提,“游泳者是否患有沙眼、传染病,主要靠工作人员目测以及泳客自觉”。
据了解,目前全国仅有部分城市每年向社会公布对游泳池进行抽检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