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国 我的故事]第四篇:全民守法

23.10.2014  23:13

  央广网北京10月23日消息(记者陈振玺 孙莹 温飞)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十八届四中全会正在北京召开,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法治中国,我的故事》。继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之后,我们来关注全民守法。

  北京市南四环的南顶路,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办公区,被上访者们视为目的地的来访接待室,就坐落于此。

  平头短发,黑色西装,红色领带,左胸口佩戴着天平法徽,40岁的法官熊俊勇稍作整理,走进一个名为“视频接谈室”的小房间。房间里有专门的远程视频系统,可以与全国99%的地方法院进行视频对话并保存记录。这一天,他将在这儿工作6个小时。

  熊俊勇:渝北区法院吗?当事人叫什么名字?……

  电脑前的熊俊勇,说话不紧不慢,条理清晰,干脆利落。像这样的视频接谈室,这里有17个。熊俊勇和同事们每天要处理六、七十个上访案件。

  熊俊勇:我在头一天,就要通过系统查看第二天有多少需要接访的案件,所有的案件材料,都已经扫描上传到系统里边。

  这个月初,熊俊勇接谈了湖北鄂州的李海英,她为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伯父申请烈士待遇,被有关部门驳回,当地法院不肯受理,李海英就到北京上访。两年跑了8次,每次都无功而返,因为她没携带关键证据,而且方言太重,说不明白。没想到视频接访,一下解决了她的难题。当地法院不仅要提供视频设备,还要派法官陪同一起视频:

  熊俊勇:比如说,有些像江西、福建等地的方言比较难懂,即使当事人坐在我对面,我们也很难听懂他在讲什么。但是有当地法官在,可以起到一个间接翻译作用。第二个,对案件的事实,三方坐到一起,可以做一个真实的还原,防止两头讲的情况不真实。

  目前,李海英的案件已经进入再审复查程序。当我拨通她的电话时,她连连表示满意和感激:

  李海英:我非常满意,我去一次,来去要待几天,每天吃喝都非常节约,去一次要带两千多(块钱)。

  记者:就是你每天都特别节约,吃住都很不好的情况下,都要花两千多?

  李海英:对。

  在熊俊勇看来,自己给李海英最大的帮助,不是省下多少钱,更是开启了法律思维。民意需要畅通表达,司法也需要公正公平。

  熊俊勇:作为涉诉信访这块,我希望四中全会之后呢,能真正将涉诉信访纳入到法制的轨道上来,依法实施涉诉信访的权利,使广大访民真正感受到公平和正义。这是我们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