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退塘还湿、河道治理、新造红树林等方式引湿地入城
自然,离城市中的你有多远?自然,又离城市中的你有多近?在如今琼岛的各大城市,于繁华商圈、车水马龙之外,市民想觅得一份大自然的静谧清幽,也并不是难事。只消寻一处湿地公园,在家门口就可以观赏芦苇湖畔摇曳,游鱼水中嬉戏,偶见白鹭群飞的自然美景。
近年来,海南各城市飞速发展,却不忘自然生态的修复。不少城市的河流入海口、原始滩涂地变为湿地公园,鹭鸟纷飞、沼泽湿地、红树成林,这些原生态美景重现人们眼前,在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人士的巡护监测下,一些新物种也不断被发现,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画轴在人们面前正徐徐展开……
很少有生态系统能像湿地般,总是出其不意地出现。
山上或海边,河口或田洋,没有固定形态的它们,几乎可以将任何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带滋养成生命的容器。这一容器包罗万象,有飞鸟、走兽,有水草、红树,也有数不清的昆虫与底栖生物。
如此开放又包容的湿地,却一度与城市站在了对立面。
过去一百年间,伴随城市扩张,全球超半数湿地遭摧毁。翻开两张相隔半世纪的琼岛地图,比照曾经纵横交错,而今已然被抹去的河湖沼泽,亦可窥见昔日海南“失地”之困。
为何不试试像湿地一样开放、包容?
以退塘还湿、河道治理、新造红树林等方式引湿地入城,过去数年间,海南持续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力度,建成一批兼具保护、科普、休闲等功能的湿地公园,如今已有国家级湿地公园7个,省级湿地公园5个,人与自然的距离在不断拉近。
海口——湿地课堂享自然
3万公顷,这是海口湿地的总面积。
尽管家底颇丰,“湿地”一词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飘忽于人们的视线之外。相比森林与海洋给人们带来的直观感受,很少能有人说清楚到底什么是湿地。
什么是湿地?2016年,海口打响“湿地保卫战”时,不少人开始追问。
目光最初定格在美舍河。这条纵贯椰城南北的城市内河,启动综合治理工程后,破天荒地拆掉混凝土堤岸,将一株株红树植物从海岸潮间带移植过来,插进了裸露的淤泥里。
海口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的莲花在夏日盛开。海南日报记者李天平摄
它们扎下根、抽出新叶,“呼朋唤友”地引来鱼翔鸟跃。昔日的“黑臭水体”被滋养成湿地生态廊道,惹得不少海口人眼前一亮:原来在城市里,也能离自然如此近。
2017年,美舍河获批试点建设国家湿地公园。到湿地公园去,成为人们休闲游憩的一种新选择。“不仅是休闲游憩。”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所长卢刚注意到,随着湿地入城,海口自然教育也悄然开启着“新纪元”——
一些学校把课堂搬进湿地公园,不少家庭的亲子活动变成湿地赏鸟、寻蜻,以至于如今再提及湿地,就连孩子们也能轻松列出一长串“湿地明星”的名字。
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李幸璜摄
湿地公园变成生态学堂,五源河是绝对的主阵地。
这一位于海口西海岸的国家湿地公园,过去几年间,相继成立湿地教育中心、启动公益保护地项目,探索出一条政府、基金会、社会组织、志愿者合力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实践路径。
截至目前,五源河记录到503种维管束植物、152种鸟类,光是今年便已发现14个物种新记录。城市与湿地、人与自然到底该如何共处,显然,五源河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湿地没有“标准照”,这意味着湿地公园的建设也从来不是千篇一律。
将鱼塘塘坝打开,河道疏浚、连通水系后,在滩涂上种下红树……在海口江东新区,曾被人类养殖行为压迫得几乎快要“喘不过气”的迈雅河、道孟河、芙蓉河,正以另一种方式蜕变为湿地公园,并得以顺畅呼吸。
不难发现,城市依旧在扩张,湿地已不再“失地”。
三亚——红树绕城一水牵
依海而兴的三亚,在本地人眼中,却是因河而灵动。
一道从西北而来,一道由东北而至,两湾碧水呈“Y”字形穿城而过,冲刷出两河三岸的城市骨架。东、西两河,合称三亚河,交汇又分道,紧接着再次交汇,携手奔腾入海。
特殊的地理位置,让三亚河对海潮涨落极为敏感,呈咸淡水梯度变化。其他植物唯恐避之不及,偏偏“红树家族”却安之若素,带着浩浩荡荡的气势,一簇簇、一垄垄地安营扎寨。
三亚,由此也成为全国唯一在中心城区有原生红树林的城市。
红树在城里,让推窗即见湿地成为三亚人的日常。但如此近的距离,也注定了城市化进程将给这片红树林湿地带来更直接的影响。过去多年间,一些盲目的填埋、侵蚀,使得红树林“地盘”越来越小,群落斑块严重碎化。
灰脉褐蜻。卢刚摄
要发展,还是要生态?三亚有自己的思考。
2015年,三亚成为全国首个“城市修补、生态修复”试点城市。以此为契机,三亚河红树林湿地,这一集森林、滩涂、水域于一体的复合生境,迎来了一场系统性的生态修复。
一方面,在河岸沿线残次、断带和宜林滩涂地,“见缝插针”地补植各类红树林苗木,将碎片化的林斑一一重新串联;另一方面,通过完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严控面源污染等举措,全力治理三亚河水污染。
最先发现变化的,是白鹭。2016年夏天,这群本该北归的候鸟,流连于三亚河畔的红树林间,迟迟不肯启程迁徙。
也是在这一年,三亚东河获批试点建设国家湿地公园。2017年,这一试点建设范围扩大至三亚西河,全流域保护总面积达1843.24公顷的海南三亚河国家湿地公园,由此开始探寻保护与利用的平衡点。
既要最大保护,又不排斥适度利用,这正是城市湿地公园与湿地保护区的不同之处。尽管如今公园建设工作仍在进行中,这片洋溢着热带风情的红树林湿地,早已不断释放出生态红利——
三亚河畔熙熙攘攘,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愿意将这里作为休闲放松、舒展筋骨的“打卡地”;而在靠近三亚河源头的生境里,不久前更是监测到了海南山鹧鸪、小灵猫等“稀客”。
人与动物,都在靠近。在三亚河红树林湿地,城市里的“诗意栖居”正成为可能。
陵水——只此青绿潟湖间
潮涨,红树林枝干几乎全部被淹,只有较高的树冠露出,宛如海上“绿岛”;潮退,鱼虾螺蟹纷纷“登台唱戏”,展翅盘旋于绿荫上的鹭鸟更是循味而来……
这里是海南陵水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一处镶嵌在陆地与海洋之间的生态廊道。
每年寒潮来临前,不畏重山、飞越万里的候鸟们总会如约奔赴于此。“一抬头,乌泱乌泱全是鸟。”群鸟翩跹的画面一直留在当地村民的脑子里,直到20世纪80年代,成百上千个渔排纵横交错,一口口鱼塘、虾塘延伸至宽阔海面,开始不断蚕食这片湿地。
也难怪渔民们格外钟情于此——
海岸边,泥沙堆积形成的堤岛将两汪水域圈住,似封闭湖泊却又有水道与外海相连,由此形成的新村、黎安两大海岸潟湖,集珊瑚群、海草床、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于一体,吸引鱼虾贝蟹等大量海洋生物群落栖息于此。
两大潟湖变鱼塘、虾塘,带来的是湿地的萎缩。好在,一场退塘还林生态修复行动的启动,正重新擦亮“双眸”。去年,陵水共清退养殖鱼塘、虾塘7788亩,通过人工种植红树植物,让红树林湿地面积增加了逾3000亩。
“种上红树后,空气变好了,水也清澈了,连鸟儿都变多了。”住在湿地公园附近的村民顾雷说,自从鱼虾塘变绿洲,来游玩的人逐渐多起来,甚至有村民开始考虑将自家房屋改成民宿,尝一尝“旅游饭”。
一趟趟往陵水跑的卢刚,也敏锐察觉到了变化。“过去几年,这里的珍稀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恢复得相当不错。”“相当不错”的除了日渐恢复的红树植被,还有由当地政府、民间环保组织共同参与、共同建立的巡护监测机制。
“与一般的城市公园不同,湿地公园兼具‘湿地’和‘公园’两个特性,它是需要被保护的,但我们不可能每建一个湿地公园,就成立一个新的保护机构。”在卢刚看来,公众是湿地公园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参与者,“而如今在海南,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湿地公园的保护工作中,正是一个好的开始。”
昌江——湿地如画引鸟来
成片的木麻黄树高高耸立,将琼岛西线的风沙抵挡。踩在松软的落叶层,脚底嘎吱作响,惊起几只觅食的褐翅鸦鹃。一阵“扑棱”声响起,顺着动静穿过树林,鹭类、鸻鹬、鸥类从头顶掠过,紧接着又落在大大小小的湖塘。
在树上,在湖边,在草地,在昌江海尾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鸟儿从来都是主角。
三宝鸟。昌江爱鸟队提供
它们原本不会选择来这儿。20年多前,与棋子湾一水相连的这片海滩,放眼四望,曾是草木凋零、黄沙遮天。源于对绿色的渴望,人们年复一年营造海防林,顽强阻断风沙。
绿意一片片延展,将一汪汪独特的滨海内陆淡水沼泽湿地庇护,有树有水,有林有海,独特的小气候由此形成。2017年12月,昌江海尾国家湿地公园获批开展试点建设工作。
斑丽翅蜻。卢刚摄
从民营企业建设管理到成立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再到越来越多的爱鸟人士自发成立昌江爱鸟队,保护的力量不断加强,海尾湿地的惊喜也不断涌现——
“世界最美水鸟”紫水鸡落户,这里也成了它在海南唯一的栖息地;“稀客”棉凫时隔117年后重返海南,同样将落脚点选在了这里。不久前,灰尾漂鹬、普通燕鸥两个新物种相继被监测到,再加上今年4月记录到的赤膀鸭,这意味着,如今在海尾湿地,至少已有163种鸟类找到了自己的生态位。
黑脸琵鹭栖息在海南昌江海尾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海南日报记者李天平摄
湿地生态美,引得候鸟如约归,也吸引游览者纷至沓来。
“看,野菠萝树丛里有一只紫水鸡露出头了”“那边有一只栗喉蜂虎抓到了蝴蝶”……到海尾,看鸟去!在琼岛西线,在这片北国风光与江南水景交织的神奇土地上,湿地公园正成为当地的新地标。
原标题:
以退塘还湿、河道治理、新造红树林等方式引湿地入城
城市湿地亦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