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是谁的利好

11.11.2014  13:06

  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昨天发布联合公告,正式启动沪港通股票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沪港通下的股票交易将于11月17日开始。这意味着A股市场的对外开放迈出了关键一步。

  沪港通此前已预热了大半年,本来市场预期应于10月底之前推出,但在一些非市场因素的干扰下,沪港通一度“卡壳”。于是,市场预期转而悲观,甚至有传闻称,沪港通可能无限期延后。恰逢APEC会议召开,10月9日,在北京出席APEC相关活动的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向国家领导人表达了香港方面期望尽早开通沪港通的愿望,中央给出的反馈是,沪港通很快就会正式推出。这个“很快”真的很快,中央领导表态后的第二天,沪港通就获准启动。当然,“扳机”扣动后,沪港通可以被顺利激发,也离不开此前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沪港通技术方面的准备在10月份就已完成,两地交易所已进行了多次演练。

  沪港通批准放行,首先是内地、香港两地股市的利好。昨天上午,沪港通启动的消息一出,两地股市均放量大涨,其中上证指数收盘涨幅达2.3%。利好股市的原因显而易见,沪港通将为两地市场带来一定规模的增量资金。以沪市为例,开通初期,由香港进入的资金总额度3000亿人民币,每日额度130亿。昨天,沪市单日成交金额超过2400亿元,相比之下,每日130亿的额度并不算多,但沪港通对于内地资本市场的意义,远非百亿资金所能衡量。

  沪港通是内地资本项目开放的里程碑,也是内地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新起点。目前中国的实体经济已高度全球化,但作为“上层建筑”的资本市场开放程度较低,仍处于相对封闭状态。沪港通容许海外投资者透过香港进入内地A股市场,也让内地居民可以通过上海交易所买卖香港股票,这无疑为内地资本市场开启了一扇开放之门。沪港通还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催化剂——沪港通实行人民币循环,进来的是人民币,出境也必须是人民币,这让人民币通过香港交易所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中的投资货币。人民币作为投资货币的规模不断扩大,有利于其成为他国的储备货币,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

  沪港通不只是内地资本市场的利好,对香港而言,沪港通也是块“肥肉”。香港之所以能在内地资本市场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扮演“独家中介”角色,是因为香港目前还是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但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并非不可撼动。上月14日,英国政府宣布成功发行30亿元以人民币计价的国债,英国成为首个发行人民币国债的西方国家。英国财政大臣随后宣布,伦敦已成为“人民币交易和投资的一大全球中心”。英国之外还有新加坡,自2011年起,新加坡的人民币产品发展速度比香港更快,人民币和新元的直接交易目前也已启动。据媒体报道,在沪港通延期推出期间,有香港金融界人士担忧,香港民间局势不稳,或导致内地调整策略,考虑“沪新通”、“沪伦通”等新业务。

  好在沪港通在经历短暂延期后已正式启动。沪港通开启了内地、香港股票市场交易的互联互通,打开了内地资本市场创新改革的大门,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沪港通是内地资本市场的利好,更是香港经济社会发展的利好,两地需要共同努力兑现利好,让中国股市更深地融入国际市场,让中国经济更稳更快地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