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边防支队警官肖泽华:当好渔民“守护神”
夜幕降临,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镇新村港渔民陆续收工上岸,“肖所值班?上岸不?”开船经过边防派出所设在海上的警务室,许多渔民大声招呼还在忙碌的肖泽华。这个刚来半年的肖副所长已经与几千渔民“混”得很熟悉了。
肖泽华2010年6月毕业于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海南少数民族特招班首届毕业生。毕业后,他入伍到海南边防总队陵水边防支队,现任新村港派出所副所长。
“非常感谢省政府推行的少数民族特招班,我才有了今天。”肖泽华坦言如今的成绩得益于在大学期间打下的良好基础。
3个月绘出《新村港养殖渔排分布图》
“只要是能够报效家乡、服务家乡,无论在哪个岗位,我首先都要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发挥自己的力量。”这是肖泽华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今年1月,肖泽华调任新村港边防派出所海上警务室。在这个连接南湾猴岛、海域面积约3万亩、素有“海上村落”之称的新村港村里,有常住人口2346人、渔船1285艘、渔排养殖户546家,成千上万个渔排在海上连成一片,成了名副其实的“疍家渔村”。
面对全新的工作岗位,为尽快掌握海上渔船渔民信息,熟悉港口情况,肖泽华第一时间走访了当地渔船渔民,了解渔船渔民生产作业情况。每次随摩托艇出警,他都认真记下所经过海域的概况、特点,及时将当天工作情况整理成日记反复研究。历时3个月,肖泽华走访港内565家渔排,参与并摹绘出了《新村港养殖渔排分布图》,为港口治安管控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尽心竭力充当渔民“守护神”
2015年元旦前夕的一个晚上,新村港的海上居民都已入睡,此时肖泽华正带领官兵驾驶船艇行驶到港内渔排第三养殖区的位置。这时,肖泽华忽然发现远处的老张家渔排有一股奇怪的亮光。这股亮光并不是从房屋内或路灯发出的,而是在渔排的网箱处。
就在肖泽华还在思考这奇怪的亮光是什么的时候,亮光忽然“变大了”。
肖泽华意识到渔排发生了火灾,迅速带队驾驶巡逻快艇赶去灭火。因扑救及时,失火渔排除一块泡沫和部分木头烧毁外,其他物品未遭受损失。此时老张一家才被民警们的灭火动静惊醒,得知渔排失火情况后,老张紧握着肖泽华的手说:“若不是你们及时为我扑灭火灾,我们这些排上的人员和这价值几百万元的渔排都不知道会是怎么样呢!”
此外,了解到辖区从事鱼肉加工的张某在鱼肉保鲜上存在技术困难,肖泽华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张某出谋划策,联系专业技术人员,成功地帮助张某解决了鱼肉保鲜的技术困难,让张某对这名懂技术的边防民警刮目相看。
创新海上社区警务管理模式
为适应海上社区治安的新形势、新要求,不断丰富完善海上社区警务管理模式,肖泽华还多次走访新村镇法庭,探索推出了“3+1矛盾纠纷合作调解工作法”。肖泽华解释说,“3+1矛盾纠纷合作调解法”就是邀请1名司法调解员、1名村民代表、1名村治保主任与民警村官联合走访调解,与陵水县人民法院新村法庭形成联动,将“流动法庭”搬到海上警务室,搬到渔民的渔排上,将民事诉讼、民事纠纷调解、裁定和判决前移,形成了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
肖泽华紧紧地将自己与这片港口联系在了一起,与他管辖的渔船渔民联系在了一起。肖泽华在自己的工作日记中写道:“边防官兵们无悔于生与死的考验,是因为这身橄榄绿的军装,是因为对祖国的无限的忠诚,对人民的执著和真爱。”(记者 程范淦 通讯员 夏勇)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