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遗存印证海上丝路繁盛

29.07.2015  21:02

  2015年4月12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西沙群岛2015年度水下考古工作正式启动。经过2年多时间的精心筹备,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西沙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金银岛一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调查拉开帷幕,当天,由25名队员组成的西沙群岛水下考古工作队搭乘以“中国考古01号”为指挥船、共4艘船组成的考古船队从海南文昌清澜码头出发前往西沙。

  据介绍,本次考古活动主要有四项工作重点:一,对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进行水下考古发掘;二、对金银岛一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调查;三,甘泉岛遗址陆地考古调查;四,永乐环礁礁盘外海域物理探测调查。

  该项目是在国家文物局的领导和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海南省文物局的监督管理下,在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参与和三沙市人民政府的协作配合下,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海南省文物局共同组织开展,是对南海水下文化遗产进行综合研究和科学保护的一个重要项目。

  首次探明珊瑚岛

  礁水下遗存

  西沙群岛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侧是宣德群岛,东侧是永乐群岛,本次西沙水下考古的工作目标是由8座海岛组成的永乐环礁。其中重点是珊瑚岛、金银岛和甘泉岛。珊瑚岛位于西沙群岛永乐环礁的西北侧,东北为全富岛,西南为甘泉岛,珊瑚岛1号沉船遗址位于珊瑚岛东北方向500-1000米的海域内,发现于2010年。2012年和2014年考古人员对其进行了水下考古调查,基本摸清了遗址的分布范围,文化内涵和堆积状况,初步确定为清代遗存。

  自4月12日至今,水下考古人员已在西沙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水下考古工作,探明珊瑚岛清代沉船遗址。

  此次西沙水下考古重点是位于永乐环礁西侧的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在之前的水下调查中,考古队员通过对水下遗存的初步判断,推测这些水下遗存为清代晚期。此次考古中,根据实际探测,遗址面积达到了2000多平方米,水下遗存以石构件为主。有石板、石条、八棱柱、柱础、瓷片等300余件。其中有7尊石像尤为重要,3尊女像4尊男像。只有一尊男像还保留有头部,这尊完整石像通体身高1.4米,脚下有一个20厘米高的连体底座。面部轮廓清晰,线条流畅,五官清秀,这些石像服饰有突出的明代特征。

  西沙水下考古队领队邓启江表示,有两尊石像的右手持有笏板,笏板是当时明朝的官员里面比较流行的风格,衣服上还有仙鹤的补子纹样。所以推测这些石像的明代风格还是比较明显的。

  男像身形高大,腹部隆起,系腰带。女像身形纤细,手中分别握有方盒、花瓶等物品。根据一同出水的少量瓷片来判断,该遗址的年代为清代晚期。但石像为何又是明代装扮,这些石构件又是做什么用的呢?

  邓启江表示,这些雕像主要用于祠堂跟庙宇,与现在福建地区的有些祠堂跟庙宇的石像有着相同的风格,包括有一些石质的建筑构件,也在福州地区的祠堂跟庙宇中发现。

  初步判断,这是一艘满载石构件的货船从中国福建沿海出发,驶往东南亚地区,遭遇极端天气在西沙珊瑚岛触礁沉没。

  在本次考古活动中,考古人员还完成了对永乐环礁上的中国最南端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泉岛唐宋遗址进行了陆上考古调查。考古人员在甘泉岛中部地势较低的平地上发现多处珊瑚石砌筑的房基,并发现了宋、明清、近代各时期遗存共17处,采集标本55件。其中,明清遗存发现珊瑚砌筑的小庙两座、古井一座以及散落的少量瓷片。

  高科技与DIY相结合

  保障西沙水下考古

  5月13日上午9点,三沙市永乐环礁海面平静,洁净的海水在蓝天的映照下海天一色。白色船体的“中国考古01号”船静泊在水面上,这是“中国考古01号”船自去年9月下水后首航南海。以往西沙水下考古,大都租用渔民渔船,而这次驶向深海考古的,是900吨位的“中国考古01号”船。作为我国第一艘专业考古船,此前该船在辽宁丹东等海域对甲午海战水下文物考古进行过打捞试航,其装备的360度舵桨系统能够灵活调整船位。该船设有潜水工作室、考古仪器设备间、出土文物保护实验室、空气隔离舱和高压氧舱,装备多波束声呐、磁力仪等目前世界先进的探测设备,考古人员还采用陆地信息采集、空中航测遥感等高科技立体搜寻探测手段用于本次考古工作。此外,除了指挥船以外,还配备了其他三艘不同特点不同吨位的辅助船参加考古工作,这也是海南历年水下考古工作力量最强大的一次。

  乘坐快艇向永乐环礁珊瑚岛东北方向行驶。很快,就看到了漂浮在海面上的考古工作平台。登上平台后,工作人员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平台下面就是西沙珊瑚岛1号沉船遗址。

  平台上的一个大电视屏幕上正在播放三名水下考古人员在水下工作的场景。邓启江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水下考古的作业内容与田野考古大致相同,但相比较而言,陆地上很容易就完成的测量、拍照、取样等工作,到了水下就会困难很多,因此水下考古人员每天的工作时间有限。

  本次水下考古中,考古人员动用了许多先进的科技设备和技术手段开展水下考古工作。像这个电视屏幕此时播放的图像正是由水下摄像头实时传输上来的。这样,一方面方便平台上的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水下工作情况,一方面也同时完整的记录了水下考古的全部过程,为今后的考古研究分析提供第一手的视频资料。

  “除了先进的科技设备和技术手段外,我们水下考古队员也充分发挥出各自的聪明才智,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些工作设备,为考古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邓队长介绍,这两个工作平台是到了西沙后在工作船上现场制作的。工作平台是由大小两个工作平台组合而成。大平台为6×6平方米,主要用于潜水平台和放置大的空压机、抽水机等设备,小平台为4×5平方米,主要用于起吊石构件(平台上安装有手动和电动的滑轮装置各一套)和将石构件转运至工作母船(用小艇将装载有石构件的平台拖至工作母船,再用工作母船上的吊机吊运上母船)。除了工作平台外,水下考古队员朱砚山还设计制作了一个小型气象站,可以记录气压、气温、湿度、风力、风速等数据。

  据悉,考古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金银岛一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调查和永乐环礁礁盘外部分海域物探调查。西沙群岛2015年度水下考古工作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邓启江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西沙群岛在我国南海战略中具有重要作用,该海域的水下文化遗产无疑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西沙群岛和“海上丝绸之路”所特有的文化特性,是南海文化底蕴的象征,而对其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是维持这一文化特性的重要措施。

  西沙水下遗存知多少?

  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部,是南海四大群岛之一。海上丝绸之路在南海的南北航线上,西沙群岛正当航行的要冲。在当时的几条航线上,西线经北礁北侧和西侧,沿珊瑚岛、金银岛、中建岛南下,为传统的南海航线。

  据介绍,目前西沙群岛海域共计发现有100余处水下文化遗产,大多位于礁盘上,时间从五代直至清代晚期、近代,大多为散落的陶瓷器残片堆积,以及碇石、石构件、铁炮、铜钱、玻璃器,遗物类别丰富,但保存状况大多不佳,基本上都遭到过盗捞。

  在此前开展的对于西沙水下考古的发掘和调查中,考古人员在西沙群岛各处岛礁和海域中都发现了种类繁多的陶瓷器,应为沉船遗物。北礁北面和东北面,正对我国内地船舶南下的航线,所承载的物品全部是我国内地出产,特别是明代文物的大量出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与活跃,充分证实这多是郑和率领船队的遗物。

  西沙水下考古工作队在西沙群岛北礁、华光礁、咸舍屿和银屿等地进行的水下考古发掘和调查,发现13处古代水下文物遗存,这些遗存中的一部分是确凿无疑的古代沉船遗址,出水文物多达1500余件,有陶瓷器、铜器与石雕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