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造林人”于丹:草长平湖 丹心织梦

15.10.2014  17:45

于丹在梁子湖里将浮出水面的水生植物捞起,准备重新种植。新华社记者郝同前摄

小小生态站开启一项国内空白研究

      1992年,博士毕业的于丹来到珞珈山开展以“长江中下游淡水湖泊调查”为课题的博士后研究,他惊喜地发现了武汉近郊的梁子湖这一片纯净的绿水。于丹知道,“20世纪80年代以来,湖泊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和可持续利用逐渐成为国际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但此类研究在国内还是空白。”本就对水生植物感兴趣的于丹决定向这个空白领域进军。

      当年梁子湖的湖心岛是一片尚未开发几近荒芜的野草地。岛上零零星星地有着几户打渔的农家,除此之外,便是湖山相映的大自然。带着梦想而来的于丹在这座湖心岛上建起了武汉大学梁子湖野外生态站。

      条件艰苦、缺少经费,于丹带着学生们只能借宿于岛上渔民设施简陋的平房里。寒风呼啸的严冬,平房里冷得如同冰窖:骄阳似火的盛夏,屋子里热得堪比火炉。于丹驻扎小岛坚持科研的心情却从未改变,甚至一连十几个春节,他都和家人在岛上度过。

研究站的学生们在实验平台上维护水族箱中种植的水草。新华社记者郝同前摄

半世水草情承载一个科研赤子梦

      从采集种苗到培育筛选,再到破译生物学规律、人工大面积种植,连年不断地种水草、挖水草,于丹在梁子湖的水下森林里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特别是将种苗移植到湖中的过程,每种一棵草都要潜到水底30多秒,用手刨坑埋好,有时要潜水几次才能种好一棵水草。五十七岁的于丹和学生们一样,不断地潜入水底又不断冒出水面换气。

      除了扎在生态站做研究,二十多年来,于丹还带着学生从黑龙江漠河到海南岛三亚寻找各种新的水生植物,不仅辛苦更是凶险。在秦岭考察,他不慎掉入水中砸折了膝盖骨。去海南调查,他在山里迷了路,带着所剩无几的饮用水走了整整一天,才幸运地被人带出迷雾。

      但回想自己走过的路,于丹的内心尽是坦然。23年苦心钻研、孤寂漫长的时光,在于丹看来却是有着多少金钱和荣誉都换不来的精神愉悦。

      在于丹和学生们的不懈努力下,2005年,“梁子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批建设,于丹所在的生态学学科也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岛上的实验条件有了很大改观,也终于建起了配备先进实验仪器的实验楼。

研究站的学生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新华社记者郝同前摄

遍地皆桃李诉说一颗师者授业心

      如今,于丹老师的学生,很多已经成为国内水生植物研究领域内的一流专家。22年来,从岛上走出的18名博士生,已经有15位晋升高级职称并主持过国家级科研项目。于丹老师也总共发表了100余篇研究论文。

      现在的梁子湖,以其282种水生高等植物成为我国水生植物种类最多的湖泊。于丹团队的研究,也将中国已知水生植物种类由原来的275种增加至500种以上。

      “人生就是从一个始点走到终点,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当你走完这段路,给这个社会、世界留下点什么,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多年以来,于丹正如他话中流露的意念,始终初心未改,步履不停。(中国青年网记者 廖书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