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毛感山兰节助力生态文化和绿色旅游

23.11.2015  15:54

  山兰稻、山兰酒、山兰歌、山兰舞....11月21日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毛感乡毛位村委会南新村小组,举办首届独具特色的山兰节,宣传原生态稻作文化和当地绿色旅游资源,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赏山兰稻、品山兰酒、醉山兰情。

  南新村是个黎族村庄,也是个移民村小组,全村27户100多口人,却只有37亩旱田。由于田地长期缺水,村民除了种植些许水稻外,因地制宜发展山兰稻和四菱豆等特色农作物。

  “南新村虽然人多地少,却有着天生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村小组组长、黎族妇女朱兰香说,“我们村庄靠近毛感溶洞和仙安石林,近几年来这里的游客日进增多,知名度也在逐渐提高,所以村里萌生了举办山兰节的念头,依靠旅游资源,带动村民脱贫。

  11月21日上午10时,首届毛感山兰节在南新村山兰坡上正式拉开序幕。山兰坡下,黎族村民早早就摆起了一排特色美食摊:山兰酒、山兰稻、山兰米、竹筒饭以及五脚猪、黄牛肉、石鲮鱼和山果等特色产品琳琅满目,引得外来的游客有的相互品赏,有的争相抢购。

  而山兰节的主打活动是民俗表演。舞台是收割后的山兰地,四周是用竹子和山兰稻穗搭起的看台。村民们顶着冬日,载歌载舞,自编自导自演了《山兰园》、《爱劳动》、原生态民歌和竹竿舞等丰富多彩的节目,现场观众和八方来客大饱眼福,大呼过瘾。

  活动还安排了毛感溶洞、仙安石林和千龙瀑布观光,森林峡谷徒步,体验捕鱼、捉虾、捡螺等内容。晚上,还举行了篝火晚会、黎歌传唱和主题电影等,使偏僻的南新村打破了往日的宁静,一股新风和喜气充溢村内外。

  就读于海南大学的法国小伙子李安听说南新村开办山兰节,一大早就赶到山里来,品山兰美酒、听黎族山歌,看民族舞蹈。他意犹未尽,晚上还露营南新村,与村民同喜同乐,感受黎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李安感慨地告诉记者:“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美食环保生态,文化独具一格,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深深地喜欢!

  毛感乡乡长王魁介绍,举办山兰节目的是宣传黎族传统文化,借助毛感溶洞和仙安石林的旅游资源,开发民宿、露营等旅游产品,打造黎族苗族舌尖上的美食,助推农民增收致富。11月21日晚上,南新村迎来了第一批客人——100多名三亚游客在这里露营夜宿。

  山兰稻  山兰稻是黎族的山地旱稻,是黎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筛选出来的适宜干旱地带种植的稻种。

  早在原始时代,勤劳的黎族人民及其先民就能根据海南的独立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用自己的双手培植出适于旱地、刀耕火种的旱稻品种——“山兰稻”。1932-1933年,中山大学农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崖县(今三亚市)发现了“庞粒”的野生稻种,在保亭亦有类似的野稻栽培种发现。史书记载:“山稻,种于内图及黎山中,燔林成灰,因灰为粪,不需牛力,以锥土而播种焉,不加灌溉,自然秀实,连岁有收,地乃去之,更择它处。”山兰稻虽好,但种植却不易,需经过砍伐树木、焚烧、下种、看护、除草、收割等一系列的生产过程,属于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利用焚烧的方法,将地面的草木烧为灰烬作为作物生长必需的肥料,同时也使地表接近10厘米的土壤变得疏松,有利于耕作,而且也能烧死地表的害虫。所以,种植山栏稻不但是黎族的特色,更体现了黎族人在与大自然的共存中表现的智慧。

  山兰米

  山兰米是很珍贵的食物,有关资料记载,“其粒绝白”,“一家煮山兰饭全村香”,营养丰富,是黎族迎接贵客的珍品。用山兰米酿的酒称为山兰酒,由于具有独特醇厚的芳香,有“黎家茅台”的美誉。然而传统种植山兰稻这种耕作方式是以破坏大片的森林,改变土壤结构为代价的。在地广人稀的时候森林可以通过演替慢慢恢复,到了近现代人口增多给森林和土地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了。现在政府更是明令禁止砍伐森林,山兰稻种植的面积也大不如前。清香扑鼻的山米饭、香醇的山兰米酒也就日趋珍贵。

  山兰,又称“山栏”。史料记载:“山稻,种于内图及黎山中,燔林成灰,因灰为粪,不需牛力,以锥土而播种焉,不加灌溉,自然秀实,连岁有收,地乃去之,更择它处。

  种山兰,是过去黎族同胞一种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一年一造,不用耕作翻土,就在砍山后放火烧过的土地上播种、管理、收获。(特约记者黄青文摄影报道)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