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去这些行业工作是笑话? 薪酬等数据告诉你

24.05.2016  10:27

  近期,媒体公开报道某金融企业“降薪减员”消息引发了大众甚至即将踏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高度关注,甚至一些网友调侃,“躺着赚钱的金饭碗碎了一地,还是别去金融圈工作了。

  中新网记者梳理发现,尽管金融行业出现盈利增速下滑以及个别减薪现象,金融行业员工薪酬依然排在各行业之首。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毕业生期望就业的前两大类行业依次为IT和金融行业。这两个行业也是吸纳应届生就业的大户,从业人员数量持续稳步增长。

   金融、IT去年平均工资超11万 位居各行业前列

  国家统计局5月13日公布的2015年平均工资数据显示,全部一套表平台被调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3615元,同比名义增长7.3%。在非私营单位中,年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业114777元,首次突破11万元,增幅相对较低,同比名义增长为6%,增幅回落2.6个百分点。

2015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分行业年平均工资。来自国家统计局

  在非私营单位中,年平均工资超过11万大关还有位居第二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人们日常所称的IT业),为112042元,名义同比增长率为11.1%。位居第三的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为89410元,名义同比增长率8.7%。年平均工资最低的行业是农、林、牧、渔业31947元。最高的金融业与最低农业行业平均工资之比为3.59。

  不过,私营单位中,金融业(主要是各种保险代理、典当行和投资咨询公司)2015年平均工资仅为44898元,行业排名第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则以57719元位居首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50441元位居第二。

   金融上市公司员工年薪超20万 券商人均高达46.8万

  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16家上市银行去年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平均每人为26.61万元,相比2014年的26.96万元,小幅下降。

  银行人员薪酬小幅下降的后面,银行的净利润增速连续第5年下降。5月9日,安永中国发布报告显示,我国26家上市银行(包括16家A股上市银行和10家H股上市银行)2015年净利润合计人民币1.33万亿元,比2014年度增长2.56%,但增速下降5.47个百分点。

  41家非银行金融(券商、保险、多元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去年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人均为22.26万元。

  证券行业上市公司则以年人均46.8万元雄踞金融行业第一,相比2014年人均增加了10.72万元,增幅29.71%。这主要与去年上半年的股市牛市有关。这一数据变化,与统计局公布2015年平均工资数据相向。统计局公布的2015年平均工资资本市场服务同比增长40.3%,增幅大幅提高18.3个百分点。不过,随着去年下半年以来股市的持续低迷,今年券商薪酬水平,预计将会出现回落。

   IT业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人均13.48万 企业间差距大

  数据显示,2015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A股上市公司整体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62.97亿元,同比增长32.32%;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人均为13.48万元,相比上一年的12.64万元,同比增长6.65%。

  具体单个公司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员工薪酬差距较大,年度人均薪酬最高的上市公司游久游戏为139万元;其次是国电南瑞,人均年薪43万元。同时,有三家行业内上市公司去年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人均低于6万元。

   金融IT业员工数继续增长 成应届生就业吸纳大户

  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金融行业A股上市公司整体员工总数为288.5125万人,相比2014年增加13.4344万人,同比增长4.88%。其中,上市银行员工人数为216.3751万人,增加了6.4375万人;非银行金融类上市公司人员人数为72.1374万人,增加了6.9987万人。

  此外,不包括腾讯、百度、阿里等在海外上市的国内互联网巨头,163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A股上市公司去年员工人数为66.0357万人,相比2014年增加5.8372万人。

  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从实际就业行业来看,IT/互联网/通讯/电子行业成为应届生就业吸纳大户,占比29.5%,其次为加工/生产/制造/汽车行业和金融/银行/投资/基金 /证券/保险行业,分别占比16.1%和13.7%。毕业生期望就业的三大类行业依次为IT/互联网/通讯/电子、金融/银行/投资/基金/证券/保险、政府/公共事业/非盈利机构。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