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产业观察(上):儋州 引进新技术 告别深夜割胶 省时又增收

13.08.2014  23:08
    作为全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加工基地,天然橡胶已成为海南重要的热带特色产业,并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海南胶农通过加强对外交流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使橡胶增产,尝到了科技致富的甜头。
        儋州先锋农场五队的陈光耀,种植了600多株橡胶树,过去靠这600多株橡胶树,每个月的收入不到2000元。2012年6月,陈光耀经人介绍,尝试使用一种名叫“LET超丰收”的橡胶微割高产技术。
        同期声:儋州先锋农场五队胶农  陈光耀 
(使用这个技术以后,胶水比原来增加2-3倍,(多了)300多块钱)
        陈光耀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600多株胶树,每刀湿胶产量40多公斤,收入200元左右,现在每刀湿胶产量最低150公斤,最多200多公斤,收入约600元,是以前的2倍。令陈光耀开心的是,不仅收入增加了,作息时间也改变了。
        同期声:儋州先锋农场五队胶农  陈光耀
(不用半夜去割胶那么辛苦,我吃饱晚饭后去割胶,工作轻松,割胶后就回来看电视)
        “LET超丰收”技术是一套从泰国引进的,用于橡胶树的高效采胶系统,通过缩短割线长度、增加排胶压力、改变酸碱浓度、软化排胶乳管等一系列物理和化学作用,实现对橡胶树的微割高产。这项技术在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推广使用近20年,目前在海南建立了200多个示范基地和示范点,取得良好效益。
        同期声:儋州超丰收橡胶增产技术服务中心  董事长  李军
(因为它是一次性取胶技术,它不是产生胶水的技术,事实上产生胶水是和施肥、管理和割胶技术息息相关的。) 
 
(文字编辑:陈芊亦    视频编辑:王昌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