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四问楼市会撞冰山吗:不会出现日本式断崖暴跌
核心阅读
■业内专家认为,楼市出现的调整既是正常的,也是宏观调控一直所引导追求的。坚持控制投资投机性需求,不盲目扩大杠杆,住房金融就不会引发系统性风险
如何看待增速放缓?
百城房价连涨23个月后首次下跌,但告别高增速不意味着市场终结
“我对住宅市场不看好。我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就是泰坦尼克号,马上就要撞到前面的冰山。”5月底,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的“高调看空”,让楼市走向再次成为焦点。
交易清淡、供需紧张缓解是今年楼市降温最直接的表现。端午节期间,北京住宅交易量创下7年来的同期新低。国家统计局数据也显示,今年前4月,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6.9%。“同一片区,去年夏天中介还说没房源,结果这俩月居然带我们看了50多套房。”上月在北京西南二环买下一套二手房的蔡女士很感慨。
部分城市房价止涨甚至下跌,被认为是楼市分化、降温的标志。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继续增加,且首次出现区域性价格回调。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也显示,今年5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环比下跌0.32%,是2012年6月以来连续环比上涨23个月后首次下跌。
外资机构集体唱衰也为中国楼市增添了一抹悲观。5月,穆迪宣布将中国房地产业预期从此前维持了18个月的“稳定”调整为“负面”。投行巴克莱预计中国内地房地产的衰退趋势将延续至2015年。瑞银则指出,房地产持续大幅下滑将是未来两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下行风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面临拐点。
增速下降并不等于负增长。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冯俊看来,新开工面积、成交量出现同比负增长,是由于2013年同期的基数过大。如果与2008年至2012年同期指标相比,仍属正常增长。“过去增速那么高,现在下降些也是市场正常调节。”
受不动产的特性影响,市场分化不仅是正常调节,也是发展主流。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分析,今年4月,部分城市房价出现环比下降的原因有三:其一,当地居民住房保有水平偏高,其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部分制造业人口随企业迁出了该区域;其三,该区域存在住房供给过量或价格过高问题。房价下降属于正常的市场调节。
房地产市场既然是市场,波动就是不可避免的规律。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认为,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增长,住房市场目前已迈入高基数低增长的发展阶段,这是必然趋势。“行业增速调整并不意味着市场的终结。上涨就是错误,下跌就是‘崩盘’,这样的分析值得商榷。”
对于外资机构的集体唱空,秦虹分析,一方面,一些外资机构对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并不了解,比如父母帮子女购房、全世界最高的首付比例等,将国外市场特点套用到中国市场分析难免有偏颇。另一方面,一些外资机构的数据也缺乏科学支撑。“比如有一份研究报告称2013年中国城市竣工住房面积达25.96亿平方米,比国家统计局数据高了一倍多。据此计算,对市场走势的判断就会有很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