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2棵绿化树变光杆引热议:防风与景观如何平衡?
两棵“光杆树”转交城管监管查处
绿化树防风与景观该如何平衡引市民热议
新闻追踪《谁这么狠剃光两颗树》
7月29日,海口海德路上的两棵绿化树变“光杆司令”引起途经市民的关注。然而,记者联合绿化管理部门一起沿周边走访未能找到砍树的人。防风防汛排除隐患是好事,但一刀切的做法也引起市民的质疑和反思:在海南生活离不开遮阳的前提下,防风与景观该如何平衡?
进展绿化部门报给城管监查
海口海德路上的两棵绿化树变“光杆司令”一事经过南国都市报的报道并未引得“真凶”现身。在采访中,有市民提供线索称是辖区居委会所为,但记者未能成功与居委会取得联系,核实未果。
对此,海口公共绿化管理所副所长谢定友介绍,此次对海德路两棵树的修剪不符合海口绿化管理的规定,按照此树所在的区域,应该由辖区园林部门监管和指导。在树已经被修剪损坏的前提下,该所将向城管部门反馈,交由城管部门进一步监管和查处。
声音绿化树被剃光不是个案
此次绿化树变“光杆司令”的事件引发了市民的热议。多数市民赞成对印度紫檀这种速生树种的修剪予以重度修剪。“砍树枝防风,修剪应该,但把树修得光秃秃,是不负责任的做法。”网友“自乐”认为。
在采访中,还有市民反映曾不只一次见过“光杆”绿化树杵在街头。去年10月下旬,海口市琼山区新城路一带,马路两边的绿化树不论大小均被园林部门“剃光头”,园林部门回应为了防台风,也怕树被刮倒影响城市供电。
“有一次台风天以后,小区在清理树木时,直接砍得只留枝干,好长时间小区居民连个乘凉的地方都没有了。”市民陈先生非常不赞同这种过度修剪的管理绿化手法,海南常年日晒是一大气候特色,赶上雨季和台风天,作为城市景观主体的绿化树要面临“一刀切”做法,在管理上不够合理,管理手段也不够精细。
探讨
在防风前提下保证景观效果
建议分时段隔株修或分次修
海口正在加快建设国际化滨江滨海花园城市,在这汛期加台风期的到来之际,如何平衡防风和景观,这对主要城市绿化超800万平方米的海口市公共绿化管理所是一个新的考验。
今年6月初,海南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吴庆书、杨定海等多位专家对海口市行道树的防风修剪进行了研讨,他们建议在防风的前提保证景观效果。
专家们建议分时段隔株修剪。“尤其是印度紫檀树种,普遍生长过于茂密,树冠冠幅过高问题突出。海秀东路人民公园一侧的印度紫檀,因为长势相当茂盛,且树冠超高,为避免暴风雨带来危害,建议按伞形树冠的骨架截顶及疏枝,树高控制在8米左右”。
行道树的修剪要保证树体主干正直不偏,主枝分布均匀,一般保留3—5枝健枝,形成抗风树体结构,次枝与主枝比值小于0.7,形状完整,树体通风透光,以保证城市行道树的景观效果及满足其功能作用。
在市区道路中高大乔木修剪作业时为保证树形景观及遮阴效果,建议可分为两次修剪。“先修剪顶部过高的主次枝,保留侧下方枝叶,待到顶部修剪过的主次枝长出新枝叶,达到一定的效果时,再修剪侧下方枝叶;也可以整行进行隔株修剪,待已修剪的树木长出新枝叶并具备一定的景观效果时再修剪余下的行道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