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都市森林漳州——福建省漳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纪实
田园都市森林漳州
——福建省漳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纪实
中国绿色时报1月27日报道(作者吴子毅) “闽南绿色门户,海西森林漳州”,这是福建省漳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经过4年多的大力推进,漳州距离这一目标渐行渐近。
如今的漳州,满目青山绿水,处处田园风光。公园、绿地、青山、碧水、蓝天、白云,自然与人文景观交融,呈现出一幕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动画面。一个“百姓富、生态美”,具有优越生态功能的森林漳州逐步凸显田园都市魅力。
合力并举彰显生态立市之本
漳州地处南亚热带,自然条件优越,是一座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一座正在迅速崛起的生态工贸港口城市。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中国。福建省以“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海西”为发展主题,大力推进城乡绿化,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关于加快造林绿化推进森林福建建设的通知》《福建省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确保生态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按照中央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漳州市秉承“生态立市”理念,作出“海西建设、漳州先行”,争创“国家森林城市”,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的战略部署,提出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建设要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总目标,通过打造“水城”“绿城”“历史文化名城”,来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形成“以水为脉、以绿为韵、以文为魂”的城市风貌。
2011年,漳州市正式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全市以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建设为载体,以建设“城市片林”为抓手,体现“近自然”为重点,坚持“名贵”为特色,科学规划,强化措施,逐步构建了生态景观共融、城市乡村互动的森林生态系统。漳州市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福建省森林城市”等称号。2012年,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白皮书》中,漳州生态城市竞争力在全国排名第21位,居福建首位。
目前,漳州市林地面积1291万亩,占全市土地面积的66.7%,森林覆盖率62.91%,森林蓄积量3552.85万立方米,基本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各项任务。
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森林城市建设,2010年,漳州市委九届十次全会及漳州市第十次党代会上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标,并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彰显绿色优势、提升环境承载力和发展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漳州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顾问和市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编制了《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制定了以城市森林、村镇森林、森林通道、重点区位森林景观修复、森林文化、郊野公园等六大森林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创建实施方案。
漳州市政府多次召开创森工作会议,明确创建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出台目标任务考评方案,加强对全市创建工作的督促检查,确保创建成效。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协调,共同推进六大森林工程建设。全市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良好格局。创建森林城市成为漳州的民生指向、生态立市的重要抓手。
城乡联动 打造绿色生态之城
2011年以来,漳州市依托森林工程,按照森林公园要成规模布局、城市片林要以组团体现、新建街道要以彩化提升、绿色通道建设要以林荫化支撑的建设要求,累计完成造林绿化203万亩,不断扩大城乡绿化一体化成果,实现城市造林由零散种植向规模化、公园化、立体化种植转变,农村传统造林由种植一般绿化树种向种植名贵树种和优良乡土树种转变,植树造林的内涵由单纯植树向文化植树转变,整体推进了创建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实施城市森林工程,实现森林走进城市。2011年以来,漳州市共完成城市森林工程造林3.4万亩。在城市近郊,实施了天宝森林公园、云洞岩风景区、龙文塔城市森林公园、九龙江西溪亲水湿地公园、荔枝海公园、九湖公园、林语堂文化园等一批城市公园和郊野公园建设,形成城市外围森林圈。在市区,实施了“三路、四园、五片”森林景观工程建设。“三路”即西环路、漳华路、迎宾路城市道路绿化工程,“四园”即碧湖生态园、芝山公园、漳州森林公园、九湖公园建设,“五片”即环城北路、高校园区、浦头港、香榭花都西北角、聚善堂东侧五大城市片林工程建设。在工程的带动下,单位庭院、小区绿化不断推进,江滨防洪堤、胜利东立交桥及街头绿地、沿街单位、公园围墙等载体垂直、立体绿化工作不断提升,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高楼与森林融合、文化与风景相映衬的城市生态风貌。与此同时,各县(市、区)、开发区(投资区)实施了一批郊野公园或生态公园建设。漳州城市建成区被福建省林业厅列入福建省森林城市示范点,长泰县、南靖县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福建省森林县城”称号,全市100%县(市、区)达到省级以上生态县(市、区)考核命名。目前,漳州市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1.5%,全市各级各类公园达89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57平方米,逐步实现“森林走进城市”。
实施村镇森林工程,建设绿色富美村镇。2007年以来,漳州市通过持续开展“种植名贵树木,建设绿色家园”活动,结合“村容整洁”“富美乡村”等建设,大力实施村镇森林工程建设,探索出园林景观型、森林景观型、特色产业型、旅游观光型、改造提升型、沿海防护型等6种村庄绿化模式。漳州市将绿色延伸至全市乡村每个角落,把园林景观与名贵树木带进千家万户,共种植名贵和优良乡土树木1500多万株,其中种植降香黄檀250多万株,成为全省最大的降香黄檀种植基地,全国第二大的降香黄檀种植地级市,有效推动了全市森林资源结构的优化和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目前,漳州市已建成绿色乡镇44个、绿色村庄1034个、农民休闲小公园1335个,全市省级以上生态乡镇116个(其中国家级91个),占全市乡镇的97%;市级以上生态村1433个,占全市村庄的86%,极大提高了村镇生活环境品质。根据村庄建设特点,漳州市还开展了造林绿化特色村、森林景观村落的创建活动,带动全市“森林景观单位”创建,提升绿化建设水平,丰富建设内涵。
实施森林通道工程,打造森林景观通道。按照“加密、加厚、增色”原则,漳州市全面推进市区通往县(市、区)及风景区森林通道建设,完成了万里森林通道、37处公路园林景观工程、109.5公里绿道,建成42个“绿色生态单位”。城市主干道绿化突出不同特色,如市区迎宾路突出森林景观建设,水仙大街以彩化建设为主,江滨路突出水岸景观建设。按照闽南文化内涵和生态保护要求建设的长为100多公里的闽南文化生态走廊,全方位展示了324国道沿线的闽南文化风情、乡村民俗、山水生态环境、农林花卉资源等。特别是25公里生态走廊示范段,完整的森林景观带覆盖面积60平方公里,成为漳州市农博会、花博会期间,喜迎嘉宾、展示漳州形象的新窗口。目前,漳州市基本实现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路可绿化率100%,县、乡、村道路可绿化率在80%以上,编织了一条又一条绿色通道网络,打造了一批又一批森林精品景观带。
实施重点区位森林景观修复工程,筑建绿色屏障。2011年以来,漳州市共完成绿色屏障建设36.83万亩,重点推进中心城市、县城周边、九龙江流域等重点区位可视一重山和主要名胜风景区的林分补植及森林景观修复,一重山低质低效林分改造面超过90%。漳州市森林生态功能持续增强,森林资源培育连年上台阶,451万亩生态公益林得到较好管护。自然保护区面积进一步扩大,漳州市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面积达8.67万亩,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以下自然保护小区21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省级森林公园18个。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向纵深推进,全市有沿海防护林面积192.7万亩,林带长775公里,海岸线的林带已基本合拢,沿海岸线建成一道“带、网、片”相结合的绿色屏障,九龙江沿岸、沿路与沿途村庄的绿化美化得到较大提升。通过筑建绿色屏障,漳州市森林生态功能持续增强,为全市环境质量评比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作出了贡献。
实施郊野公园工程,展示城市风貌。郊野公园建设是漳州创森的一大特色工程,充分展示了漳州“以水为脉、以绿为韵、以文为魂”的城市风貌。工程建设以九龙江为依托,以山、水、林景观为特色,形成了“一环、两带、七主题”的漳州郊野公园总体格局。目前,全市基本建成20个郊野公园,其中市区郊野公园3个。同城景观水岸公园、云洞岩景区、白云岩景区、蕉林公园、水仙花基地、林场碳汇公园、荔枝海景区、龙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等11处郊野公园初具规模,并逐步向市民开放,成为人们亲近自然、体验郊野情趣、增长科普知识的场所。各县(市、区)郊野公园建设工程也持续推进,形成了木棉庵郊野公园、九龙岭郊野公园、寨子窑村花木特色郊野公园、云霄郊野公园、凤山郊野公园、平和蜜柚特色小西天郊野公园、紫荆山郊野公园、真武山郊野公园、文昌郊野公园等9个特色郊野公园。
创新形式 塑造生态文化之韵
森林文化工程建设是漳州创建森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漳州市多方面、多形式引导人们对森林综合价值再认识,大力促进林业生态文化创作,积极营造健康、良好的森林文化氛围,丰富和发展具有漳州特色的森林生态文化。
自2010年以来,漳州市每年都开展形式多样的“植树月”活动,建立了名贵树木义务认植认养基地,满足社会各界履行义务植树的意愿。同时,各种机关文化、森林文化也融入到创建森林城市工作中。如云霄县检察院创造性地把检察文化元素融入大院绿化建设中,给树木挂上警示牌,赋予其独特的寓意。
漳州市发挥宣传舆论导向作用,在《中国绿色画报》《福建日报》《闽南日报》及漳州电视台、广播电台宣传全市创建工作,建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宣传网站,在城市、县城、村镇设立户外创森公益广告;同时成立创森志愿者服务队,进校园、超市、街道,开展宣传活动。全市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创森氛围,不断增强创森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为普及森林文化,当地编辑出版了《一百棵树的故事》《花语》等10本森林文化丛书,对市、区绿化树悬挂树种标示牌,以长泰天柱山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漳州青少年森林碳汇教育基地、云霄漳江口红树林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东山谷文昌纪念园等教育基地为载体,组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与此同时,组织开展了漳州市古树名木普查,开展了古树名木保护宣传。目前全市有古树名木6557株,其中一级古树266株、二级古树1184株、三级古树5096株、名木11株,均得到保护。此外,龙海枫香、台投区荔枝分别获得福建枫香王、福建荔枝王“树王”称号。通过一系列活动,人们提高了尊重森林、感恩森林的意识,增强了保护森林、植树造林的自觉性。
打造基地 助推林业产业升级
漳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也带动了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2013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达558.5亿元,建成四大林产基地。
建成全省最大的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基地。漳州市现已发展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面积260多万亩,占全省60%以上;并率先在全省提出,到2020年发展珍贵优良家具和装饰用材林200万亩、生态茶果园30万亩,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建成全省最大的热带、亚热带名贵树木基地。漳州大力开展“种植名贵树木,建设绿色家园”活动,在农村推广种植以降香黄檀、桃花心木、香樟、黄枝润楠等为主的名贵树木和优良乡土树种,成为全省最大、全国第二大的降香黄檀种植地级市。
建成全省最大的花卉苗木生产基地。全市花卉种植面积、产值、销售额、出口额多年位居全省第一。2013年,全市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25.39万亩、销售额57.2亿元、出口额6241万美元,出口国家和地区达57个。
建成全省最大的木材进口和重要加工基地。2013年,全市进口木材280万立方米,占全省进口木材总量的70%以上,连续多年木材进口居全省首位。全市有各种林木加工经营企业986家,2013年产值达到420.31亿元,已经成为全国模板和胶合板主要生产基地之一。通过政府主导、部门支持、林农努力,漳州林业产业规模和效益大幅提升。全市四大林业产业基地发展迅速,带动形成了一批规模大、品牌亮的特色产业带和产业集群。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漳州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的重要措施。漳州市将继续组织调动和整合发挥社会各界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把漳州建设成山川秀美、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森林城市,谱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