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德安:守护600年古村落(先锋足印·核心价值观践行者)
梅德安(左)在田里查看莲藕收成。
郝迎灿摄
峰峦成丛,水环田绕,道路在山间的坝子里平直伸展向前。驻车杨柳河畔,抬眼向山脚望去,石墙石瓦石头寨,这便到了贵州安顺市西秀区本寨村。
石墙、石瓦、石街道,本寨村与石头有着不解之缘,寨内更是碉楼林立,古巷幽深,“原来是军屯嘛,为了预备打仗建的,敌人来了,我们这就是一个堡垒。”村支书梅德安说。
本寨村源于明朝大军征南,如今金戈铁马角声已寒,征南大军却在此屯驻下来,耕作蓄养,屯出了悠悠600多年的“明代历史活化石”。
说到本寨村,绕不过老支书梅德安。72岁了,走路大踏步赶在前,让人一望而知浑身健朗得很。
“读过书,经过商,吃过牢饭,做过村官。”老支书的话里带着戏谑幽默,“‘文革’时坐了3年牢,改革开放后经商赚了点钱,1983年就回到村里,想为家乡做点事。”
凭着做事公道,梅德安1985年入了党,“入党后干了两件事,拿出部分积蓄把村里的卫生收拾了一遍,再就是把老房子该修缮的修缮。”
村里人均四分地,外出经商成为部分本寨人的无奈选择。赚了钱回家,最先想到的是拆了老房盖新房。梅德安把脸拧起来:“这哪行?我经商时也跑过好多地方,人家那古建筑进去参观都是收门票的。”当时他就想,村寨的古建筑也有600多年的历史了,一定要保护下来。
好说歹说把那几户劝下来,梅德安找了村里几位老人,把全村人喊来盟了誓。还别说这招真管用,20多年间虽不断有村民在寨旁加盖新房,老房却没拆掉一栋。幸亏如此,本寨村才在2001年成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能“安内”,也能“攘外”,梅德安说自己将来在祖先面前挺得起腰杆。2003年,西电东送项目要从寨子上空经过,寨门口要修一个铁塔,梅德安斩钉截铁地告诉他们不行。
“我这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来人没想到这个老头搬出了文物保护法。
项目施工方软硬兼施,就是啃不下这块“老骨头”。无奈,线路最终改道。
古寨是完整地保存下来了,但村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时代在发展,盟誓缔约的土方子再也无法约束村民拆房新建的趋势。
“能不能建个新本寨,安置村民和发展产业?”建新村——从2000年开始,这个想法就在梅德安脑海里浮现。
揣着这个想法,梅德安开始跑部门、找项目。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开始,随着选址启动,新村的建设也拉开了序幕。然而在项目正顺利推进的时候,村民对新村建设的不理解也成为了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最大障碍,面对难题,梅德安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从儿子和亲属下手。
结果,儿子和几个侄子侄女带头流转土地搬进了新居,“原来老房上下两层加起来只有40平方米,挤着一家六口人,石板房顶晴天落灰、雨天漏雨,现在的条件和以前比起来是两重天。交通也方便多了,收了稻子车子直接拉到大门口。”
在做思想工作的同时,梅德安还通过优惠政策和完善规划等方式解决群众的顾虑,“在发现村民提出征地以后的困难,我们根据有关政策,帮他申请低保、养老保险,村民提出牛圈、猪圈等不配套问题,我们又做了完善。”
看到身边人纷纷乔迁新居,越来越多的村民跟着搬了下来。这个占地70多亩的新村与老寨隔河相望,建筑风格上也力求与老寨保持统一。
“农村工作难做,要说干30多年村支书的体会,关键是办事一碗水端平,吃得亏、不计较。”梅德安说,“人活着是为了一种精神,否则一事无成。”
《 人民日报 》( 2015年04月14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