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标识系统建设课题组召开调研工作小结会议

07.11.2014  20:20

 

11月5日下午,我校校园文化标识系统建设课题组在海口召开调研工作小结会议,具体地点设在课题组总指导、海南省著名学者曹锡仁教授家中。会议的内容,一是总结前段时间的调研工作,二是听取曹锡仁教授的指导意见并研究确定下一步的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

课题组长林日举教授首先对前段时间的调研活动做了总结,认为我校长期办学形成的师范性和民族性不可丢弃,在当前应用型、国际化、服务海南岛的办学理念初步体现的情况下,应着重思考我校60年来形成的办学精神是什么?接着,课题组成员一一汇报了前段时间调研过程中的收获,发现的问题和自己的见解等。有的成员尝试总结了我校师范办学等方面的特点,如李景新教授认为五指山的自然环境给予了教师质朴和厚重的特点,郭万洲副部长提出我校创先敬业、立德树人以及在国际化发展背景下更是凸显了开放和包容的特点;有的成员提出具体的问题,如杨兹举教授提出在全国师范教育体系和师范准入门槛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我校示范性特征如何保留?开放性和包容性又该如何提炼、传承与发展?有的成员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建议,如高海洋教授认为该课题研究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引入民族志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曹锡仁教授在听完大家的汇报后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认为该课题是在中国高校资源重组、现代化与国际化背景下结合海南实际状况,在我校将核心校区搬迁至三亚实现跨越式发展,并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我校建校60周年之际,校党委决定为了提升办学理念、凝练办学特色、在南中国独树一帜,针对校园文化建设所做的一次研究部署,所以该课题不能就事论事,不能仅局限于提炼标语口号,而应在深刻领会我国高等教育大趋势的整体框架下进行调查研究。曹锡仁教授接着对课题组提出几点建议:第一,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从学理角度、理论层面梳理和探究校园文化的涵义,避免将丰富的校园文化概念表面化;他认为校园文化应是自学校创办以来,由该校师生共同创造的,随办学历史积淀而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物态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四个方面。第二,该课题应放在大学的发展史、中国大学的发展史和改革开放后的大学发展史这三大背景下来研究;第三,该课题在形成总体框架后应分块研究,应注意把握好普通座谈和深入访谈、理论研讨和问卷调查之间的关系,要注意将老同志的深切感受和新来的中青年同志、有思考能力的学生的意见结合起来,更要注意不应过分依赖集体行动,各成员的研究应立足于自己系统、独立的思考。曹锡仁教授在讲话中引经据典、纵论古今,课题组成员纷纷表示受益良多,并表态一定更加努力,将课题做扎实,为我校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根据曹锡仁教授的指导意见,会议最后确定了下一步的研讨内容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会议自始至终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工作会议。

(责任编辑   林日举   郭万洲)